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闪迪宣布已与SK海力士签署一项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制定高带宽闪存 (High Bandwidth Flash,HBF) 规范。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希望标准化规范、定义技术要求,并探索构建HBF的技术生态系统。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日前,闪迪宣布已与SK海力士签署一项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制定高带宽闪存 (High Bandwidth Flash,HBF) 规范。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希望标准化规范、定义技术要求,并探索构建HBF的技术生态系统。
高带宽闪存(HBF)是一种专为 AI 领域设计的新型存储器架构。在设计上,HBF结合了3D NAND闪存和高带宽存储器(HBM)的特性,能更好地满足AI推理的需求。
HBF的堆叠设计类似于HBM,通过硅通孔(TSVS)将多个高性能闪存核心芯片堆看,连接到可并行访问闪存子阵列的逻辑芯片上。也就是基于 SanDisk的BICS 3D NAND 技术,采用CMOS直接键合到阵列(CBA)设计,将3D NAND存储阵列键合在I/0 芯片上。
HBF 打破了传统的 NAND 设计,实现了独立访问的存储器子阵列,超越了传统的多平面方法,这种设计提高了存储器的并行访问能力,从而提升了带宽和吞吐量。
HBF可匹配HBM的带宽,同时以相近的成本实现每个堆栈的容量比HBM高出8到16倍。HBF使用16个核心芯片,单堆栈容量可达512GB,8个HBF堆栈可实现 4TB的容量。
SK海力士作为全球HBM技术的领导者,在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产业链整合能力。其参与HBF标准制定将为这一新兴技术注入关键的行业经验,确保HBF与现有GPU、中介层及系统架构的无缝兼容。
闪迪则凭借在NAND闪存领域的创新积累,特别是其专有的BiCS NAND技术与晶圆键合工艺,为HBF提供了高密度、高可靠性的存储基础。双方通过优势互补,不仅加速了HBF从概念验证到商业化落地的进程,更致力于将其塑造为跨厂商的通用标准,避免技术碎片化风险。
根据合作计划,闪迪目标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首批HBF内存样品,并在2027年初实现搭载该技术的AI推理设备原型验证。这些设备预计将覆盖从手持终端到服务器的全场景应用,为边缘计算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灵活的内存扩展方案。
研究表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推理效率受限于内存容量与带宽的平衡难题,而HBF通过分层存储架构(如HBM+闪存混合堆栈)提供了全新思路。尽管NAND闪存的延迟高于DRAM,但其非易失性与高容量特性使其成为冷数据存储的理想选择,配合HBM处理热数据,可显著优化整体系统效率。
业界预计,HBF的标准化进程将加速异构内存堆栈的普及,使DRAM、闪存乃至新型持久内存能够在AI加速器中共存,最终赋能下一代计算架构突破内存墙限制,迎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来源:核芯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