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在历史面前,最好的纪念是记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4 13:51 1

摘要:80年前的8月15日,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捷报穿透战争的阴霾,无数中华儿女的眼眶湿润了。那泪水里有苦难终结的释然,更有民族重生的希望。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付出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80载岁月

延安军民集会庆祝抗战胜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文小生

80年前的8月15日,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捷报穿透战争的阴霾,无数中华儿女的眼眶湿润了。那泪水里有苦难终结的释然,更有民族重生的希望。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付出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80载岁月流转,战争硝烟已散尽,但“我们为何必须铭记那场战争”的追问,始终在历史长河中回响。这不仅是对过往的回望,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叩问,对和平本质的深思,对未来方向的校准。

从山河破碎的屈辱到奋起反抗的悲壮,从家园沦陷的痛苦到浴血奋战的坚韧,这些记忆铭刻着一个民族在绝境中屹立不倒的坚韧精神。忘记这段历史,就等于割裂了民族的精神根系,失去了理解自身品格的钥匙。当我们谈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总会想起那些放下锄头拿起枪的普通百姓;当我们赞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气节,自然会浮现出用生命践行信仰的先烈身影。这些精神坐标,正是从战争的熔炉中淬炼而成,成为支撑民族前行的精神脊梁。

铭记战争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的底线。历史早已证明,和平不是天经地义的恩赐,是需要捍卫的。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生命财产的损失,更是文明的浩劫、人性的崩塌。历史真相不容篡改,守护和平,就要警惕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反对任何美化侵略的谎言,抵制任何煽动对立的言论。

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从积贫积弱到日益强大,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汲取。面对科技攻关的“卡脖子”难题,需秉承战争年代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之闯劲;面对发展进程中的风险挑战,需要当年那种“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合力。绝境中喷薄而出的生命力,苦难里凝聚的向心力,这些精神财富,成为民族复兴征途上的不竭动力。

让铭记成为行动自觉,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践行。把抗战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历史记忆在代际传承中延续;在生活中,主动传播真实的历史记忆,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社区可以通过主题展览、老兵访谈等形式,让历史走进日常生活;学校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实地探访等方式,促使年轻一代与历史进行深刻对话。这些具体行动汇聚起来,就能形成守护历史记忆、传承精神力量的强大合力。

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对和平的重申,对精神的淬炼,对未来的承诺。让我们带着这份铭记前行,在守护历史中开创未来,让和平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