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ic和OpenAI宣布以1美元价格向美政府部门提供AI模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3 18:17 3

摘要:Anthropic周二宣布将以 1 美元的价格向联邦政府部门提供其人工智能模型 Claude。联邦机构将可使用政府版 Claude 和企业版 Claude两个版本。此前8月5日,OpenAI 也宣布将在未来一年以 1 美元的价格向联邦机构提供 ChatGPT。

科技战略

Anthropic和OpenAI宣布以1美元价格向美政府部门提供AI模型

据国会山8月12日消息,Anthropic周二宣布将以 1 美元的价格向联邦政府部门提供其人工智能模型 Claude。联邦机构将可使用政府版 Claude 和企业版 Claude两个版本。此前8月5日,OpenAI 也宣布将在未来一年以 1 美元的价格向联邦机构提供 ChatGPT。

美国能源部发布声明,拒绝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提议

据美国能源部8月12日消息,美国能源部发布关于击败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又称全球碳税)以保护美国消费者和航运业的联合声明。今年10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成员国将考虑通过一项旨在减少国际航运业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净零排放框架”,特朗普政府明确拒绝这项提议,称绝不容忍任何增加美国公民、能源供应商、航运公司及其客户或游客成本的行动。

信息

中国华为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有望破解中国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

据华尔街见闻8月12日消息,中国华为与中国银联共同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推理记忆数据管理器)。UCM是一款以KV Cache为中心的推理加速套件,融合多类型缓存加速算法工具,通过分级管理推理过程中产生的KV Cache记忆数据,扩大推理上下文窗口,实现高吞吐、低时延的推理体验。这项突破性成果有望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高带宽内存)技术的依赖,提升国内AI大模型推理性能。据悉,华为计划于2025年9月正式开源UCM,届时将在魔擎社区首发,后续逐步贡献给业界主流推理引擎社区,并共享给业内所有Share Everything(共享架构)存储厂商和生态伙伴。

中国联合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世界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为大规模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奠定了关键基础

据中国科技网8月12日消息,中国联合研究团队在60毫秒内成功构建了多达2024个原子的无缺陷二维和三维原子阵列。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驱动高速空间光调制器进行动态刷新,通过对光镊阵列位置和相位的精确控制,同时移动所有原子,刷新了中性原子体系无缺陷原子阵列规模的世界纪录。同时,随着原子阵列规模增大,上述方法耗时保持不变,未来可直接应用于数万原子规模的无缺陷阵列重排。目前,该系统单比特门保真度达99.97%,双比特门保真度达99.5%,探测保真度达99.92%,已追平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国际最高水平,为构建基于中性原子阵列的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奠定了技术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生物

OpenAI将投资新脑机接口公司,与Neuralink展开竞争

据QUARTZ网8月12日消息,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将投资一家新的脑机接口公司Merge Labs,与马斯克的Neuralink展开竞争。Merge Labs旨在通过AI将人类与机器融合在一起,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估值8.5亿美元。

英国启动DASA创新征集,应对战时伤口监测挑战

据UK官网8月12日消息,英国国防与安全加速器(DASA)代表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启动s了一项名为“冲突创伤建模和监测”的创新征集,旨在寻找能更好模拟和监测创伤伤口的创新技术解决方案,以应对战时伤口监测的挑战,并降低严重发病率。

瑞士政府将与制药公司会面讨论美国关税问题

据路透社8月12日消息,瑞士政府本周将与罗氏、诺华等制药公司会面讨论美国关税问题。此次谈判还可能涉及鼓励制药公司在美增加投资,以减少瑞士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并帮助降低瑞士手表、巧克力等出口产品的39%的关税。特朗普要求制药公司降低其在美药价,可能会使制药商提高欧洲药价以进行弥补。

中国研究人员培育出世界最大“生物人工心脏”

据网易新闻8月11日消息,上海能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成功培育出一颗直径超1厘米的心脏类器官,这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自发分化一体成型的心脏类器官,实现了从微米级到厘米级的突破,并且大幅降低该技术成本,有望投入临床应用。

中科院基因编辑与AI机器人协同设计突破作物杂交育种瓶颈

据CellPress全科学公众号8月12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运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研制出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该研究首次提出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理念,通过基因编辑重新设计作物花型,快速精准创制“机器人友好”的结构型雄性不育系,打破杂交育种和制种瓶颈,大幅降低育种成本、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能源

韩国研究人员在核聚变动力学、磁流体力学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据interesting engineering 8月10日消息,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在实验中捕捉到非磁流体力学(MHD)尺度湍流触发三维磁重联的全过程。研究人员使用首尔国立大学的球形环核聚变实验装置(VEST)进行实验,在VEST的三维螺旋磁场构型中构建了两条磁通量绳,通过沿磁力线发射两束电子束形成独立的磁通量绳结构。这些电子束的漂移速度高于环境阿尔芬速度,通过束流驱动不稳定性有效激发磁湍流。研究人员首次实验证实,超阿尔芬速度电子束(1.6×10⁷ m/s)激发的微观湍流可直接触发宏观磁重联。该研究既为核聚变装置边界控制和太阳耀斑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范式,也为核聚变能源工程开发提供了关键见解(针对性优化等离子体控制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期刊。

海洋

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式命名“挑战者”号无人水面艇

据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官网8月11日消息,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华盛顿州举行仪式,正式为“无人值守船”(NOMARS)项目的首艘原型艇USX-1“挑战者”(Defiant)号命名。该艇全长180英尺、排水量240吨,设计上完全不考虑载人需求,可快速建造和维护,并能在5级海况下正常作业,具备长航时远洋能力。DARPA称,该舰将成为首艘纯自主中型无人水面艇(MUSV)。美国国会已在今年7月的法案中为中型无人水面艇的发展、采购与集成拨款21亿美元,旨在增强美军远程、分布式作战与后勤能力。

美澳公司集成无人水面艇与被动声学系统,强化海上监视

据国防邮报8月12日消息,美国ThayerMahan公司与澳大利亚Ocius公司合作推进“前哨”(Outpost)被动声学监视系统集成至“蓝瓶”(Bluebottle)无人水面艇上,以提升海上监视能力。据悉,“前哨”依靠波浪能、太阳能和风能,可自主运行90余天,并通过拖曳式大型被动声呐阵列在声学层下方进行远程探测,结合人工智能与人工分析实时分类信号,支持非法捕捞侦测、边境安全、海洋保护区监控及反潜、反舰作战。“蓝瓶”无人水面艇具备多艇协同能力,支持高达300千克的模块化有效载荷。此次集成被视为澳大利亚强化分布式水下监视网络建设的重要一步。

美国最大集装箱船完成重要建造节点

据国际船舶网8月10日消息,韩国韩华费城造船厂为美国建造的新型集装箱船首制船迎来重要节点,首个大型船体模块吊装入坞。据报道,该集装箱船全长260.29米,设计航速超过23节,采用绿色船舶技术,是美国本土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船。该系列船共建造三艘,分别命名为“Makua”号、“Malama”号和“Makena”号,预计将在2027年至2028年陆续交付。2024年12月,韩华海洋集团收购美国费城船厂,并于2025年5月发布了针对该船厂的未来发展规划,使其造船产能从每年的1.5艘提升至10艘。

美国海岸警卫队25年来首艘极地破冰船投入使用

据海军新闻网8月12日消息,美国海岸警卫队正式启用极地破冰船“斯托里斯”号(USCGC Storis,WAGB 21),这是海岸警卫队25年来新增的首艘破冰船。该船由民用船改装,旨在增强美国在北极的行动能力,并为等待新型破冰船交付提供过渡支持。此举标志着特朗普政府重建海岸警卫队及通过“一揽子美好法案”进行历史性投资的关键一步。该法案为海岸警卫队注入250亿美元创纪录拨款,具体包括43亿建造极地安全巡逻舰、35亿采购三艘北极安全巡逻舰及8.16亿用于国产轻中型破冰船。

航空

美国陆军将推出“亚马逊式”无人机采购平台,以提升采购效率

据defence-ua网站8月12日消息,美国陆军将推出“亚马逊式”无人机采购平台,以提升采购效率。该平台将根据成本和性能筛选值得信赖的无人机解决方案,旨在绕过国防部漫长的采购过程。通过集中选项和提供标准化性能数据,美国陆军的目标是使指挥官和采购官员更容易快速部署已经验证和可用的技术。

美国SkyDefense公司推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电动垂直起降拦截机无人机

据armyrecognition网站8月12日消息,美国SkyDefense公司推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眼镜蛇喷气”(CobraJet)电动垂直起降拦截机无人机。该无人机专为强对抗环境下支持快速响应而设计,旨在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确保国家边境安全、保护前进基地,并确保敏感公共区域的安全。该无人机是一种以电池为动力的自主战术喷气式无人机,能够远距离、高速探测敌方无人机并使其失效,主要用于无人机识别、探测、追踪和拦截任务。

土耳其Baykar Akıncı无人机完成“埃伦”和“阿尔帕古特”弹药集成测试

据ArmyRecognition网站8月11日消息,土耳其Baykar公司成功完成Bayraktar Akıncı无人机集成“埃伦”(Eren)高空多用途导弹和“阿尔帕古特”(Alpagut)智能炸弹测试,为增强双重打击与侦察能力提供支持。该无人机是一款重型攻击无人机,于2025年3月完成首飞,配备自研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支援系统等,最多可携带1350千克的作战负载,主要用于执行对空和对地打击任务。“阿尔帕古特”炸弹具备60千米作战半径和60分钟以上滞空时间;“埃伦”导弹射程超100千米,可用于拦截无人机等低速空中目标、打击装甲/非装甲地面目标等任务。

印度Veera Dynamics公司与Binford研究实验室合作研发出“雷达吸收与多谱自适应”材料,具备对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双重隐身能力

据zonaterbang网站8月12日消息,印度Veera Dynamics公司与Binford研究实验室合作研发出“雷达吸收与多谱自适应”(Radar Absorption & Multispectral Adaptive,RAMA)材料,具备对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双重隐身能力。RAMA通过纳米技术将两种碳基复合物结合,能够吸收雷达波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每秒可分散约1.5摄氏度的热量;通过与环境温度的同步,使无人机在热成像下呈现低可见状态,同时显著降低雷达反射截面与红外特征,从而提升其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隐身能力。目前,Veera Dynamics正与Binford实验室合作,将RAMA技术应用于印度陆军测试中的无人机平台。

航天

美国联合发射联盟首次执行太空军发射任务,成功发射“导航技术卫星”-3卫星

据SpectrumNews网站8月12日消息,美国联合发射联盟使用“火神-半人马”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导航技术卫星”-3(NTS-3)导航卫星。此次任务作为美太空军USSF-106任务的一部分,是美国联合发射联盟“火神-半人马”火箭首次执行国家安全任务。截至目前,仅有联合发射联盟和SpaceX两家公司获得了执行美国国家安全任务的发射许可和授权。此外,NTS-3卫星是美空军最新研发的第三代PNT导航卫星,也是美军近年来首个实验性综合导航卫星系统,将在轨进行一年的可纵波束等技术测试,为提供区域覆盖、在轨可编程升级、信号抗干扰等能力提供支持。

新材料

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中国两家出口公司实施制裁

据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8月12日消息,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宣布将对与刚果境内的武装团体和关键矿产销售有关的实体实施制裁,包括一个隶属于刚果军方的武装组织、一家刚果矿业公司CDMC,以及振东有限公司(EAST RISE CORPORATION LIMITED)和星龙兴业有限公司(STAR DRAGON CORPORATION LIMITED)2家中国香港出口公司。美国财政部称,CDMC出售了从刚果爱国阵线-FF控制区走私的关键矿物,而中国香港这两家出口公司购买了这些矿物。

先进制造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机器人探针实现材料特性快速测量,加速新型半导体材料研发

据先进制造与新材料情报研究8月12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全自动机器人系统,利用机器人探针实现材料光电导特性(材料对光的电响应性能)的快速测量,加速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发进程。研究人员将人类专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知识融入机器学习模型中,该模型指导机器人的决策过程,使机器人能够确定探针接触材料的最佳位置,以获取关于材料光电导特性的最全面的信息。同时,该机器人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处理材料图像,路径规划算法能够找到探针在接触点之间移动的最快路径。在测试中,该机器人系统每小时可完成超过125次的独特测量,且精度和可靠性均高于其他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该研究为发现高性能半导体开辟道路,促进太阳能电池板等可持续性应用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