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上海书展华东师大出版社特别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丰子恺漫画回顾展”,复刻多幅丰子恺珍贵漫画、展出多种抗战时期书刊原件、现场体验丰子恺漫画丝网印刷,生动再现丰子恺以笔为戈的抗战历程,深度还原一代艺术大师八年流徙中的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年上海书展华东师大出版社特别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丰子恺漫画回顾展”,复刻多幅丰子恺珍贵漫画、展出多种抗战时期书刊原件、现场体验丰子恺漫画丝网印刷,生动再现丰子恺以笔为戈的抗战历程,深度还原一代艺术大师八年流徙中的文化抗战史诗。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丰子恺漫画回顾展
抗日战争时期,丰子恺携家人踏上颠沛流离的逃难之路,辗转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地。逃难期间,他始终以画笔为抗敌武器,创作了多幅题材各异的漫画作品,用生动的画面揭露日军暴行,同情民众的苦难,传递人民的抗争精神。与此同时,他鼓励民众以文字和艺术为号角投身救亡运动。他积极参与当地文化团体活动,通过演讲、义卖画作等方式募集资金支援抗战,以文人的坚韧践行着爱国担当。
丰子恺先生曾经写道:“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特举办此次回顾展,铭记过去,方能砥砺前行创未来。
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发条已断翁不倒》
《发条已断翁不倒》作于1945年8月。在这幅画中,他把日本侵略的战车比喻为一辆儿童玩具车辆,而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便是发条断了,再也不能横冲直撞了;他把中国比喻为不倒翁,这个不倒翁可以历尽任何艰难而永远屹立!
对于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与日本人的无条件投降,丰先生在1944年中秋便已填词《贺新凉》,预言:“幸联军痛饮黄龙,快到时候。来日盟机千万架,扫荡中原暴寇。便还我河山依旧。”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有一次,丰子恺去访问一位当医生的朋友,走进那人的书室,看见案上供着一瓶莲花,花瓶的样子很别致,再细看,原来是一枚尺把长的炮弹壳!丰先生大吃一惊,却又如获至宝地欣赏起来:这别致的形象、丰富而深刻的含义,作为绘画题材是再好不过了。
丰先生是在1940年画出《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他十分喜爱这幅画:主体为一枚炮弹壳,插着莲花与莲花叶,炮弹壳前是一对小泥人。
《警报中》
桂林七星岩,现在是一个有名的旅游景点。早在隋唐时期,七星岩景区的名称是栖霞洞。抗战时期每遇轰炸警报响起,丰子恺先生就要到七星岩去逃警报,他在填写的《望江南》中这样写道:逃难也,逃到桂江西。独秀峰前谈艺术,七星岩下躲飞机,何日更东归。
以五寸不烂之笔来抗战
抗战期间,丰子恺在汉口积极宣传抗日。那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还创办了会报《抗战文艺》,编辑委员会共有三十三人,丰子恺是其中之一,《抗战文艺》的刊名也是丰子恺题写的。丰子恺还在《抗战文艺》上发表宣传抗战的绘画作品,《君到前线去,寄语我儿郎,若非打胜仗,不得还家乡》《大哥同小弟,一马两人骑,马上抬头看,空军杀敌归》等。
《流离图》
丰子恺先生在《流离图》上题有诗句:“豺虎入中原,万人皆失所。但得除民害,不惜流离苦。”这个画面,几乎就是丰子恺全家逃难途中的写照,在画中可以找到丰家及其一同出逃的亲属的身影。走在最前面的也许是亲属章桂,第三、第四个人像丰先生的岳母方宝珍和夫人徐力民,殿后的当然就是丰先生了。
丰先生的《流离图》画面上表现的是“万人皆失所”的场面,远还没有达到“流离苦”的那种紧张和凄惨。这幅画画于汉口,在接下来从宜山到贵州的路途中,道路崎岖交通阻滞,丰先生一家历尽千辛万苦才抵达贵州遵义。
抗战歌曲
抗战时期,丰先生身体力行,他和立达学园时期的学生萧而化一起,创作抗战歌曲,在《文艺阵地》上发表《我们四百兆人》和《幼女之愿》等抗战歌曲。
丰先生重视音乐在抗日战争时期振奋精神的作用,他发表的抗战漫画有不少与音乐有关,这两幅《战争与音乐》便是其中的代表。在抗美援朝时期,丰先生的二儿子丰元草当兵参军,也是当了宣传队的文艺兵。
《仁者无敌歌》
1938年1月8日,丰子恺率家人一路逃难来到江西萍乡。在这里,丰先生画下了这幅《仁者无敌歌》。这幅画上的题诗是丰先生自己写的:
东邻有小国,其地实寒微。幸傍大中华,犹得借光辉。
初通霸国术,遂尔图杀羿。飞机兼炮火,杀人复掠地。
思以非人道,胁我神明裔。岂知中华民,万众一心齐。
群起卫社稷,抗战为正义。胜暴当以仁,不在兵甲利。
仁者本无敌,哀哉小东夷。
丰子恺一向主张“仁能克暴”,并坚信:“虽有炸弹猖獗,最后胜利一定是我的!”
《路转峰回》
我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一扇“时间之门”,马车即将从1944年跨进1945年。丰子恺在1944年中秋所填“贺新凉”中就曾这样预言:“故园焦土蹂躏后。幸联军痛饮黄龙,快到时候。来日盟机千万架,扫荡中原暴寇。便还我河山依旧。”不到一年日本人果然投降,这便是抗日战争的路转峰回。
用漫画艺术激发抗战斗志
抗日战争前后时期,丰先生有不少漫画都有一个“看看之外又可以想想”的地方,丰先生还特意用文字予以强调。从这里刊载的一组漫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主线:在《所欲有甚于生者》中我们看到的是不顾安危斩除毒蛇夺取胜利的“雪耻、救国、自由、平等”;在《团结之力》中是联合起来抵御恶狗的“外辱”与“侵略”;在《看谁放得高》中是“和平”“胜利”的气球高高飞起;在《众擎易举》中是众志成城下的“天下太平”。通过这些嵌在画面中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的已不是平日里儒雅的漫画家丰先生,而是一位手握五尺不烂之笔的斗士:他积极投身抗日战争的各种宣传活动之中,他饱含激情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用通俗易懂而又雅俗共赏的漫画艺术,来激发人民大众顽强抗战的斗志。用丰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抗争而活是羞耻的,不抗争而死是怯弱的;抗争而活是光荣的,抗争而死也是甘心的。”
抗战时期书刊原件
《文艺阵地》
1937年7月22日,丰子恺画下《是可忍,孰不可忍》,刊登在1937年8月的《宇宙风》。
1937年10月,丰子恺发表战事四题画《难民闻捷报》《饱受飞机惊》《此脚犹虐杀无辜之炸弹也》《难民之梦》。
《抗战文艺》1938年3月,丰子恺在汉口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创办《抗战文艺》。他是33位编委之一,还为《抗战文艺》题写刊名,并发表《君到前线去,寄语我儿郎。若非打胜仗,不得还家乡》等漫画。
《漫文漫画》丰子恺一生“素无日记”,只是在抗战逃难最危难的这段时间,丰子恺写下《教师日记》,记录下这段最艰难时期,丰子恺率全家辗转逃难的经历:他们经历了无以为家,躲避轰炸,以及家人失散又团聚的焦虑与欢乐。
《周报》早期的《周报》上,封面漫画大多为丰子恺所作。此外,丰子恺与郭沫若、茅盾、傅雷、巴金等文化名人一起,为《周报》撰稿。《周报》于1945年9月创刊,是抗战胜利后上海最早问世的进步刊物。
推荐阅读
《丰子恺漫画课:读懂外公的画》(全二册)
丰子恺 绘
杨子耘 杨朝婴 编著
978-7-5760-5462-0
88.00元
一代文艺大家丰子恺先生的外孙杨子耘、外孙女杨朝婴,也即丰先生长女丰陈宝(漫画中的“阿宝”)的长子和长女,从丰先生七千余幅漫画作品中,精选出不常见的子恺漫画、不太容易看懂的漫画、画面背后有故事的漫画,以及与家人、亲朋好友有关的漫画,分为六编:读诗词典故、读插画艺术、读战乱诸相、读人间世态、读儿童故事、读亲友轶事,并撰文谈漫画和画后的故事,谈家人和亲情,娓娓道来,深情款款。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虽然明白易懂、老少皆宜,但这些富有诗意的漫画作品,只有细心品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奥妙。
《丰子恺家塾课:外公教我学诗词》(全二册)
丰子恺 绘 宋菲君 著
李远达 高树伟 评注
林嵩 审校
978-7-5760-1563-8
98.00元
宋菲君先生是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的大外孙。他从小和外公一起生活,是和丰子恺相处最久的孙辈,也是受丰子恺影响最大的儿孙之一。本书详细记录了宋菲君儿时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外公丰子恺具有特色的家庭教育——“课儿”(私塾课),丰子恺先生亲自为儿孙讲解中国古典文学,辅导他们学习外语。“课儿”的特点是“养成教育”,旨在提高孩子们的素质和修养。书中除了回忆场景外,还配有丰子恺先生的插画以及古诗词注释,在纸本上真实还原当年丰家的私塾课。一首诗词,一幅漫画;一段轶事,一片真情;一个年代,一种人生。让我们在诗词和漫画中领略那尘封的丰家私塾课。
《护生画集》(全六册)
丰子恺 画
弘一法师 叶恭绰 朱幼兰 书
978-7-5760-5405-7
148.00元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一生中最重要的漫画作品。遵弘一法师嘱,从1929年弘一法师50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法师年龄同长。画集从开始作画到全部完成,长达46年。分为六本,共450幅作品。
《爸爸的画》(套装全三册)
丰子恺 绘
丰陈宝 丰一吟 著
978-7-5675-3250-2
117.00元
本书荣获2015年度文津图书奖、桂冠童书奖。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的。陈宝与一吟先生,在六十年沧桑之后,以温馨亲切的文字,从头细数儿时旧事,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心动。丰先生漫画,又多以古诗文意境入画者,陈宝、一吟先生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以原诗词为画演绎,既为画作点睛,又使读者在读画的同时得到了古典文学的涵咏。
《开明国语读本》
叶圣陶 撰
丰子恺 绘
《开明国语读本》是一套少儿国语读本,内容以幼童、儿童和少年的生活为中心,涉及方方面面。为了引起少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叶圣陶先生不仅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少儿口吻的语气撰写内容,而且与丰子恺先生一同将图画和文字有机编排,一改语文课本枯燥呆板的弊病。
这套图文并茂、朗朗上口的百年老课本图画与文字有机配合,书中的文字能引导孩子亲近和学习经典、优美的母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书中的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少儿的想象,涵养少儿的美感。
华东师大出版社
上海书展逛展攻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上海书展20+1种重磅好书抢先看!
2025上海书展 | 华东师大出版社7天23场线下文化活动,你想要的作家、学者、大咖我们都有!
2025上海书展 | 华东师大出版社7天18场线上直播,速速点赞预约!
智享无界,学筑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上海书展亮点一览
2025上海书展 | 今日开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逛展攻略,快来收藏!
期待相遇!
制作:陈文霞
你在看我吗?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