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从8月13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主办的全国生态日天津主场活动——天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经验交流会上获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天津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 2024年,生态城生态产品总值达111.2亿元,较开发建设之初增长近2
津滨海讯(记者 张倩)记者从8月13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主办的全国生态日天津主场活动——天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经验交流会上获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天津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 2024年,生态城生态产品总值达111.2亿元,较开发建设之初增长近21倍,实现了盐碱地向“绿富美”生态之城的华丽蜕变。据了解,这是生态城生态产品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展现了在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面的丰硕成果。
记者了解到,在绿色低碳产业效益方面,生态城聚集发展智能科技、文化旅游、绿色建筑等主导产业,引入了年产能20万辆的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全市首个央企一级总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等绿色低碳龙头项目,并通过加快建设绿色创新产业园、天津软件园等优质载体,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今年5月,生态城还出台《绿色创新产业规划》,明确将着力发展“3+3+N”绿创产业,为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等相关企业提供更广阔市场空间。
在绿色低碳创新能力方面,生态城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加强与中新双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其中,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研究院孵化企业超过140余家,架起京津科技转化“高速路”;设立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科研创新中心、中新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新加坡MooVita自动驾驶旅游巴士在生态城投入运营,为城市智慧交通提供解决方案;积极引进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科技研究院,在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力争成为中国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成果交流、产业合作和经贸往来的重要窗口。
在绿色低碳开放合作方面,生态城充分发挥“中新合作+自贸联动”叠加优势,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例如,借助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机制,累计争取支持政策68项;成立中新两国高级低碳经济顾问小组,帮助企业“一站式”解决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问题;谋划开展中新亲商小组培训项目,学习借鉴新加坡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先进经验;深化与新加坡在教育、科技、医疗、人才等领域合作对接,持续举办中新部长级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为企业搭建展示风采、对接交流的国际舞台。(生态城管委会供图)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