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卫视、芒果TV热播的《左宗棠收复新疆》,重现当年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悲壮场景,更首次深度解析左宗棠“裁军六万,留兵两万”的惊世决策。
湖南卫视、芒果TV热播的《左宗棠收复新疆》,重现当年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悲壮场景,更首次深度解析左宗棠“裁军六万,留兵两万”的惊世决策。
当荧屏上湘军铁骑踏破天山风雪,观众无不震撼:这支看似“瘦身”的军队,何以横扫千里?
光绪元年5月,清廷下诏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以将军金顺为帮办军务,择机出塞,收复新疆。
左宗棠
左宗棠并未急于挥师出关。他深知,要穿越万里黄沙,在强敌环伺的西域收复疆土,手中必须有一支兵精、饷实、械利、纪严的铁军!
兰州城外,校场之上,黄沙漫卷。左宗棠一身简朴戎装,端坐帅台,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台下黑压压的队列。这是他麾下各路兵马的首次大规模校阅:有跟随他转战多年的湘军旧部,有在陕甘招募整编的楚军、蜀军,还有新近归附、桀骜不驯的董福祥部。
点卯开始!名册唱到之处,应者寥寥。左宗棠脸色阴沉:“各营实到人数,与兵部册籍相差几何?”
负责点验的营务处官员汗流浃背:“回大帅,各营空额多则三成,少则一成半……”所谓“空额”,即是各级军官虚报名额、冒领军饷的积弊!
“好!好一个‘吃空饷’!”左宗棠怒极反笑,猛地一拍帅案,“传令!自今日起,各营重造兵册!所有兵丁,亲到点验!按名发饷,饷银直达兵丁之手!有敢克扣、冒领者——” 他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寒冰,“无论官职大小,就地正法!首级悬于辕门示众!”
此令一出,全场肃然。几个平日喝兵血喝惯了的军官,瞬间面如土色。左宗棠随即宣布:“凡年逾五十、体弱多病、技艺不精者,一律裁汰!发给路费、凭证,妥善遣返原籍安置!空出之饷额,用于招募精壮、添置军械!”
这一刀,砍向了军队的臃肿与低效。
西征军
湘军共裁40余营(2万余人),他一手带大的楚军更从六万裁至四千。
对于裁汰下来尚有潜力但需打磨的士兵,以及新招募的勇丁,左宗棠下令设立专门的“训勇营”。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和严格挑选的教官负责,进行高强度、实战化训练:每日负重越野数十里,穿越戈壁沙丘。火枪射击、刀矛格斗、骑术、土工作业(挖壕筑垒),样样严苛要求。坚持在酷暑严寒、风沙弥漫中坚持操演,模拟西域恶劣环境。
左宗棠常亲临训勇营,看着士兵们在沙尘中摸爬滚打,汗如雨下,甚至晕厥被抬下,他面色冷峻,不为所动:“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练不出一身铁骨,如何过得了星星峡(入疆险隘),斗得过安集延(指阿古柏军)?”
军纪是左宗棠整军的核心,他颁布了极其严苛的《西征军禁令》:
1.严禁扰民:“擅入民宅者斩!强买强卖者斩!奸淫妇女者凌迟!”他深知收复失土必须争取民心,“王者之师”的名声比刀枪更重要。
2.严禁冒功、怯战:“临阵退缩者斩!杀良冒功者斩!谎报军情者斩!”
3.严禁克扣、赌博、鸦片:“侵蚀军饷者斩!聚众赌博者重责!吸食鸦片者立革!”
西征军武器装备
禁令绝非空文。
一日,肃州城内,一名湘军老营出身的哨官因强抢商贩货物,被百姓告到辕门。人证物证确凿,左宗棠不顾其战功和同僚求情,下令绑赴市曹,当众斩首!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肃州城楼三日!全军震动,无人再敢以身试法。
另一日,董福祥部下一名骑兵,因战马失控践踏了百姓青苗。董福祥欲以赔偿了事。左宗棠闻知,亲临董营,当众训斥:“军纪者,一视同仁!践踏青苗,亦是扰民!按律当杖责!”遂命执法队当众执行军法。此举既震慑了桀骜的董部,也让董福祥心服口服,更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左宗棠时常巡视各营,看着士兵们在烈日风沙中操练,看着辕门外高悬的军令和那口静静矗立的黑漆棺材。他知道,手中的这把利刃已经磨砺得足够锋利。肃州的秋风带着寒意,却吹不散他胸中的烈火。整军已毕,粮秣渐充,万事俱备。
他抬首西望,目光似乎已穿越了玉门关,锁定了天山南北那片沦陷的国土。
光绪二年初,左宗棠在肃州祭旗,正式出兵。刘锦棠、金顺两路大军配合作战,如秋风扫落叶一般,阿古柏十万铁骑灰飞烟灭。最终,左宗棠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境,创造了晚清领土失而复得的奇迹。
来源:勇哥读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