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备受瞩目的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0日~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启幕。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年会汇聚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胃食管癌治疗领域成果颇丰,从胃食管癌晚期后线起步,逐步向前线推进。小
备受瞩目的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0日~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启幕。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年会汇聚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胃食管癌治疗领域成果颇丰,从胃食管癌晚期后线起步,逐步向前线推进。小编特此整理两项免疫治疗研究的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摘要号:4000
新辅助放化疗(CRT)后并手术的食管癌或胃食管交界癌(EC/GEJC)的辅助纳武利尤单抗治疗:CheckMate 577的总生存期(OS)的首批结果
背景
在中位随访24.4个月时,辅助纳武利尤单抗与安慰剂相比,在接受了新辅助CRT和术后具有残留病理疾病的切除EC/GEJC患者中显示出统计学显著且临床意义明确的无病生存期(DFS)改善,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这是全球Ⅲ期CheckMate 577研究(NCT02743494)的主要分析结果。我们报告了OS这一分层测试的次要终点的最终分析以及更长时间的DFS随访数据。
方法
接受新辅助CRT并具有病理残留的切除(R0)II/Ⅲ期EC/GEJC成人患者按2:1随机分配至每2周一次240 mg纳武利尤单抗或安慰剂,持续16周,随后每4周一次480 mg纳武利尤单抗或安慰剂。最大治疗持续时间为1年。主要终点是DFS,OS是次要终点,探索性终点包括安全性、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和后续系统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2)。
图1. CheckMate 577实验设计
结果
794例患者被随机分配(纳武利尤单抗组,N=532;安慰剂组,N=262)。中位随访78.3个月(60.1~96.6),辅助纳武利尤单抗继续显示比安慰剂有DFS获益(HR:0.76[95%CI:0.63~0.91])。
图2. 纳武利尤单抗组与安慰剂组的DFS
纳武利尤单抗组的中位OS数值上长于安慰剂组(51.7 vs. 35.3个月),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5[95.87%CI:0.70~1.04];P=0.1064)。纳武利尤单抗组与安慰剂组的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57% vs. 50%和46% vs. 41%。
纳武利尤单抗组与安慰剂组比,DMFS的临床意义改善得以维持。
图3. 纳武利尤单抗组与安慰剂组比,DMFS有临床意义的改善
PFS2有利于纳武利尤单抗组与安慰剂组(HR:0.81[95%CI:0.67~0.98])。在纳武利尤单抗组中,46%的患者接受了后续治疗,而安慰剂组为60%;5% vs. 15%接受了后续免疫治疗。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结论
研究发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在接受了新辅助CRT的切除EC/GEJC且有残留病理疾病的患者中,显示出持续的长期DFS获益和数值上的OS改善。随着更长时间的随访,辅助纳武利尤单抗的安全性特征仍然良好。这些结果进一步支持在该患者群体中使用辅助纳武利尤单抗。
摘要号:4001
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对比化疗在晚期、转移性胃食管腺癌中的疗效:Ⅲ期随机LEAP-015研究
背景
LEAP-015(NCT04662710)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Ⅲ期研究,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和化疗作为晚期/转移性胃食管腺癌一线治疗的效果。我们报告了LEAP-015的中期和最终分析结果。
方法
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患者)为未治疗的HER-2阴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食管腺癌患者,具有可测量疾病且ECOG PS评分为0~1。所有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接受帕博利珠单抗400 mg IV每6周一次(共2次)联合口服仑伐替尼8 mg每日一次及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CAPOX每3周一次共4次或mFOLFOX6每2周一次共6次),随后进行巩固治疗,即帕博利珠单抗400 mg每6周一次(最多16剂)加仑伐替尼20 mg每日一次(仅当8 mg耐受至少3周后),或者单独使用化疗(CAPOX或FOLFOX)。随机化按地区、ECOG PS评分和化疗选择分层。双重主要终点是PD-L1综合阳性分数(CPS)≥1的患者以及所有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根据RECISTv1.1标准由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和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PD-L1 CPS≥1的患者及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均依据RECISTv1.1标准由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以及所有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数据截止日期为2024年10月29日。
图4. LEAP-015试验设计
结果
共有880例患者被随机分组(78%的PD-L1 CPS≥1;75%为原发性胃癌),其中443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化疗,437例仅接受化疗。在PD-L1 CPS≥1的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32.2个月(19.0~41.7),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1.8个月(19.0~41.7)。
在中期分析时,对于PD-L1 CPS≥1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相比,P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 vs. 6.9个月;HR:0.75;95%CI:0.62~0.9;P=0.0012),24个月PFS分别为20% vs. 7%;在所有患者中也观察到类似趋势(中位数7.2 vs. 7.0个月;HR:0.78;95%CI:0.66~0.92;P=0.0019),24个月PFS为21% vs. 8%。
图5.两组间患者PFS
ORR方面,在PD-L1 CPS≥1的患者中,两组分别为59.5% vs. 45.4%,在所有患者中则为58.0% vs. 43.9%,两者P
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分别为98% vs. 92%,≥3级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 vs. 49%(5级不良事件分别为5% vs.
结论
在中期分析中,与传统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和化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食管癌患者的PFS和ORR。然而,在最终分析时,对于PD-L1 CPS≥1的患者,OS并未显示出明显改善。安全性特征与已知方案一致,但接受实验性治疗的患者组报告了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小结
2025年ASCO年会公布的两项免疫治疗相关研究为胃食管癌提供了重要突破。CheckMate 577研究表明,辅助纳武利尤单抗在接受了新辅助CRT的切除EC/GEJC且有残留病理疾病的患者中,显示出持续的长期DFS获益和数值上的OS改善。LEAP-015研究证实,与传统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和化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食管癌患者的PFS和ORR。这两项免疫治疗相关研究为晚期胃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策略,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未来,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更多免疫联合方案并探索生物标志物以精准筛选获益人群。
来源:巴哥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