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秋时节,又到了去云南吃野生菌的最佳时候。干巴菌、牛肝菌、羊肚菌、青头菌、鸡油菌、奶浆菌……每一朵都鲜嫩可口。别管是搭配鸡汤做成鲜掉眉毛的野生菌火锅,还是爆炒、炭烤,都让人欲罢不能。
美食世界丰富多彩
各地食物五花八门
其中不乏一些“有毒”的美味
它们带有一定毒素
但只要处理得当
便可将毒素去掉
可若是操作不到位
严重的甚至变成致命“毒药”
野生菌、魔芋、木薯
这些真有毒
夏秋时节,又到了去云南吃野生菌的最佳时候。干巴菌、牛肝菌、羊肚菌、青头菌、鸡油菌、奶浆菌……每一朵都鲜嫩可口。别管是搭配鸡汤做成鲜掉眉毛的野生菌火锅,还是爆炒、炭烤,都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每年因食用有毒野生菌,或是吃了处理不到位、未完全去掉毒性的野生菌而中毒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既然如此危险,为什么不舍弃这一口?
野生菌火锅
图源:新华社视频截图
一方面,野生菌实在美味,勾动味蕾;另一方面也与云南的环境有关。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差大,温度、光照、降水都适宜野生菌生长,野生菌也成了当地重要的食材;加之长久的饮食文化,便形成了当地的“吃菌儿”习惯。
云南迪庆州南极洛
吃归吃,切记:不认识的不能吃,没做熟的不能吃,颜色鲜艳的也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贪嘴!
生魔芋
魔芋结、魔芋豆腐、魔芋面等魔芋制品Q弹爽滑,受到喜爱,甚至因热量相对较低、饱腹感强,魔芋代餐、魔芋零食日渐风靡。
不过,魔芋本身是有毒的,我们在市场、商超中购买到的魔芋是经粗加工或精加工后,去掉毒素的成品。
麻辣田螺拌魔芋
生魔芋不仅有毒,且“毒”的非常彻底。它整株都具有毒素,其中用于食用的球茎毒性最大。其毒素主要是含有草酸钙针晶等,这会刺激人体的黏膜和消化道。因此食用前,需要通过一系列方法将草酸钙针晶等物质处理掉才可以。
2022年,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
巨魔芋盛开,
它不是我们日常食用的魔芋,
而是珍稀濒危植物。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山区等地看到生魔芋,不要随意采摘,更不能试图品尝生魔芋!另外,即使是去毒后的魔芋成品,有消化不良症状的人也不建议多食。
虽说魔芋近几年才火爆,但我国食用魔芋的历史较为悠久。魔芋也称蒟(jǔ)蒻(ruò)、鬼芋,由于对海拔、温度、湿度、水分、土壤等条件较为敏感,且喜好阴凉,因而主要分布在我国武陵山区、秦巴山脉及云贵高原等地。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
魔芋种植基地。
木薯
木薯也是如此。乍一听木薯或许有点陌生,其实它频繁出现在日常饮食中,比如木薯淀粉,比如珍珠奶茶中的“珍珠”、糯叽叽的木薯糖水等。
木薯起源于热带美洲,多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种植,19世纪引入我国,其环境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在两广地区、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等地均有分布。
木薯口感弹滑软糯,用于做糖水恰到好处,木薯糖水也是两广地区人民的“心头好”,香甜软糯,回味无穷。不仅如此,很多糖水爱好者还购买木薯原料自制糖水。但,木薯可不是什么好“拿捏”的食材。
广西的木薯糖水
生木薯,也就是鲜木薯中含有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这是两种氰苷类化合物,它们在木薯所含的亚麻苦苷酶水解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哪怕少量食用未经处理的生木薯都有可能中毒。
不过,通过去皮、浸泡、淀粉提取、脱水干燥、加热等一系列处理,可将生木薯中的氰苷类化合物破坏掉,从而成为可食用木薯,即我们日常吃到的木薯。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的木薯有食用类、饲用类和工业类,用于食用时,要购买食用类木薯才可以。即使其中的毒素已被降低、破坏,食用时也要多加注意,切不可过量。
木薯的树干和叶子
苦杏仁
说到杏仁,就不禁要提到影视剧《甄嬛传》中的经典名场面:安陵容吃苦杏仁。那么问题来了,吃苦杏仁真的会致死吗?我们平时也吃杏仁,怎么没事儿?
图源:影视剧视频截图
(苦杏仁不好吃!!!)
吃过量苦杏仁真的有致死风险,因为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这也是一种氰苷类化合物。当苦杏仁苷被水解,就会产生氢氰酸等物质,氢氰酸可使人体内的呼吸酶失去活性,进而导致缺氧、窒息,这就是安陵容的“死因”。
至于我们平时吃的杏仁为什么没事儿,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食用的杏仁经过了加工处理,能有效去掉一些有毒成分;另一方面是,杏仁也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甜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含量远低于苦杏仁,再加上去毒处理,其安全性也就相对有保障了。
杏仁
当然这个前提是,购买合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哦!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随意食用生杏仁,如果一定要吃,千万经过去毒处理后再食用。
银杏果
如今已立秋,待到深秋时节,银杏叶逐渐变黄,纷纷扬扬地落下,形成金色的地毯,分外好看。云南腾冲银杏村、广东南雄坪田镇、浙江天目山、贵州六盘水妥乐村、北京潭柘寺等都能观赏到如诗如画的“银杏世界”。
腾冲银杏村
除了赏景,捡拾银杏果(白果)也是一种乐趣。但银杏果真不适合随意捡。它的果皮中含有大量银杏酸,致敏性较强,可能会刺激皮肤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不仅如此,银杏果中还含有氰类化合物等,生食极易引起食物中毒。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银杏果就不能吃了,经过去毒环节的银杏果还是可以食用的,但即便确认了其安全性,食用时也不可多吃,以免“量变引起质变”。
白果老鸭汤
豆角
豆角,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四季豆、白不老、豇豆、荷兰豆、油豆角……豆角的品种五花八门,吃法更是丰富多样。其种植地包含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此前还有“山东是豆橛子的快乐老家”等话题引起大家讨论。
山东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且昼夜温差大,对豆角的生长十分有利。而豆角种植周期短,产量高,为当地带来了“豆角经济”,同时也有了网友们调侃的“山东人被豆橛子硬控”的话题。
山东烟台海岸线风光
尽管豆角是流通全国乃至海外的“硬通货”蔬菜,但食用时还是要注意,一定要炒熟、煮熟,不可生食或吃半生不熟的豆角,以免中毒。
生豆角中含有大量皂苷和植物血球凝集素,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同时导致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性贫血,甚至引起肝肾损伤等。而完全加热可以将毒素破坏,因此一定要保证完全变熟再食用。
冒泡油豆角
图源:央视网《三餐四季第二季》视频截图
鲜黄花菜、灰灰菜
特定条件达成,毒素一触即发
有的食物本身就有毒,但处理后可以食用;有的食物本身无毒,可若“投放”到身体中,再满足一些“特定条件”,毒素便此动彼应,一触即发了。
鲜黄花菜
黄花菜在日常饮食中很常见,炒菜、吃面、或是麻辣烫中都可见到它的身影,但黄花菜也有所不同。抽抽巴巴、颜色略黄的通常是经过干制的干黄花菜;而鲜黄花菜则相对饱满,颜色淡黄。
海带干黄花菜炖红烧肉
别看都是黄花菜,这差别可大了,鲜黄花菜可是深藏不露的“毒手”,看起来毫无毒性,可一旦进入到人体,其所含有的秋水仙碱便会氧化为二秋水仙碱,无毒变有毒,二秋水仙碱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肠胃不适甚至更严重的情况。
至于干黄花菜,早在干制过程中,其毒素已经被破坏掉了。
黄花菜耐寒、耐干旱、耐半阴,环境适应性较强,在山坡、山谷、荒地中也能生长,我国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四川、江西、浙江、湖南等众多省份均有种植。
新采摘的鲜黄花菜
如今正是吃鲜黄花菜的季节,不吃总觉得有点可惜。想吃也无妨,去掉花蕊、长柄,并充分进行高温焯烫也可以去掉一部分毒素,但还是要谨慎食用,不可多吃。
凉拌鲜黄花菜
灰灰菜
灰灰菜,也叫灰菜、灰条菜、野灰菜。名字可可爱爱,但生命力极其顽强,在山坡、荒地、田间、路边十分常见,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虽然灰灰菜随处可见,但灰灰菜可不能随便吃吃。灰灰菜有普通的灰灰菜,也有紫色的灰灰菜,紫色的固然好看,但有毒,误食可能引发健康风险;另外,灰灰菜与曼陀罗幼苗长相相似,如果采摘时分辨错误,食用后就真中毒了。
在湖北襄阳的一处草丛中,
生长着苦菜、灰灰菜等野菜
如果成功躲避了以上陷阱,拥有了无毒的灰灰菜,那么你将直面最后一个隐藏“毒盲盒”:灰灰菜的光敏物质,俗称“见光死”。它见光不会死,但人们食用或皮肤接触到汁液后,再被阳光照射却可能引发日光性皮炎,过敏者甚至出现全身红肿的症状。
倘若你已避开以上所有雷点,那么恭喜你,拥有了一份可食用的灰灰菜。但,还需确认你的灰灰菜来源。路边、废水旁生长的灰灰菜可能受到尾气、重金属等的污染,食用后依然存在健康隐患。
凉拌灰灰菜
野生河豚、赤潮海虹
鲜还是毒只在一念之间
前面盘了一些植物类的有毒食物,动物类的自然也不能落下,特别是海洋生物,那可太容易“踩雷”了。比如,“下毒界”鼎鼎有名的河豚鱼。
河豚鱼在我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均有所分布;其肉质鲜美,甚至自古时起便已有品尝河豚的记载。
但河豚毒素也闻名已久,因而民间又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哪怕只有0.5毫克的野生河豚毒素,已可致人死亡,且其毒素在体内分布较为复杂,加之耐高温的特性,一般烹饪手段难以去掉毒素。
气急了,河豚甚至能把自己毒死。
那为什么还有餐馆可以吃到河豚?那并非野生河豚,而是人工养殖的河豚,毒素含量相对有所减少;且养殖、生产、经营河豚的企业须有相关资质,并符合规定要求才可售卖。
总而言之,如食用河豚,请选择有资质的餐厅、企业,不购买来历不明的河豚;一定要远离野生河豚,更不能自行捕捞野生河豚。
河豚鱼片
2016年我国发布了相关通知,
允许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审核备案后,
养殖生产经营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
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才能在加工后进行销售;
且不能经营河鲀活鱼或未加工的河鲀整鱼,
明令禁止野生河豚禁止经营。
海蜇
透明脆爽有韧劲的海蜇搭配黄瓜,属于夏日必备小凉菜。不过海蜇到底是什么?海蜇其实是水母的一种,其在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等均有分布。
水母看起来无毒无害,却是极具毒性的生物。夏日正值海边游火热,若在赶海时遇到水母,切忌随意捕捉。水母的触手上布满毒丝,当人体接触到毒丝,它便会释放毒液,如被其刺伤,不可用淡水和酒精冲洗。
水族馆中的彩色水母
不能随意捕捉,更不能随便食用。水母种类繁多,并非所有水母都是海蜇,因此即使捉到了水母也未必是海蜇;即便就是海蜇,它也有绵蛰、沙蛰等的差别,我们日常购买的海蜇产品多为绵蛰。
最重要的是,鲜活海蜇并不能立即食用,蛰头和蛰皮含有毒素,需要经过明矾、盐等的一系列排毒处理才能成为可食用的美味。
所以,海蜇虽美味,但非专业人士,不建议自己操作,不妨去购买成品海蜇一解馋虫。
凉拌海蜇
赤潮海虹
临海而居的人们最擅长的便是吃海鲜,各种鱼、虾、蟹、贝类简直可以吃出花来。在山东、辽宁、河北等的临海地区等都有吃海虹的习惯。
海虹,也称贻贝、青口贝,说起青口贝,在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的朋友就更为熟悉了。清蒸、凉拌、蒜蓉、炒蛋又或是做汤,都十分美味。
贻贝
海虹一般没有毒性,但若是赤潮地区的海虹,可就是“歹(带)毒”的海虹了。
赤潮是指海水中的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营养物质较丰富的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海水水体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
珠海粉色赤潮
当海域中的贻贝食用了含有毒素的单细胞藻类,便会在体内聚积贝类毒素,人们食用贻贝后则会导致贝类毒素中毒。
贝类毒素无法被高温破坏,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和健忘性贝类毒素都属于贝类毒素,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最为常见,危害程度也较高,轻则身体麻痹,重则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通常南海海区的3-5月份、东海海区的5-7月、黄渤海海区的6-9月份可能发生出现赤潮现象,我们购买海虹时要尽可能避开赤潮地区的海虹。
香辣海虹
与此异曲同工的还有珊瑚鱼、东星斑、老虎斑等,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形成层层叠叠的雪卡毒素,最终传递到人体中,可怕的是,雪卡毒素比河豚毒素还要毒很多。
海中的鹿角珊瑚和珊瑚鱼
温馨提示
中毒程度与食物所含有的毒素严重程度及食用的数量有关,如若误食有毒食物,不必恐慌,一定要及时就医。
✦
•
✦
美味的食物不计其数
不同的食物也各有其“脾性”
日常品味要多多注意
食物们“有毒”的一面
做好预防
然后去尽情品味其他美食吧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州魔芋.绵阳市安州区政府网站.2024-10-17
[2]魔芋能减肥?大量食用易造成营养不良.新京报.2020年8月2日
[3]一致魔芋4 月 11 日业绩说明会.ZAKER网站.2025-04-15
[4]几块钱一斤的“肠道清洁工”,润肠通便,常吃还能帮助控体重~.光明网.2023-05-01
[5]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木薯美食风靡 食用风险需警惕.光明网.2025-04-03
[6]掺了木薯粉的红薯粉条,能吃吗?.北京科学中心.2024-10-14
[7]韦娜.去田间寻找长寿菜[J].北京农业,2015,(10):58-59.
[8]吃杏仁到底会不会中毒?|真相解码.人卫健康澎湃号.2025-08-05
[9]水果的这个部位不要乱吃!真的可能会中毒!.科普中国.2025-08-02
[10]路边银杏果不要随便摘.丽水日报.2024/11/12
[11]银杏果不能随意吃.北京科协.2024-10-25
[12]黄花菜越新鲜越毒,已有人中招!医生提醒:无特效解药.上观新闻.2024-09-01
[13]食用黄花菜的风险提示.成都市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11-04
[14]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珍稀植物——黄花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2024-04-12
[15]野菜尝鲜季,这些舌尖上的风险要避开.北京科协.2025-03-24
[16]吃一口舌头烂了!这种高仿“芋头”,千万别摘别吃!.农视网.2024-05-02
[17]灰条菜有毒吗,几种常见的有毒野菜.龙南市政府网站
[18]都在玩梗,那你知道怎么正确食用豆角吗?挑选还要注意这三点……广东疾控.2025-01-26
[19]看似无害的豆角,为何成了急诊室的常客?豆角中毒全解析.人卫健康.2025-03-24
[20]吃这种鱼肉要当心,可能有毒!.上观新闻.2023-03-29
[21]野生河豚有毒 请勿“拼死吃河豚”.央广网.2017-08-21
[22]河豚有毒需慎吃,违法经营更要罚——这起行政纠纷该怎样解?.恩施市法院发布澎湃号.2023-05-08
[23]夜问|近期高发,严重或致命!海虹中超标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什么?.天眼新闻.2024-05-30
[24]贻贝好吃,却可能有毒,这是怎么回事?.北京科学中心.2020-05-24
[25]赤潮.河海大学官网. 2020-04-12
[26]海洋防灾减灾科普⑤红色幽灵——赤潮.蓝色青岛.2025年05月16日
[27]海蜇软萌还好吃?被它蜇伤可就惨了,严重可致命!.青瞳视角.2022-09-10
[28]崂山区:头船海蜇上岸,鲜味“蜇”服味蕾.崂山发布澎湃号. 2025-07-31
[29]吃海蜇请注意:鲜活海蜇不可直接食用,盐渍海蜇一般需脱盐.新京报.2024-12-31
[30]密恐者慎入!陈学冬晒图被水母蛰成筛子,医生:最严重可致死,被蜇后千万别这样做!.齐鲁晚报澎湃号.2021-06-11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十九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
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有毒”但能吃的食物?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