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专业已“烂大街”,家长却以为前景不错,被录取的要注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5 03:05 2

摘要:为了孩子未来能有一个“体面”又“稳定”的工作,很多家长拼命咨询“热门”专业、“高薪”岗位,总觉得只要选对了专业,孩子的前途就一定“稳了”,但现实真是这样吗?

大家好,我是小何老师!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季,除了学生焦头烂额,最操心的还是我们的家长。

为了孩子未来能有一个“体面”又“稳定”的工作,很多家长拼命咨询“热门”专业、“高薪”岗位,总觉得只要选对了专业,孩子的前途就一定“稳了”,但现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早就“烂大街”了!

一方面是报考人数年年爆棚,另一方面是毕业后岗位饱和,薪资待遇远低于预期。

更讽刺的是,有些专业之所以爆满,是在“家长圈”里口口相传,被误以为“前景无敌”。

结果学生满怀期待地走进大学,四年后才发现自己成了“高峰期的过剩产能”。

今天,小何老师就来给大家捋一捋——这五个“看起来光鲜、实则饱和”的专业

如果你今年刚被录取,可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01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这个名字,简直是家长最爱。

听着像是要去学做企业家的,怎么都比“哲学系”、“历史系”听着“靠谱”。

但现实中,工商管理是典型的“万金油”专业,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但没有哪一块特别深入,学生既学经济学原理,又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还要接触企业管理、财务报表……

但真正到用的时候,往往什么都不精。

更重要的是,这类岗位在企业中需要经验积累。

很多毕业生找工作时要从基层做起,和前台、销售、行政岗位并无区别,所谓“管理”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加上全国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众多,毕业生每年如潮水般涌出,竞争异常激烈。

如果不能在本科阶段就读名校、或继续深造,很容易陷入“学历不突出、技能不突出”两难局面。

02 电子商务

电商的火爆让电子商务专业迅速“走红”,各高校纷纷开设相关课程。

但很多电子商务的教学依然停留在表层,学生学的是“电子+商务”,却不知道该偏向哪边发展。

课程内容囊括多个方面,比如计算机、市场、管理、物流、法律等多个板块。

看起来知识面很广,但由于课程设计不精、实操不足,很多学生毕业后既不会技术也不懂运营

最尴尬的是,电子商务行业对“学历”并不敏感,不少公司宁愿用有经验运营,也不愿招刚毕业的“半桶水”。更有不少非本专业学生通过短期培训、直播实操快速上岗,在行业中混得风生水起。

如果真要一句话形容,我认为这8个字再合适不过——学电商不如干电商。

03 法学

提起法学,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稳定体面”、“进法院、检察院”、“当律师收入高”。

但现实中,法学是近年来就业“落差感”最强的专业之一,公检法系统编制少、竞争大,真正能进入体制内的毕业生往往具备名校背景、研究生学历,甚至具备实习经验和人脉资源。

落脚律师这一行,虽说上限高,但门槛也不低,通过司法考试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实战能力与案源积累,初入职场的法学生只能从法律助理做起,薪资低、工作强度大、不稳定

更尴尬的是,很多本科法学毕业生由于缺乏专业实操能力,在企业中也很难找到法律相关工作。

刘老师锐评:一纸学位换不来“饭碗”,这是多么悲伤的一件事。

04 会计

会计一直是老牌热门专业,几乎所有高校的商学院都会开设。

对于家长的认知,无外乎一个观点:“女孩子学会计好,稳定、细致、适合坐办公室。”

但事实是,随着毕业人数不断增长,会计早已进入“人满为患”的阶段,如果不考取中级会计、注册会计师(CPA)等高含金量证书,仅靠初级证书和学历,是很难找到好工作的。

另一方面,小型公司对会计的要求并不高,一人负责多个岗位是常态,工作内容重复单调、晋升通道狭窄,同时大型企业虽然待遇优厚,但门槛也相应提高,竞争激烈程度堪比公务员考试。

更糟糕的是,随着AI财务系统智能平台发展,传统会计岗位未来也面临一定程度“被替代风险”。

05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一个听起来充满创意的专业,家长觉得“孩子学这个可以做品牌”,学生觉得“可以接触新媒体、电商”……但等到毕业走上社会,才发现市场营销最常见的就业方向其实是——销售。

尤其是销售这个岗位,对经验、口才、资源的依赖远远超过学历。

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战训练。

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被安排去打电话、跑业务,现实落差感极强。

除此之外,专业同样是各高校“标配专业”,毕业人数每年居高不下,行业又容易被非专业出身者抢饭碗”,比如很多优秀销售人员并非市场营销出身,而是靠情商和经验打拼出来的。

刘老师建议:如果不甘于从基层销售做起,市场营销的“上升通道”并不容易打开。

写在最后

有些家长常说:“只要专业选得好,未来少不了!”

但现实是,现在的就业市场,没有哪一个专业能保证100%就业顺利。

与其一味迷信“热门”,不如冷静思考孩子是否真的适合这个专业、是否有长远发展的空间。

专业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积累与成长,扎实的基本功、持续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广泛的实习经历……这些才是打开职场大门的真正“钥匙”。

如果你已经被录取了这几个“烂大街”的专业,也不必焦虑。

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大学四年里,把“普通专业”读出不普通的高度!

我是刘老师,祝每一位准大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高考#高校#专业#大学#就业

来源:观品悟心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