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阳区大力推进法院专业力量融入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体系建设,率先在全市实现法官工作室在全区11个街道综治中心实质化运行,以“知音·法官工作室”为枢纽推动三级综治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筑牢平安汉阳建设根基。
以“知音·法官工作室”为枢纽
推动三级综治中心(站)实战化运行
汉阳区大力推进法院专业力量融入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体系建设,率先在全市实现法官工作室在全区11个街道综治中心实质化运行,以“知音·法官工作室”为枢纽推动三级综治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筑牢平安汉阳建设根基。
“知音·法官工作室”内正在开展调解工作
01
强化力量建设 实行三层对接
汉阳区综治中心以汉阳知音文化为纽带,打造“知音·法官工作室”特色品牌,在此基础上,推动工作室进一步延伸触角,形成纵向贯通三级综治中心(站)、横向联动各入驻力量的工作格局。
龙阳街道“知音·法官工作室”
鹦鹉街道“知音·法官工作室”
坚持常驻区综治中心。自2021年汉阳区综治中心成立之时,汉阳区委政法委推动区法院选任一名骨干法官、两名资深书记员、N家法院特邀调解组织组成“1+2+N”法官团队坚持常驻,并逐年对法官团队进行提档升级,助力区综治中心实现资源整合、要素集合、力量聚合;定期轮驻街道综治中心。汉阳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共同制发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举行揭牌仪式,率先在全市实现“法官工作室”全覆盖入驻全区11个街道综治中心。以汉阳区综治中心法官工作室(全市品牌调解室)为样板,统一街道工作室建设标准,根据各街道主要矛盾纠纷类型,选取相关庭室固定法官进行对接,定期轮驻街道综治中心,并联动“法官工作室”、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四大入驻力量及社区综治工作站网格长、社区书记、其他点驻力量建立“1+4+N”协作联动机制;常态对接社区综治工作站。法官常态化对接、指导社区综治工作站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将117个社区网格长纳入法院调解平台,用好定期安排社区综治工作站工作人员跟班学习,提升基层自主纠纷能力。
02
健全工作机制 做实三项职能
张斌书记和王斌林院长共同为“知音·法官工作室”全覆盖入驻街道综治中心工作揭牌
完善落实相关工作机制,建立“区综治中心法官工作室——街道法官工作室”垂直指导体系,明确法官工作室职责,充分发挥法院专业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在汉阳区各级综治中心实质高效化解。
做实调解释明引导。
对各级综治中心排查或受理的纠纷,会同其他入驻部门开展调解释明工作,宣传告知先行调解、司法确认的优势特点,引导群众首选非诉方式化解纠纷。
做实多维指导调解。
发挥专业优势,综合运用线上实时答疑、类案示范调解、推送案例库案例、举办业务培训等方式,对其他入驻力量开展调解指导,增强综治中心就地解纷能力水平。
做实诉调双向对接。
对经调解成功的,依申请予以司法确认,并引导义务人及时履行;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因案制宜委托至区、街道综治中心先行调解;对具备快审条件的,引导当事人运用“要素式”起诉状,在汉阳区综治中心就地速裁,构建调解先行、分层过滤、衔接配套、诉讼断后的纠纷化解体系。
驻永丰街道综治中心法官与综治中心主任成功调解一起纠纷
今年以来,汉阳区综治中心受理分流至法官工作室调解成功各类矛盾纠纷1800余起,司法确认500余件,就地速裁30余件。汉阳区法院委托综治中心其他入驻力量成功化解280余起。
03
提升解纷质效 创新三种模式
汉阳区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实战化、法治化为引导,积极探索创新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模式。
统筹构建“法院+”多维协同模式。打造"法院+人资+工会"劳动纠纷化解机制,妥善化解劳动争议类纠纷。今年5月成功化解一起涉及105人730余万元的群体性农民工欠薪纠纷;建立"法院+公安+妇联"反家暴协作机制,实现家事纠纷快速响应、及早介入;拓展“法院+工商联”涉企纠纷服务机制,畅通法商联动新渠道。继去年在4个重点商会挂牌工作联络点后,今年8月成立“大健康、企业产业园法官工作室”,进一步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内部,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化解涉企纠纷150余件,挽回损失3000余万元。
创新建立“示范裁判+多元化解”类案化解模式。针对法律关系相同、涉及群体众多的批量类型案件,创新建立“示范裁判+多元化解”模式,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选取典型案件示范审理,邀请存在同类纠纷的群体代表观摩庭审,作出示范判决后,由综治中心其它多元调解力量引导剩余案件参照调解。在某物业纠纷系列案中,运用该模式推动百余起纠纷3天内化解,相关做法获省级以上媒体报道80余次。
深化打造“科技赋能+掌上解纷”智慧解纷模式。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展工作,开展培训,在全区推广运用省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系统,区、街道综治中心系统运转率100%、社区综治工作站系统运转率94.87%,位居前列。高标准打造“云上调解室”,对接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让群众免去往来奔波诉累,尽享“掌上解纷”的便利。
04
加强前瞻预防 延伸三类服务
综治中心推动法官工作室加强与入驻各单位、各基层组织共筑矛盾纠纷源头预防。
开展研判预警。
借助司法“大数据”分析全区矛盾纠纷运行态势和各街道矛盾纠纷主要特点,依托人民法庭列席街道综治联席会议、“庭所联动”等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综治中心、基层单位等提出法律风险防控预案。对已经发生矛盾纠纷的问题,提供普遍适用的法律指引。协助综治中心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开展巡回审判。
选取婚姻家庭、相邻关系、人身损害赔偿等类型典型案件在纠纷发生地、当事人所在地等“家门口”开展巡回审判,通过“庭后课堂”阐释法律知识、提示法律风险。
开展定制普法。
通过日常走访、接受“点单”等方式,全方位收集群众法治需求,有针对性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提供法律咨询,依托“微讲坛”“云课堂”等载体传播法治声音,增强基层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今年以来,推动法官工作室开展巡回审判、定制普法等活动20余次。
来源:武汉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