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筑牢未成年人暑期安全防线,让安全意识融入成长点滴,近日,景洪市司法局勐养司法所联合镇平安法治办、团镇委走进辖区“初桔”志愿者托管班,以“知识讲授+互动体验+创意实践”的模式为孩子们送上一堂生动的暑期安全“必修课”。
为筑牢未成年人暑期安全防线,让安全意识融入成长点滴,近日,景洪市司法局勐养司法所联合镇平安法治办、团镇委走进辖区“初桔”志愿者托管班,以“知识讲授+互动体验+创意实践”的模式为孩子们送上一堂生动的暑期安全“必修课”。
小课堂藏大道理 安全知识“入脑”
勐养司法所普法志愿者化身“安全讲师”,通过图文并茂的PPT拆解交通规则、触电隐患、溺水风险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结合真实案例视频,直观展现“闯红灯的危险瞬间”“野外水域的隐藏陷阱”,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析“为何不能湿手碰插座”“溺水后如何正确呼救”。课程内容深入浅出,现场互动热烈,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吸引着孩子们认真聆听,在问答互动中逐渐明白“安全不是口号,而是日常习惯”。
手势舞传安全意 防护意识“入心”
“不下河不遛弯,马路中间不能窜;不玩火不玩电,不能用手触电扇……”欢快的旋律响起,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跳起安全手势舞。简单的手势配合朗朗上口的口诀,将“过马路左右看”“远离危险水域”等要点转化为肢体记忆。孩子们边跳边念,在欢声笑语中把安全规范刻进心里,真正实现“玩中学、学中记”。
职业榜样树信念 求助意识“扎根”
“遇到困难找警察,火灾报警拨119……”在职业认知环节,工作人员用故事讲解介绍警察、消防员、法官的职责。通过展示执法记录仪、消防头盔等装备,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安全守护者”的力量。当被问到“迷路了怎么办?”孩子们齐声回答“找警察叔叔”,对“谁能帮我”的认知更加清晰,求助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创意画绘安全梦 责任意识“萌芽”
一片树叶、几抹色彩,在孩子们手中变成“红绿灯”“救生圈”“消防车”。叶子创意画环节中,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对安全的理解:有的画“禁止下水”警示牌,有的画“消防员救人”场景。创作分享时,一名孩子说:“我画的是大家一起遵守规则,就不会受伤啦!”小小的画作里,藏着对安全的向往,更孕育着自我保护的责任意识。
此次活动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织密安全防护网,既传递了实用知识,更播下了“安全第一”的种子。勐养司法所将持续联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护“蕾”作用,让安全宣传更有温度、更有实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平安伞”。
来源:云南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