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获全国一等奖!翠园中学两支队伍斩获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一等奖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4 08:47 2

摘要:8月7日,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海南文昌举办。该赛事由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等单位指导,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文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全国2801支精英队伍、4664名科创少年同场竞技。

8月7日,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海南文昌举办。该赛事由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等单位指导,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文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全国2801支精英队伍、4664名科创少年同场竞技。

其中,翠园中学两支队伍表现亮眼,凭借《浮植智控》与《空间站智能疏散指引系统》项目,分别斩获航天创意赛项北斗导航应用方向和载人航天方向的全国一等奖。

据悉,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性中小学生赛事活动平台,旨在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普及航天知识。本次大赛的评审团队由来自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1位知名专家以及全国各地的55名裁判组成,他们通过对参赛学生的研究项目问辩、综合测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潜质。赛事期间,选手们凭借执着的热爱、勇敢的探索和创新的智慧,展现了当代青少年投身航天事业的澎湃激情与无限潜能。

《浮植智控》项目的诞生源于同学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当项目组同学路过乡镇河道时,被水面泛滥的水葫芦所震撼。经调研发现,这种外来浮水植物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泛滥成灾,导致本土水生生物数量锐减,破坏水域生态平衡,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而现有清理设备要么价格高昂,要么体型庞大难以进入窄小河道,生态治理陷入困境,中小型水域也面临类似问题。

为此,翠园学子陈蔚翔、宋铭扬等8名同学在指导老师张杰、刘捷的带领下,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他们致力于融合AI技术与船体结构进行创新设计,以突破现有设备在小型水域适用性与成本控制方面的局限,更高效智能地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项目组学生多次前往高校交流学习,克服重重困难,在小型水域多次实地试验,完成了船体的四次迭代,不断完善功能,为中小型水域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技术能手宋铭杨在本次比赛中突破技术难关,搭载北斗导航系统实现船体自动巡航,并辅助建立水域生态数据地图,体现了北斗导航的创新应用。

另一获奖项目《空间站智能疏散指引系统》则聚焦太空驻留时代的安全问题。随着人类迈向长期太空驻留时代,空间站的应急疏散成为关乎生命安全的关键课题。翠园中学编程社的黄一鸣、王韵杰、余学东三位同学,在指导老师朱颖、刘捷的带领下,研发出集“感知-分析-决策-指引”于一体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能提升人群密集场所的安全防控能力,疏散指示牌组装简单、多维传感器组合配置灵活,降低了用户的采购与维护成本。

据介绍,该项目是一款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安全解决方案,结合了室内消防疏散指引标志的电子显示功能和户外露天指示牌的多方向指引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小程序和电脑终端两种模式控制系统,AI大模型分析能根据现场突发情况动态改变疏散指引方向,提高人群生存概率。

此次双项目斩获全国赛事大奖,是翠园中学“立体化科创教育体系”结出的又一硕果。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专利孵化中心+赛事淬炼平台”的三维模式,引导学生从真实社会需求中寻找创新课题。

从“防烫伤智能安全餐具”到“自动飞行救生圈”,再到“智安适假肢接受腔”,翠园科创团队成绩斐然,近年来已斩获全国奖项29项、省级奖项58项,获评国家专利21项。这种“问题导向-跨界融合-实战检验”的科创育人模式,正助力更多青少年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绽放光彩。

深圳晚报记者 刘夏蓝 通讯员 刘捷

来源:深圳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