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刊用刊 赋能机关党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3 20:46 2

摘要:八月的长沙,暑气蒸腾,热浪袭人。8月8日,长沙市直机关工委东会议室内,思想碰撞的热度更胜窗外炎炎夏日。市直机关工委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围坐一堂,案头摆放着《机关党建研究》《旗帜》等中央党刊和《长沙机关党建》内刊,一场以“深化学刊用刊、赋能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为主

深化学刊用刊 赋能机关党建

——长沙市直机关工委学刊用刊交流会侧记

八月的长沙,暑气蒸腾,热浪袭人。8月8日,长沙市直机关工委东会议室内,思想碰撞的热度更胜窗外炎炎夏日。市直机关工委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围坐一堂,案头摆放着《机关党建研究》《旗帜》等中央党刊和《长沙机关党建》内刊,一场以“深化学刊用刊、赋能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交流会就此展开。

01

以刊铸魂,筑牢政治根基

“每期《求是》杂志最新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我们都组织专题学习,逐字逐句研读领会。”综调室同志的分享,引发了在场人员的强烈共鸣。大家一致认为,中央党刊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窗”、党建工作的“指南针”,学好用好党刊,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我们对标《旗帜》,把‘习作共读’‘要闻要论’作为‘第一栏目’,就是要让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成为刊物最鲜明的底色。”《长沙机关党建》内刊编辑团队深情回顾,从2007年创刊时的黑白简朴排版,到如今全彩印刷与数字刊的同步呈现,变的是传播载体,不变的是“党刊姓党”的初心与定位。

曾参与创刊的妇工委同志感慨:“刊物改版升级的不只是印刷技术,更是紧跟时代的政治敏锐性,每期翻开都能触摸到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活脉动。”

02

学用结合,破解实践难题

“党刊不能只是‘案头书’,如何让它成为我们破解工作难题的‘工具箱’?”办公室同志以实例印证,“我们把《秘书工作》的会议组织经验运用到工委重要会议筹备中,流程更顺了,效率更高了,这正是学刊用刊的实效。”

宣传部同志的一句真挚反思触动人心:“曾几何时,杂志从‘案头常伴’变成‘书架藏品’,直到重新翻阅才发现,不是它远离了我们,而是我们关上了学习的心门。”这番话引发一阵会意的低语,大家纷纷谈起从《机关党建研究》学方法、从《旗帜》找灵感的经历。

“学刊用刊,关键在‘用’。”与会班子成员纷纷表示,学刊用刊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学习中提升站位,在实践中转化运用;要像“解剖麻雀”一样,把中央刊物的好观点、好案例掰开揉碎,再与长沙实践对照,能用的直接“拿来”,需改的精心“转化”,让党刊真正成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03

守正创新,凝聚奋进力量

“年轻人都爱刷短视频,党刊如何在刷屏时代依然保持生命力?”团工委同志的提问,将交流会推向又一个高潮。大家畅所欲言:“为党员干部定制‘政策解读专刊’”“给基层支部编印‘实操手册’”“为青年党员制作鲜活的‘理论微视频’”“每月办‘学刊沙龙’,轮流领学促思考”,还有同志提议“建立通讯员队伍,让基层的声音更响亮!”……一条条建议既立足中央刊物的成功经验,又紧扣长沙实际,勾勒出党刊守正创新的未来图景。

稿源问题是绕不开的话题。“当前优质稿源已从‘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编辑团队的坦诚,换来不少“金点子”:有的提出增设“先锋答卷”栏目,挖掘身边党建业务融合的鲜活案例;有的提出聚焦基层创新升级“支部园地”;有的提出将内刊做成“作风显微镜”,设“红黑榜”、写“廉政微小说”;有的主张多刊发党员干部创作的散文诗歌,以文学感染力增强刊物亲和力;还有同志呼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让基层的好声音“唱出来、传得开”。

“办刊人首先要成为研究者、内行人。”编辑团队表示,将着力强化“三种能力”:强化政治把关能力,确保与党中央提法精准对标;强化选题策划能力,从中心工作与基层实践中挖掘鲜活主题;强化党建研究能力,成为机关党建“行家里手”。

“党刊是理论宣传的‘主阵地’,是凝聚力量的‘连心桥’。”《长沙机关党建》主编表示,要守正创新提高办刊水平,既坚守“党刊姓党”生命线,又注重创新表达方式,让党刊声音在“指尖时代”也能直抵人心、引发共鸣。

共识在凝聚,方向更明晰。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下一步,将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书香机关建设,引导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立场观点方法,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长沙市直机关工委|来源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