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边是4000多户果农的冰雹果终于卖出去了,一边是59.8元的果汁让网友直呼"智商税"。
赵露思的"助农风波"继续发酵。
一边是4000多户果农的冰雹果终于卖出去了,一边是59.8元的果汁让网友直呼"智商税"。
当"假助农就假助农,农民卖货开心就行"这句话从赵露思口中说出时,
我不禁要问:这位95后花旦,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一、600吨冰雹果的"华丽转身"
故事要从陕西延安的一场冰雹说起。
冰雹打落了延安苹果的卖相,让当地果农欲哭无泪。
600吨苹果被砸得坑坑洼洼,这些“丑苹果”(冰雹果),堆在地里烂掉是常事。
就在果农们愁眉苦脸时,赵露思团队出现了——市场价收购!
封面新闻:北青娱见报道,赵露思团队以正常市场价收购冰雹果
据新华社7月15日《一颗苹果背后的气象故事》文中提到:
“果子要是被冰雹打了,那可就惨咯!原来能卖3块钱一斤,被冰雹砸伤的残果顶多卖5毛钱一斤。”
也就是说,赵露思团队收购的冰雹果,市场价格顶多1元/公斤。
团队收购的冰雹果惠及了130个自然村、4000多户果农。
有农户甚至录视频感谢,说她"拯救了家庭生计"。
听起来是不是很感人?
别急,故事才刚开始。
二、59.8元果汁的"算术题"
网上爆料,这批冰雹果被加工成了NFC苹果汁,贴上"Aaaaapple"的品牌,售价59.8元/6罐。
一罐238毫升的果汁约要10元。而市面上200毫升的苹果汁才3块钱!
这差价去哪了?
毫无疑问,赵露思的团队赚走了!
但团队解释说有分拣成本、冷链成本、品牌设计成本在内。
我掰着手指算了算,600吨苹果分给4000多户农民,平均每户不到150公斤。
按新华社新闻公布的0.5元一斤算,每户也就增收不到150块!
可一盒59.8元的果汁,利润恐怕不止这个数吧?
农民拿小头,品牌赚大头,这助农助的是谁?
三、"助农大使"的罗生门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张"助农大使"证书。
延长县农业农村局先是对钱江媒体说:"没发过这证,公章是假的!"
随后,红星新闻记者通过补充采访,明确官方本意为“未向个人发证,是沟通失误”,确认了向该企业发的“助农大使”证书为真!
咱不管那个证书的真假,只探求为啥非要搞个证书?
无他,因为"助农"这俩字太值钱了!
有了这个光环,0.5元/斤收购的冰雹果,59.8元的果汁售价就不是宰客,而是"爱心价"。
消费者掏钱时心里还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做了善事。
四、神秘的"孙嘉蔓"
挖掘更深一层,事情变得更有意思了。
涉事企业"延安小小的果实农业科技"2025年5月才成立,其中厦门我很忙文化传媒持股70%。
正是这家文化传媒公司股东里"孙嘉蔓";巧的是,赵露思甜品店ROSYWYLIE的付款商户名也是"孙嘉蔓"。
这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赵露思团队赶紧澄清:"我们只是协助解决滞销,没参与分红!"可网友不买账:"没分红你图啥?学雷锋吗?"
圈内人士私下透露,这种操作在娱乐圈很常见。
明星不直接持股,找个信得过的人代持,既能赚钱又能撇清关系。至于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
五、"假助农就假助农"的傲慢
面对质疑,赵露思在直播间的回应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假助农就假助农,农民卖货开心就行!"
还顺带怼了媒体:"钱江视频,好意思叫媒体?”
可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让网友败好感。
她说,你少惹我吧!
本身是赵露思团队操作这事儿,网友质疑其“低价收果、高价卖果汁”,也算合理。
她的闺蜜还发文:"农户因增收开心,一个品牌能承接农民每年的希望。"
这话说得,农民开心了,每户每年增收了150元!
而她闺蜜(团队)赚钱,当然更开心了!
可问题是,农民真的开心吗?
如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农民是不是能卖得更高?消费者是不是能买得更便宜?
如果早知道,会因为陷入“假助农”风波,果汁卖不出去的话,
团队还会不会去助农?还会不会花钱去买600吨的冰雹果?
六、“助农”是门生意
说白了,这就是一门生意。
低价收购农产品,包装成高端品牌,卖给有情怀的消费者。
农民确实比烂在地里强,但也仅此而已。
真正赚大钱的,还是那些懂包装、会营销的人。
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什么叫助农?就是把农民的东西便宜收了,贵着卖给城里人,然后告诉所有人这是在做慈善。
农民感恩戴德,消费者自我感动,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
七、“助农”的真相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赵露思直播时确实没挂商品链接,没收佣金,只是口头推荐。
因为她说,挂链接直播卖货的话,钱会被她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分走!
注意看,
这才是真相!
正因为她还没有解约,她所有的收入会被经纪公司分走。
于是乎,5月成立了“延安小小的果实农业科技”,6月获得“助农大使”称号,7月正式在社交平台与经纪公司开撕!
整个7月,社交平台都是赵露思的热搜!
她自己也说,流量总要物尽其用吧!
顺势退出助农苹果汁,不挂链接,没收佣金,我没有拿钱,买不买是大家的选择!
实际上呢?
“小小果实”早已赚的盆满钵满,这比她说要去摆摊好赚多了!
又不用给银河酷娱分钱,何乐而不为?
可悲的是,农民成了道具,消费者成了韭菜,而那些打着助农旗号的人,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来源:南方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