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季正是榴莲大量上市的季节。在榴莲的主产地马来西亚,占地近2000亩的顶好榴莲园里,果农们正忙着给榴莲拍照。不过,他们拍照的目的,并非记录种植过程,而是清点树上的榴莲数量——按下快门,仅需5秒钟,单棵树的“花果清单”便已生成。
本报讯(通讯员 李盼 许婷玉 记者 黄星)夏季正是榴莲大量上市的季节。在榴莲的主产地马来西亚,占地近2000亩的顶好榴莲园里,果农们正忙着给榴莲拍照。不过,他们拍照的目的,并非记录种植过程,而是清点树上的榴莲数量——按下快门,仅需5秒钟,单棵树的“花果清单”便已生成。
这项AI榴莲拍照技术由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师生团队研发。以往,数清一棵约200个果实的榴莲树,人工需要花费300秒,而AI系统识别使之开启了“60倍速”。该技术的成功试点,开创了针对“榴莲果实远距识别”的AI新领域。
一般的榴莲树高20多米,繁茂的枝叶交织,果实就藏在叶幕深处——它们的颜色太相近了,仅凭肉眼难以辨别。了解到这一核心痛点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教授张盈谦带领5名本科生组成AI榴莲团队,经过6个月调研,自主研发AI视觉识别系统,实现“拍张照,树上的果子自己‘报数’”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运用这一技术,果实数量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5%,为产量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
无论对生产端还是销售端来说,这项技术的研发都是佳音。“生产方可以选择最佳时期采摘,销售端可以精确预估销售计划。”张盈谦说,“未来,我们希望依托AI打造全能榴莲产业链。”团队的下阶段规划是利用AI技术形成一整套方案,从榴莲树生长阶段的精准水肥管理、智能病虫害防治,到产量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再到榴莲深加工环节,包括果泥、榴莲月饼等特色衍生品的研发生产,或许都能看到AI的踪影,“等技术成熟后,也能将这项技术引入国内,让国人受益”。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14日 第02版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