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引领 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5 08:39 2

摘要: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之基。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强化责任主体,创新工作思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社会保障工作中,对于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转自:邯郸日报

李婧

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之基。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强化责任主体,创新工作思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社会保障工作中,对于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坚持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提高社保队伍的综合素养。一是以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让社保工作者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的“急难愁盼”放在首位。以饱满热情和专业精神为群众解答问题,帮助群众了解社保政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做好社保干部教育的工作,培养出专业精湛的社保工作人才。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比武大练兵等活动,鼓励干部职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培育出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通、服务上暖心的社保干部队伍。

要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改进工作作风。一是转作风要转在要处。社保部门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窗口,直接面对群众诉求,作风问题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例如,社保办理中的“冷硬推拖”、政策解释的“模棱两可”、数据核查的“敷衍应付”,看似是小问题,实则是损害群众利益,影响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社保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群众职工的切身利益,是群众感知党的温度的“神经末梢”。因此,必须优化服务效能,深入推进社保线上服务,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建立群众反映问题台账并限期整改,确保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二是以优良党风涵养为民情怀。推行“综合柜员制”“容缺受理”“跨省通办”等便民举措,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社保服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三是坚持群众评价导向。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社保作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12345热线、网络信箱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用评价结果倒逼服务提质增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要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促进社保政策落实见效。一是送政策上门。以“下沉式”工作方式,走进企业、乡镇、社区广泛宣传社保政策,党员干部面对面为群众解决疑惑,增强群众参保的思想意识,提高政策的知晓度;二是多平台多渠道宣传社保扩面工作。在乡镇(社区)行政经办服务大厅、乡镇重点路段设置宣传点,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通过政务大厅滚动屏幕滚动播报,通过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群、朋友圈等大力开展社保政策宣传,让参保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社保服务,积极推动社保政策的有效实施,确保惠民政策覆盖更多人群;三是聚焦特殊群体,确保政策落地。如新业态从业人员快递员、外卖员的参保问题,社保干部要深入调研,细致宣讲,确保惠民社保政策落地见效。

要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确保社保基金安全。一是树立牢固的廉洁思想。健全长效机制,严禁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违规插手社保基金监管等行为,划清纪律红线;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切的养老金发放问题推动社保服务向基层延伸,服务发展大局,确保基金可持续安全运行;三是强化风险防控思想。联合审计、纪检部门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严查骗保、挪用等违法行为,守护群众“养老钱”“保命钱”。

做好新时代的社会保障事业,必须坚持服务党和人民的工作大局,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提素质、优服务、抓扩面、防风险,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让社保服务更加精细化,更具创新性,不断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作用,一定能推动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持续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就职于峰峰矿区社会保障中心)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