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晚报壹点智库Brand-C品牌数字实验室依托“壹点云鹰”信息传播大数据平台(含20万+传播平台、上亿传播站点),运用自主研发的“壹点魔数”品牌大数据测评系统(软著登记号:2023SR0861756),对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展、
齐鲁晚报壹点智库Brand-C品牌数字实验室依托“壹点云鹰”信息传播大数据平台(含20万+传播平台、上亿传播站点),运用自主研发的“壹点魔数”品牌大数据测评系统(软著登记号:2023SR0861756),对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进行了全网传播效果测评。数据显示,在数据监控时间内(2025年8月6日-2025年8月12日,即活动时间前后各延长2天),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的全网传播信息为1045条,网络传播影响力指数为396(网络传播影响力指数简称“INC指数”,理论最高分值为1000),INC指数一级指标“传播广度”处于3级即“标准级”水平,“传播热度”处于2级即“浅水级”水平。可统计的信息阅读总量为3124人次,点赞量为588人次。不同级别的媒体中,省级媒体传播的信息量最大。
壹点智库“传播风险指数测评系统”测评的结果还显示,该活动内容的传播健康指数为96.0,健康等级为Ⅴ级(最高V级)。
一、活动简介
2025年8月8日-10日,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WBE2025)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本次电池展汇聚2000多家参展企业,并联动氢能、光伏、电源、洁净等平行展会,形成“电池+储能+氢能+光伏+洁净”互为补充的展示格局,打造电池储能及清洁能源生态闭环。
二、传播走势分析
有关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的全网信息总量达到1045条,对应的INC指数的传播广度值达到2.4,属于第3级即“标准级”(最高5级)水平,说明WBE2025的相关信息数量已经达到传播的基本标准,能够满足触达受众的基本传播要求,在微博、微信、网站、客户端、论坛及视频等各大传播渠道都有一定的分布,但尚不能达到较高的覆盖率。建议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的策划方进一步提高品牌策划力度,研究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优化传播策略,加大信息发布数量、频次和质量,扩大传播渠道,提高传播广度。
如图所示,有关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的信息传播于活动开始后的第1天,即2025年8月8日达到最高活跃峰值,当天信息传播数量为232条,占全部信息总量的22.20%。
图表1-信息传播走势表:
三、传播渠道与平台分析
全网1045条传播信息中,来自客户端的信息有240条,来自网站的68条,微博30条,微信208条,视频496条,数字报0条,互动论坛3条。信息传播量最大的渠道是视频。
图表2-渠道传播贡献分布图:
图表3-不同平台传播贡献分布表:
从媒体级别分布情况看,省级媒体的数量最多,有12个;省级媒体传播的信息量最大,有31条信息。
四、内容热度分析
测评周期内,监控到的有关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的信息阅读总量为3124人次、点赞量为588人次。
微博转发数量为6条,全网评论量为120条,据此计算出的INC指数的传播热度为1.92,属于第2级即“浅水级”(最高5级)水平,表明有关WBE2025的信息内容的转发、评论量较少,可能不太符合网友“胃口”,难以吸引网友积极参与信息的转发与评论,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与网络受众的联结程度较弱。建议活动主办方加强策划力度,提高信息质量、做好话题策划,提高信息在各渠道尤其是社交平台的发声频率,充分调动网友参与信息传播的积极性。
词云图可以反映传播内容的聚焦点及其与活动主题的契合情况。有关2025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10届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的全网传播内容词云图如下,其中关键词“电池”的提及量排名第一,提及次数为2593次;关键词“储能”的提及量排名第二,提及次数为2043次;“企业”的提及量排名第三,提及次数为870次。此外,“全球、展会、广州、产业、光伏、行业、国际”等都是提及量排名前十的热词。
图表4-传播内容词云图:
【报告说明】
传播力大数据分析报告分为简报和详报两种,以上内容为分析简报,主要由壹点智库“传播力大数据分析系统”智能生成。壹点智库为您提供大数据分析、指数模型构建、品牌诊断与规划设计、ESG建设以及AI办公平台研发、3D卡通数字视频编辑系统研发等服务!
分析详报的内容还包括全部媒体平台数量及名称、重点传播渠道和平台驱动力分析、不同级别媒体传播贡献详情、活动搜索影响力分析、高关注度活动事件的受众画像、INC指数详细解读,以及更多美观的可视化图表等。
来源:小贺科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