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200元/斤!日本对虾会打败白虾,成为下一个工厂化养殖的主角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3 20:45 2

摘要:据《2025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4年全国日本对虾(俗称车虾、花虾、九节虾)养殖产量为44499吨,较去年下滑1469吨。其中,排列全国榜首的山东省,养殖产量为17692吨,但同比减少3504吨。这反映出了一个信号:当前,外塘混养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但

正文/2168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据《2025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4年全国日本对虾(俗称车虾、花虾、九节虾)养殖产量为44499吨,较去年下滑1469吨。其中,排列全国榜首的山东省,养殖产量为17692吨,但同比减少3504吨。这反映出了一个信号:当前,外塘混养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高度依赖自然条件,天气一变就掉苗,养殖风险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风险相对可控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展现出广阔前景。自2018年左右成功实现工厂化试养以来,相关技术不断升级。相较于外塘模式,其优势不仅在于不受天气影响、低温期损耗小,还体现在起捕方便、可随时卖虾、以及产量相对更高等方面。管理到位的情况下,年均可生养殖2造。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南美白对虾行情遇冷,促使部分养殖户寻求转型,日本对虾因此成为其优先选择的目标品种。综合其技术成熟度、风险可控性及市场转型动力来看,日本对虾具备成为下一个养殖大品种的潜力。

PART

01

日本对虾或成为下一个大品种

工厂化养殖模式优势显著

包括山东、河北、天津在内的环渤海海域,是日本对虾最主要的产地,最主要养殖模式为外塘混养模式。外塘模式集中于烟台海阳,一年一至两造,主打短平快。养殖周期为4月投苗6月卖虾,7月投苗9月卖虾,一般投放大规格虾苗,投苗密度3000-10000尾/亩。由于模式较为简单粗放,单造产量约10-100斤/亩,亩产相对较低。养殖顺利的情况下,成本为30-70元/斤。

近年来,北方工厂化养殖凭借其相对可控、高产的优势,在环渤海迅速铺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工厂化(海淡水)养殖水体约1亿m³,其中工厂化养虾水体约1000万m³,占比约10%。北方作为我国传统工厂化养虾的主产区,工厂化养虾水体约910万m³,占全国工厂化养虾水体的91%左右。

2024年,随着南美白对虾等海水品种行情进入低迷时期,部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项目进入停产或转养单位产量相对白对虾较低的品种。其中,就包括了“日本对虾”这一高价值的品种。

据了解,目前日本对虾的工厂化养殖主要集中于日照。据保守统计,养殖水体仅为10-20万m³,并几乎都是模拟其卧沙习性进行的有沙养殖,投苗密度一般为150-300尾/m3,产量普遍为5-7斤/m3,一年养殖1-2造,总产量为100万-150万斤。也有部分养殖户为了博春节高价,每年11月之后将部分外塘虾搬至工厂化养殖池暂养。

从成本方面来看,养殖顺利的前提下,工厂化日本对虾单造产量为5-7斤/m3,总成本40-60元/斤(饲料饵料成本为20-25元/斤,租金约10元/斤,动保约2-3元/斤,电费3元/斤),尽管全年虾价浮动较大,如30头规格为80-200元/斤,但利润空间仍为显著。

日本对虾与可控、高产的工厂化模式一拍即合后,能否全面推广?据了解,从去年起,东营也加入赛道,但受技术成熟度所限,多数场仅拿出约1000m3水体来小试牛刀。与此同时,号称“短、平、快”的无沙养殖模式也慢慢走向大家视野,目前有约2万m3水体尝试无沙模式。

PART

02

投喂方式仍以天然饵料为主

全替代饲料的潜力“看得见”

尽管日本对虾与工厂化模式的深度耦合有望重塑北方海水养殖格局,但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病害防控(如白斑病毒病、红体病等)、技术精细化及成本优化,这些都与投喂方式息息相关。

当前,日本对虾养殖投喂仍高度依赖卤虫无节幼体、蛤肉等天然饵料。尽管应用广泛,但这类饵料存在供应不稳定、成本高昂、质量波动大以及可能引入病原体等弊端。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饲料企业及养殖户已积极推动饲料替代,如广东高位池模式普遍采用“配合饲料+丰年虫”的投喂模式。据湛江南三岛饲料业务员透露,该地日本对虾饲料年需求量约2万吨,主要品牌包括海大、粤海、恒兴、海能量、澳华等。此外,福建嘉康也推出了可全程替代天然饵料的日本对虾专用饲料,进一步推动行业变革。

活动邀请

在全球水产养殖业面临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病害频发等挑战的背景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RAS)凭借其高效节水、环境可控、高密度高产等优势,正成为我国水产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方向。

“新质生产力,养殖新基建”,首届中国循环水养殖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工厂化养虾大会将于9月17-18日在山东日照举行,诚挚邀请业界同仁积极参与,深入探讨节能降耗、全产业链协同及工厂化升级等关键问题,携手推动我国工厂化养殖与循环水养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团队

走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市场

(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农村路不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