摘要:失眠这事儿,现在可不光是上了年纪的人烦恼,连不少年轻人也中招了。特别是晚上刷手机停不下来,脑子里还一直想着“明天得早起”,越想越焦虑。
【[礼物]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失眠这事儿,现在可不光是上了年纪的人烦恼,连不少年轻人也中招了。特别是晚上刷手机停不下来,脑子里还一直想着“明天得早起”,越想越焦虑。
结果呢,越焦虑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焦虑,简直是个死循环,把人折腾得够呛。
那怎么办?难道失眠只能靠吃药解决吗?其实不是的。
有些小方法,躺着就能做,不用爬起来折腾,也不费劲儿,就能让身体慢慢放松下来,进入睡眠状态。
当然啦,下面要说的这三个小方法,不是什么神奇魔法,也不是药丸子。
它们主要是从神经、肌肉、呼吸这几个方面入手,去“哄骗”一下我们的大脑,让它觉得“哦,现在可以休息了”。
简单说,就是用点小技巧,把身体从“兴奋模式”切换到“休眠模式”。
听着是不是有点意思?别急,咱们慢慢聊。
第一个方法很简单,就是躺平了,像海星那样舒展开。
具体怎么做呢?平躺在床上,手脚自然地打开,别绷着劲儿,眼睛轻轻闭上,嘴巴也可以微微张开,让全身的肌肉彻底放松下来,像摊开的面团一样软。
这时候,关键是要关注自己的呼吸,别使劲吸气,也别憋气,就让它自然地、轻轻地流动。
同时呢,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感觉上,比如感受床垫的支撑力,背部接触床单的温度,或者手指头是不是在慢慢变暖和。
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个姿势的精髓啊,就是“全身放松”加上“转移注意力”。
人一焦虑,大脑就兴奋,肌肉也跟着紧张起来,连平时不注意的小地方,像下巴、手腕、脚趾头都可能绷着。
这种紧绷的状态会进一步刺激交感神经,让身体觉得“有情况!要准备战斗了”,那还怎么睡得着?
像海星一样摊开,就是让身体“误以为”警报解除了,可以安心“关机”了。
第二个方法,叫做用肚子呼吸。
听着有点像瑜伽里的动作,但其实原理挺老派的。
说白了,就是呼吸的时候让肚子鼓起来,而不是胸口上下起伏。
怎么做呢?躺着,一只手轻轻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肚子上。
吸气的时候,感觉肚子慢慢鼓起来,尽量别让胸口抬太高;
吸个大概4秒钟,然后屏住呼吸2秒,再慢慢地、缓缓地用6秒钟把气呼出去。
这种呼吸节奏,特别适合睡前用来让自己“慢下来”。
这背后的道理挺实在的。
研究早就发现,呼气的时候啊,是副交感神经在主导工作,它可是负责让身体“放松和恢复”的。
呼气时间越长,就越能刺激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用肚子呼吸比用胸呼吸更能调动横膈膜,让呼吸更深、更充分,身体的代谢也更顺畅。
有研究观察过,坚持用这种方法呼吸几周的慢性失眠患者,入睡时间能明显缩短,半夜醒来的次数也少了。
还有个冷知识,用肚子呼吸还能帮我们降低体内的压力激素——皮质醇的水平。
这玩意儿多了,人就会焦虑、烦躁,自然睡不好。
用肚子呼吸能让它在短时间内降下来,身体就容易进入那种懒洋洋的、什么都不想操心的状态了。
第三个方法,专门对付那些“肩膀比脑子还累”的朋友。
很多人以为失眠纯是心理问题,其实身体上的紧张同样关键。
脖子肩膀这块儿,连着好多神经和血管,一旦绷紧了,血流不畅,脑袋嗡嗡的,再困的劲儿也给冲没了。
动作很简单:躺在床上,双手交叉垫在后脑勺下面,然后非常非常慢地、像电影慢镜头一样,轻轻地把头向左边转一点点,再缓缓地转回中间,接着再慢慢转向右边一点点。
每边转个四五次就行,动作幅度一定要小,感觉脖子在轻轻地活动。
做完后,耸耸肩,再彻底放松下来。
要是觉得脖子悬空不舒服,可以在脖子下面垫个卷起来的毛巾,给点支撑。
这个动作的核心,是让脖子和肩膀那些常年紧绷的肌肉,比如斜方肌和肩胛提肌,好好松一松。现在人整天低头看手机、看电脑,这些地方的肌肉早就僵硬得像风干牛肉了。
时间一长,连大脑供血都可能受影响,不光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质量也跟着打折扣。
有研究就发现,睡前做点这种肌肉放松配合脖子的小活动,能帮人更快入睡。
当然啦,这三个小方法不是说做一次就能立刻呼呼大睡。
毕竟,我们的生物钟和睡眠问题,往往是长期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累积的结果。
这些动作更像是给身体和大脑一个“缓冲”的机会。
很多人睡不着,不是因为真有什么大病,就是太紧张、太累、心里事儿太多。
这时候,哪怕只是躺在那儿动一动、呼吸几下,几分钟下来,人也能感觉舒服不少,不那么难受了。
说句实在的,这些躺着就能做的小动作,比吃药简单,比冥想容易上手,比喝酒健康多了,还几乎没啥成本,更不用担心副作用,关键是自己就能做,随时随地都能来几下。
可惜啊,很多人宁愿抱着手机刷到天亮,也不愿意花个五分钟,试试这些对身体实实在在有好处的办法。
总而言之,睡不好觉这事儿,咱也别太焦虑,但也不能太不当回事。
长期失眠对身体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第二天犯困都是小事,时间长了可能记性变差、抵抗力下降、情绪不稳,严重的还可能跟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扯上关系。
现在睡不好觉的人真是越来越多了,很多人还选择硬扛着,这种“忍字诀”拖久了,最后可能真得靠药物来维持睡眠。
其实说白了吧,想睡个好觉,靠的是平时一点一滴养成的“好习惯”,不是临时抱佛脚。
那种把自己累到散架才能睡着的想法,迟早会出问题。
真正健康的睡眠,白天就得开始准备:少喝点咖啡浓茶,晚上少看刺眼的屏幕,白天适当活动活动,尽量按时作息,这些才是“打地基”。
躺着做做这些小动作呢,就是在好习惯的基础上再“加把劲儿”。
最后再唠叨一句,失眠真不是矫情,也不是小题大做,它就是身体在告诉你“我需要调整了”。
与其明天继续顶着黑眼圈,不如今天就从这三个小方法开始试试看。
反正也不花钱,不掉头发,说不定就能帮你找回那种“一觉睡到大天亮”的舒坦劲儿。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儿,咱们也该准备去休息了,别熬太晚。
[1]姜明敏,王军,程丽萍,等.中医五行音乐联合水中太极拳整合训练对海潜人员心理健康、疲劳程度及睡眠状态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5
来源:老王健康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