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青州:青春动能激活文明实践新生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5 08:20 2

摘要:“剪纸讲究‘三分剪,七分巧’,下剪要稳,心意更要诚……”8月13日,在潍坊青州市云门山街道海岱书院,艺术学院学生李梦琪正一边示范,一边向围坐的孩子们讲述纹样里蕴藏的吉祥寓意,指尖翻舞间,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翩然诞生于孩子们眼前。这一幕,正是青州古城焕新的生动缩影

“剪纸讲究‘三分剪,七分巧’,下剪要稳,心意更要诚……”8月13日,在潍坊青州市云门山街道海岱书院,艺术学院学生李梦琪正一边示范,一边向围坐的孩子们讲述纹样里蕴藏的吉祥寓意,指尖翻舞间,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翩然诞生于孩子们眼前。这一幕,正是青州古城焕新的生动缩影——青州市创新搭建校地共育平台,精准链接潍坊理工学院等驻地高校资源,吸引1200余名青年学子深入阡陌巷陌,绘就了一幅文明实践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画卷。

文化惠民,贵在精准。青州创新构建“需求-供给”精准对接机制,无缝链接青年学子专业所长与基层所盼。依托“三访三查”深入网格摸排,大学生化身“文化特派员”,精准梳理出政策咨询、非遗体验、数字助老等七大类需求清单。由此,“居民点单-社区派单-高校接单”服务链高效运转,依托潍坊理工学院等3所驻地高校资源,9支特色鲜明的大学生专业服务队迅速组建,精准对接民生诉求。

在王府街道南湖书院,历史系学生王雨晴以精心制作的状元卷图解为媒,用鲜活语言讲述青州状元赵秉忠的“家国担当”与“忠孝立身”,引发孩子们“状元郎字真有力量”的纯真共鸣。“青言青语”理论宣讲团将移风易俗编成微短剧巡演,“白衣天使”健康服务队开设慢性病防治课堂——320余场“订单式”服务如春雨润物,精准激活了古城沉睡的文化资源。

深入阡陌的旅程,成为青年学子最珍贵的成长礼。在益都街道通衢社区,师范专业大学生王琳在社区导师指导下,带领孩子们体验拓片技艺。琅琅书声与欢笑声交织,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大思政课”,更是青年学子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实践熔炉。

据介绍,为保障实践育人成效,青州精心构建“双岗协同”机制:岗前“通用+专业”双重培训筑牢基础;实践中则由经验丰富的社区干部与高校导师担任“双导师”全程护航,配套的“实践学分认定体系”明确服务时长与学分兑换标准,有效激励大学生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青年们在躬身服务中锤炼过硬本领,真正印证了“服务长才干,实践出真知”的育人真谛。

青春与古城的碰撞,激发出更深层的唤醒与赓续之力。在“青州挫琴”传承人赵兴堂的院落里,音乐学院学生不仅尝试以现代乐器为古调添新韵,更专注抢救性记录老人的口述史。“孩子们问得细,连我师傅当年怎么调弦都记下了。”赵兴堂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这场青年与老艺人的“双向奔赴”,让濒危技艺在记录中重生,在创新中延续。

行走青州,青春力量正深刻重塑文明生态:范公亭内,青年志愿者借AR技术让李清照“活”起来,清照文化触手可及;王坟镇山楂园中,大学生主播的吆喝声与果农的笑声交响;文化书院里,青年设计的共享书架通过线下漂流,让书香浸润邻里。从空间活化到文脉赓续,从产业升级到代际联结,青年们以创新思维为古城肌理注入青春活力,使千年文脉在青春激荡中澎湃不息。

来源:青州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