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会“竹光”奖牌:可拆可戴的熊猫耳奖牌,竟是报废汽车造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3 16:42 2

摘要:德国体育舞蹈冠军莫申斯卡紧握金牌,像护着心爱玩具的孩子般摇头:“不,我可舍不得把徽章送人。”8月9日,莫申斯卡获成都世运会拉丁舞冠军,她的手指轻轻滑过刚获得的“竹光”奖牌表面,目光停留在奖牌内部——那里藏着一枚精致的金属徽章,一面是灵动的金丝猴“锦仔”,另一面

川观新闻记者 丛雨萌

德国体育舞蹈冠军莫申斯卡紧握金牌,像护着心爱玩具的孩子般摇头:“不,我可舍不得把徽章送人。”8月9日,莫申斯卡获成都世运会拉丁舞冠军,她的手指轻轻滑过刚获得的“竹光”奖牌表面,目光停留在奖牌内部——那里藏着一枚精致的金属徽章,一面是灵动的金丝猴“锦仔”,另一面是神秘的古蜀太阳神鸟环绕世运会标识。

成都世运会金牌效果图。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供图

“它太特别了,你可以打开它,上面有大熊猫形象,带走的不仅是金牌,也是关于这座城市的美好回忆。”莫申斯卡对记者说。当被问及是否会将这枚可拆卸的徽章送人时,她本能地摇头拒绝,随后又笑着补充:“也许我们会送给看好的年轻舞者,激励他们。”

这枚名为“竹光”的世运会奖牌,让不少获奖者大呼“有意义”。实际上,其魅力远不止于特殊的“怀表”式设计。它承载的设计巧思、文化寓意与环保理念,共同编织了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成都世运会金牌效果图。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供图

颠覆传统:一枚可打开、可分享的“互动”奖牌

“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心打破常规,做一枚与众不同的奖牌。”成都世运会奖牌设计团队成员张清华道出了“竹光”奖牌设计的初衷。在她看来,传统奖牌往往是静态的、个人化的荣誉象征,而团队渴望注入更深的情感维度——“分享”和“把友谊带回家”成为与执委会反复碰撞后确立的核心理念。

这一理念最终转化为独特的开合结构,奖牌设计如同一枚精致的现代怀表。轻轻开启奖牌正面,内部空间清晰呈现:成都市花芙蓉花图案位于中央,花心处通过强磁铁吸附着一枚双面金属徽章。 徽章一面为本届世运会吉祥物之一川金丝猴“锦仔”的形象,另一面则是象征古蜀文明的太阳神鸟纹样环绕赛事LOGO。

设计的互动性与分享功能由此实现。这枚徽章并非固定装饰,获奖运动员可以轻松将其取出。“它采用了强磁铁设计,可以直接吸附在衣物上作为胸针。”张清华解释道,“同时,它也能与项链搭配,变成一件独特的个人饰品。”这样的巧思,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分享胜利喜悦的实物载体,更是对那些在运动员背后默默付出、给予坚定支持的教练、家人、团队伙伴分享胜利喜悦的实物载体,让无形的支持化为有形的纪念。

设计细节与背后考量同样值得关注。 为了打造这枚承载厚重意义的奖牌,设计团队付出了近五个月的心血。团队成员吴福来透露,团队多次从厦门专程赴蓉,深入金沙遗址、成都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地,沉浸式感受成都的历史文脉与城市灵魂,这些实地体验也深刻影响了设计。

奖牌命名“竹光”谐音“逐光”。其造型摒弃了传统综合运动会奖牌的纯圆形制式,灵感源自吉祥物大熊猫“蜀宝”的头部轮廓。顶部醒目的“熊猫耳”设计不仅具有高辨识度,更巧妙融入了太阳神鸟纹饰,将成都的城市符号与体育精神紧密结合。

变废为宝:报废汽车金属铸成再生奖牌

“竹光”奖牌的核心磁吸徽章,其材质本身即践行了环保理念。徽章使用的金属原料,全部来源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报废汽车的回收材料。这一设计与成都作为传统汽车产业基地的区域背景紧密相关——龙泉驿区拥有密集的汽车制造业,每年产生大量报废车辆资源。将工业废弃物转化为象征竞技荣誉的载体,体现了资源再生理念在城市层面的落地。

世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强调,此举呼应了成都“立园满园”的发展理念——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在资源循环利用中铸就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力量。让废弃钢铁重获新生,成为人类竞技荣誉的载体,是对绿色低碳发展最直观的宣言。

这种“变废为宝”的实践,并非孤例。视线投向202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奥组委的“都市矿山制作奖牌”计划值得关注。他们通过全国动员,耗时两年,从约78985吨废弃小家电和621万部旧手机中,成功提炼出32公斤纯金、3500公斤纯银和2200公斤纯铜,铸就了奥运史上首套完全由回收金属制成的奖牌。东京从“电子废弃物”中掘金,成都则让“报废汽车”重放光芒,路径虽异,目标同归——它们都借助赛事奖牌这一瞩目的焦点,向世界传递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

“竹光”奖牌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传统奖牌作为静态“战利品”的定位。其可开合的结构与可分离、易佩戴的磁吸徽章,赋予了奖牌“互动性”与“社交属性”。当运动员考虑将徽章赠予他人时,奖牌便完成了从个人荣誉象征到情感分享载体的转变。它成为一份可以传递喜悦、凝聚情谊、激励后辈的珍贵礼物,更是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镌刻着成都的创新精神、环保理念与人文温度。随着各国运动员将融合了熊猫、神鸟、金丝猴意象,并由回收金属铸造的“竹光”带向世界,成都的创新故事与绿色承诺也随之传播至全球。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