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凌晨4点我就爬起来了,搬着锄头去菜地里翻土——前几天听老农技王叔说,中伏的土“烫得能孵蛋”,但正是种秋冬菜的“黄金窗口期”。我刚翻了两垄,邻居张婶拎着早餐路过,隔着篱笆喊:“小棠,这鬼天儿还种菜?不怕晒成黑炭?”我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举着手里的“夏阳白”白菜
昨天凌晨4点我就爬起来了,搬着锄头去菜地里翻土——前几天听老农技王叔说,中伏的土“烫得能孵蛋”,但正是种秋冬菜的“黄金窗口期”。我刚翻了两垄,邻居张婶拎着早餐路过,隔着篱笆喊:“小棠,这鬼天儿还种菜?不怕晒成黑炭?”我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举着手里的“夏阳白”白菜种子晃了晃:“婶儿,你忘了去年秋天你去超市抢白菜,一斤8块钱?现在种上,秋天能收20棵,省的钱够买个空调了!”
我家菜地今年的“伏天阵容”,是王叔跟我“拍胸脯”推荐的——全是耐热、长得快、新手也能搞定的品种,连我妈这种“把多肉养死的人”都种活了:
1. 香菜:
香菜是我家的“赚钱小能手”。去年7月底种了半亩,9月上旬就上市了,比别人早了10天,一斤卖了10块钱,比平时贵了4倍。我种香菜有个“秘诀”:把种子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轻轻压碎外壳(别压破仁儿),然后用凉白开泡一晚上,再用湿毛巾包着放冰箱冷藏层(4度左右),第二天早上打开,种子都露了小白芽,出芽率能到95%以上。
2. 胡萝卜:
我妈种胡萝卜有个“祖传习惯”:播种前用35度温水泡2小时,然后把种子和细沙混在一起,撒在垄上,这样种子不会扎堆。今年种的是“红芯九号”,这种胡萝卜根长得直,颜色红得透亮,去年种了半亩,冬天做胡萝卜炖羊肉,邻居王姨闻着味儿来要种子,说比她买的甜三倍。
对了,胡萝卜得起垄种,不然容易积水烂根——我家垄高25厘米,垄宽45厘米,每垄播3行,现在苗儿已经有7厘米高了,叶子像小扇子似的,风一吹就晃,特别可爱。
3. 豆角:
我家的“九粒白”豆角是去年从邻村农技站买的,说是能抗38度高温。现在蔓儿已经爬满了2米高的竹架,每根蔓儿上都开着白色的小花,花下面挂着小豆角,像小尾巴似的。早上我摘豆角的时候,我家小侄子跑过来,抓了根嫩豆角就往嘴里塞,说“比糖果还甜”。
种豆角得提前施底肥——我在每个坑儿里埋了一把腐熟的牛粪加一把磷酸二铵,现在豆角长得又长又粗,比超市买的还新鲜。对了,豆角要勤摘,不然老了没法吃,我每天早上摘一把,炒肉丝或者做酸豆角,比外面买的干净多了。
4. 秋葵:
秋葵是我家阳台的“宠儿”。我用吊盆种了两盆,放在阳台栏杆上,不占地方,还能当装饰。秋葵耐热耐旱,直接播种子就行,盖一层薄土(1厘米),每天浇点水,5天就能出苗。现在已经开了黄色的小花,结了6个秋葵,比超市买的新鲜多了。
记住啊,秋葵要勤摘,不然老了会木质化,没法吃——我每天早上摘一把,炒鸡蛋或者做汤,比超市买的便宜多了,成本才几毛钱一斤。
5. 白菜:
去年我犯了个急脾气,7月20号就把白菜种上了,结果刚出苗就赶上39度高温,苗儿叶子卷得跟蛋卷似的,后来又下了场暴雨,一半苗儿烂了根,剩下的也长得歪歪扭扭,最后菜心都没包起来,全当喂了隔壁的兔子。今年听王叔的,7月底才播,选的是“夏阳白”这种耐热早熟品种,条播时行距留了60厘米,每棵苗儿之间隔了25厘米,现在苗儿长得直挺挺的,叶子上还带着露珠,比去年壮实多了。
白菜结球期得“喂饱”——我用腐熟的鸡粪加硝酸钾,埋在菜根旁边10厘米的地方,现在菜心已经开始慢慢包了,摸起来硬邦邦的,估计秋天能收30颗,够我家吃一冬天。
中伏天虽然热,但看着种子发芽,看着苗儿长大,比吹空调还爽——你家打算种什么?评论区告诉我,等秋天我给你寄我种的香菜,让你尝尝“伏天种的菜”有多鲜!要是你有什么种菜技巧,也别忘了告诉我,咱们一起当“种菜达人”!
来源:阿驰的农事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