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要闻 | 普法强根基 法治优环境——市国资委“八五”普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践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3 22:28 2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国资委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发展改革和党的建设中心工作,制定了《全市国资委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引领市属国企通过“全域普法立体矩阵”实现法治宣传精准触达,融合线上平台与线下场景,构建“内部+社区”双轨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国资委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发展改革和党的建设中心工作,制定了《全市国资委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引领市属国企通过“全域普法立体矩阵”实现法治宣传精准触达,融合线上平台与线下场景,构建“内部+社区”双轨普法机制;聚焦企业经营痛点,编印《政策法规摘编》等工具书发放至全市国资系统,开展《公司法》等专项培训百余场;联动产业链开展特色普法,不断提升法治化营商满意度,首创“333”合规体系覆盖市属国企,总法律顾问配备率100%,2024年市国资委获得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表彰。

市国资委2023年在闽江之心主办宪法普法活动

宪法宣传日活动

载体升维:构建全域普法立体矩阵

双线矩阵,万屏零距离。市国资委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宣传阵地点多、面广、架构全的优势,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依托市国资委官网、微信公众号,所出资企业及权属企业微信公众号等定期发布图文、短视频,组织法律知识线上答题活动,发放普法倡议书等方式传播法律知识,线上平台实现普法信息的即时推送、广泛覆盖和长效留存。同时运用市属国企遍布全市的各类公共服务载体,如党建屏、公共服务窗口、地铁8100余面PIS屏、服务大厅电子屏幕、园区楼宇空间等开展线下普法,增强了互动性和体验感。

海峡奥体中心《民法典》宣传

外部联动,场景化普法。通过企业与共建社区开展“普法进社区”等活动,围绕群众关切的民生法律问题精准答疑,推动法律知识从“纸上”到“实践”的转化。水务集团参加“供水法治直播间”互动普法,以“热线接听+网友咨询”的实时互动形式,提升了群众对供水法规的知晓率。左海集团权属企业公交集团普法公交专线124路,将宪法宣传与公交出行相结合,横跨仓山区、晋安区、鼓楼区,与1号线、4号线等地铁线路换乘,具有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宣传优势,打造流动宪法宣传阵地。

124路宪法宣传公交

靶向供给:双链融合精准输送体系

锻造法治生产力内生引擎。加大《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宣传力度,八五期间,国资系统举办新《公司法》宣教讲座30余场次。先后编撰《福州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用文件选编》(八)(九)及《福州市国资国企常用政策法规摘编(2023年版)》《福州市国资国企常用政策法规解读(2024年版)》等工具书,发放至企业中层干部及各县(市)区国资管理部门,方便查阅使用。做好系统内法治培训,组织或指导企业特别在招标投标管理、市场交易与商业伙伴、投融资及担保管理、财务税收、劳动用工与安全环保、产品质量与知识产权、数据保护等重点领域,结合业务领域法律风险防范,加强普法宣传,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法律法规宣贯学习培训上百场,精准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助力生产经营合法合规,市属国企作为市场经营主体,构建起高质效内部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4年市国资系统新《公司法》培训班

构建生态级法治营商共同体。市国资委始终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塑造,指导各所出资企业面向产业链上下游、服务对象开展特色普法,成为普法工作的重要社会力量,彰显国企法治担当。市属国企结合园区管理、规范招投标、健全混合制企业管理等工作,不断提升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如数字福州集团面向园区企业及来访人员重点宣传《民法典》《中小企业促进法》《公司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冶城集团与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动,邀请市建筑业协会、市女企联成员单位参与建工领域普法宣传讲座,组织企业境内上市答疑培训会、开展福建省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咨询新政解析会,开展“招投标、政府采购若干问题的解析”的法律培训等;城投新基建集团榕城小福数字能源示范站开展《与营商相关的法律法规》普法现场活动;左海集团权属港后铁路公司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招投标专项活动;两国双园集团举办招商大会,优化招商政策服务民营企业;人才集团权属企业闽都人才云公司将法治宣传工作带进民营股东企业,深入解读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及风险防范相关内容,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

地铁宁化站《民法典》宣传活动

普法宣传进社区

场景革命:国企浸入式普法新范式

专业赋能,驱动法治化治理效能升级。市水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及地方供水政策法规建设要求,深度参与各级供水领域立法及政策文件制定修订工作,为行业法规体系完善贡献实践智慧。在省住建厅法规处指导下,承接住建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两部行业规章的评估课题,结合集团30余年供水管理经验,对两部规章累计31个条款提出了修订意见,为提升行业法治化水平提供实操参考,确保企业供水服务始终在法治轨道运行。地铁集团提请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修订《福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试行)》部分条款;推动修订《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该办法已启动了市司法局立项工作;规范我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及计价管理、减少结算争议,历时3年推动省住建厅印发了《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2024版)》。

人才筑基,锻造法治专业中坚力量。市国资委不断推动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及公司律师制度建设。一是组织企业法务人员申报公司律师和岗前培训,共指导所出资企业16名人员新增取得公司律师资格,现取得公司律师资格人员共有56名。所出资企业现有本科及以上法律专业教育背景人员共计286名,其中26名取得公司律师资格人员担任所出资企业集团中层副职以上职务,76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人员担任所出资企业部门副职以上职务。二是推进企业配齐配强总法律顾问和首席合规官,目前所属一级企业总法律顾问配备率实现100%,并由总法律顾问兼任首席合规官,对企业经营管理及风险防控工作提出合规意见,对推动依法治企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积极贯彻落实“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工作。研究提出市国资委贯彻落实举措,踊跃注册登记,建立市国资委服务支队;用好服务平台,组织活动,引导广大国资系统法务人才参与能力范围内的公共法律服务,下沉到基层一线为职工群众、提供贴心周到的普法服务。

国资系统企业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

市国资委“八五”普法期间指导各所出资企业从“普法宣传”向“法治服务”转型,将普法工作嵌入企业实务场景,同时利用国企公共属性,将法治宣传深度融合入城市肌理,提供了“低成本、高渗透、可持续”的普法新范式。一是在覆盖范围上,构建“内部提升+外部延伸”联动机制,既聚焦国有企业职工法治素养提升,又能横向拓展社会群众联动;二是普法阵地成为了国企的“亲民窗口”,提升了国企形象,强化了国企在法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国企在市场中的主体性,高效打通政府、市场、社会的法治协作链条,真正赋能营商环境。

下一步市国资委将继续指导企业通过普法活动提升国企“法治软实力”,将普法成果转化为企业自身风险防控能力,打通公共服务载体功能,激活社会协作网络,与其他普法主体联动,构建法治服务共同体。

供稿:政策法规处

运营:福州日报运营中心

编辑:陈婷

审核:林涵

监制:余少林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