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业绩稳健增长 音频生态和弦待奏响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3 16:53 2

摘要:8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下称“腾讯音乐 ”)披露其截至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腾讯音乐总收入为84.4亿元,同比增长17.9%;调整后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长33.0%。

8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下称“腾讯音乐 ”)披露其截至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腾讯音乐总收入为84.4亿元,同比增长17.9%;调整后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长33.0%。

这是腾讯音乐斥资近200亿收购喜马拉雅后的首份“整合答卷”,更是其在市值暴涨1100亿元、首次跻身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TOP10之后,亮出的首张名片。

结构优化成果显著

在线音乐服务收入,成为腾讯音乐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收入达到68.5亿元,同比增长26.4%。音乐订阅收入作为在线音乐服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季度达43.8亿元,同比增长17.1%。

腾讯音乐表示,这一增长得益于多个关键因素——一方面,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量持续攀升,截至第二季度,付费用户数达1.244亿,同比增长6.3%;另一方面,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也从2024年同期的10.7元提升至11.7元。

本季度,腾讯音乐仍在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具体来看,在成本端,2025年第二季度,其营业成本为46.9亿元,同比增长13.1%。得益于高附加值的订阅业务增长、广告业务ARPPU提升以及内容分成比例优化,其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至44.4%。不过,艺人周边和线下演出收入的增长对毛利率的提升有一定抵消作用,与此前业绩报告相同,公司并未披露该业务的具体数值。

在费用管控方面,当季,腾讯音乐经营开支总额为11.6亿元,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由于收入规模扩大,费用率同比显著下降2.3个百分点至13.7%。

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音乐娱乐平台,腾讯音乐于2016年由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等平台合并组建而成。2018年,公司以“中国音乐流媒体第一股”身份登陆纽交所,2022年9月完成港股二次上市,成为首家以介绍形式登陆港交所主板的中概股企业。

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音乐报告》,全球录制音乐市场收入在2024年达到296亿美元,连续第10年保持增长,而中国音乐市场也伴随着全球市场复苏强势崛起,全球市场排名从第19位一路攀升至TOP5,在全球五大市场中增速最快,且预计未来仍然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用户规模有所波动

与营收、利润双增长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腾讯音乐的用户规模。

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腾讯音乐月活跃用户数为5.53亿,环比流失200万用户。至此,腾讯音乐的在线音乐月活跃用户数已连续15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

值得警惕的是,其在线音乐付费用户增长也全面显出疲态:2024年Q2季度至2025年Q2季度,其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环比净增分别为350万、200万、200万、190万、150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此外,本季度单用户月均收入环比微增0.3元,增长动能明显不足。

用户规模的波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业界人士表示,随着市场饱和度逐渐提高,各大音乐平台都在争夺有限的潜在用户资源,竞争对手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可能导致部分用户的分流。

在此背景下,腾讯音乐若想撬动用户更强的付费意愿,就必须在更高质量、更独家的内容上持续深耕,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生态与更多元化的服务。

以酷狗音乐为例,其首创蝰蛇HiFi音质与“一键强音2.0”功能,精准适配多场景听歌需求,为用户打造了更沉浸的专属听觉体验。同时,针对用户在音乐交互场景中的深度参与需求,依托前沿AI技术,推出行业首创的“AI合唱”功能,让用户仿佛置身于演唱会现场,与喜爱的歌手共同合唱,极大地增强了用户在平台上的参与感与互动性。这些功能创新,不仅满足了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音乐消费需求,还使得用户对平台产生了更强的依赖感与忠诚度。

此外,腾讯音乐还持续引入差异化音乐内容。在国际音乐领域,与The Black Label和H MUSIC首次达成战略合作,巩固了韩国流行音乐曲库优势;在华语音乐领域,与汪峰续约,与G Nation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更全面的音乐选择。同时,腾讯音乐积极拓展内容服务边界,携手DearU在QQ音乐推出互动社区bubble,促进用户与艺人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连结,丰富了用户在平台上的音乐消费体验。

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尤其是付费用户的黏性,腾讯音乐有效弥补了月活的波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首席执行官梁柱透露,腾讯音乐的超级会员规模近期突破了1500万。该数据较2024年第三季度首次披露的1000万量级,呈现出了快速增长之势。

生态协同效应待显现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2025年二季度,腾讯音乐旗下的酷狗音乐凭借21854.02万的月活问鼎在线音乐赛道。但是在月活规模增长的榜单上,汽水音乐亮出了近乎翻倍的同比增长态势,以9922.33万的数据,拿下在线音乐赛道的第一名。

汽水音乐是字节系新生音乐平台,凭借和抖音深度绑定的算法优势,以“短视频+音乐”的生态联动承接了抖音用户外溢的音乐需求,极大程度地补充了字节生态。汽水音乐TOP1000热歌中,86%生长于抖音,54%从抖音冷启动爆火——其与抖音联合推出的“看见音乐计划”,2024年助力1.6万首歌曲通过短视频爆红,其中超过50首歌全网流媒体年播放量破亿。作为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汽水音乐与其他字节系产品一脉相承,均以“免费+广告”的模式维系用户留存。这种“短视频引流+流媒体沉淀”的模式,几乎重构了音乐产业的价值链。

与此同时,字节系的另一张王牌番茄畅听音乐版同样表现生猛——6月月活达到3291.41万,同比增长49.52%。相较于去年12月,仅半年时间便新增近千万用户。

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音乐若想在市值暴涨千亿后稳住这来之不易的局面,显然不能仅依赖音乐付费这一条路径。当务之急,是积极寻找新增长曲线,构建更具突破性的发展框架。

今年6月,喜马拉雅携520万部有声书、24万档播客,加盟腾讯音乐矩阵。市场普遍期待两者能打通音乐与长音频的内容壁垒,构建“音乐+有声书+播客”的全场景音频生态,释放1+1>2的协同效应——比如通过用户画像互通实现精准推荐,将QQ音乐的年轻用户导流至喜马拉雅的知识内容板块,或是将喜马拉雅的头部主播资源引入音乐直播场景。

花旗银行在研报中明确表示,喜马拉雅的加入将显著提升腾讯音乐的整体内容供给厚度,使其可以通过提高超级VIP会员转化率和广告收入潜力等路径,直接强化自身变现能力。

但是,收购喜马拉雅后被寄予厚望的音频生态协同效应,在本季度尚未显现清晰路径——目前,双方会员体系仍处于独立运营状态,未实现跨平台权益互通,用户需分别付费订阅;内容层面虽有少量音乐专辑与有声书的联动推荐,但缺乏系统性的IP共创项目;技术端的音频版权库也未完成深度整合,部分独家内容仍局限于单一平台。这或许意味着市场期待的流量协同、内容协同与商业变现协同,仍停留在战略规划层面,尚未转化为可落地的业务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音乐过去收购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时,用户重合度在半年内提升了约1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产品功能合并与会员体系统一。而此次收购的喜马拉雅,业务形态与腾讯音乐基础业务差异较大,整合复杂度更高,用户池互补效应或被削弱。

不过市场仍对其抱有信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当天,腾讯音乐美股(TME.N)收盘价为25.39美元,涨11.85%,总市值为348.46亿美元;港股方面,腾讯音乐(01698.HK)受财报利好推动,发布次日(8月13日)股价高开高走,单日涨幅一度达17.32%。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