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接收的信息面越来越大,这种状况直接带来了两个结果:第一,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知道“一些”就是“全部”,并以此来判断新鲜事物;第二,受限于自身的认知,很多人会用“要么过度肯定”、“要么绝对否定”的态度来对待新鲜事物。就当下而言,AI就
在信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接收的信息面越来越大,这种状况直接带来了两个结果:第一,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知道“一些”就是“全部”,并以此来判断新鲜事物;第二,受限于自身的认知,很多人会用“要么过度肯定”、“要么绝对否定”的态度来对待新鲜事物。就当下而言,AI就是这样的“新鲜事物”,就处于人们的“认知模糊”的状态之中。
从目前的发展程度来看,AI所指的人工智能,与我们所说的“人类智慧”还有着天壤之别。现在被大众所接触和使用的AI还处于一个海量采样并归纳总结的状态之中,面对未知的情况,AI更容易采用的算法是“这种状况更接近于数据库中的哪种状况”而不是创造一种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对于当下,AI只是人类的工具而并非人类的伙伴。
如果我们可以把AI清晰地定义为“工具”,就会知道目前的言论中对于AI的夸大与贬低都是人为主观加上的看法,因为工具的出现和存在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工具,不能解决问题的工具就不是好工具——这是一种基于客观事实的描述,而并不应当是主观的评价。
在网络上,有着很多认为“AI写作强于人类写作水平”的文章,我觉得有这样的言论出现并不奇怪,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如AI的人来说,自然会觉得AI的写作水平更强,这样的言论存在说明了AI作为“写作工具”存在的价值。同样,用AI来模拟药物对病毒的攻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可以让研究人员整体缩短进行实验的时间并得到接近现实测试的参考数据,当AI出现在了它正确的“工具位置”上的时候,它的作用就是强于人类。
当然,在网络上也存在着许多认为“AI写作水平不如人类”的文章,这也是现实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应用AI撰写那些需要创造力的文章时,千篇一律的情况难免会出现,比如让AI写一篇“如何拯救那些亏损过亿的文旅古城”,AI确实可以洋洋洒洒地写出一篇文章,但是文中的内容却对于后续的执行并没有什么意义。
并不限于AI,实际上人们对于新生事物总是会在认知上有所偏差,就比如曾经的“电商”与如今的“直播带货”,也曾经经历过从“神化”到“跌下神坛”的过程,网络销售只是销售渠道以及宣传推广的方式之一,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消费,过度肯定与过度否定都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无论如何评价,人类与现在泛指的AI“共生”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趋势,但是,就如同会用电脑办公不代表着会把CPU、内存条安装到主板上、不代表着学电脑就必须学编程一样,对于这种“工具化”的高科技,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是它们对我们有哪些作用,并不用去关注太多原理与内核当中的高科技,因为术业有专攻,那本就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事情。
来源:电竞浪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