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有奇效?多名院士发现:若是经常吃西瓜,这5个好处不请自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10:26 2

摘要:盛夏的傍晚,街边吆喝声此起彼伏,红瓤西瓜被切开的那一刻,汁水汩汩流出,像是给燥热的空气也打了一针清凉。

盛夏的傍晚,街边吆喝声此起彼伏,红瓤西瓜被切开的那一刻,汁水汩汩流出,像是给燥热的空气也打了一针清凉。

可这个看似日常的水果,真只是解渴降温这么简单?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接连指出,经常吃西瓜,对身体竟然有着意想不到的保护效应。

确实,不只是“好吃”这么肤浅,它在生理、代谢、心血管多个层面都有实打实的作用,甚至连多位中科院院士都在多个场合强调过它的价值。

1.炎热夏季,西瓜不只是“解暑神器”

西瓜含水量高达92%以上,这点大家都知道。但它的“解暑”能力,并不止于补水。

研究发现,脱水初期,体内钠钾电解质失衡是导致头晕、乏力、甚至中暑的关键诱因。

西瓜恰好富含钾离子,适量摄入,不仅能补充流失的水分,还能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减轻因高温造成的身体不适。尤其对户外工作者和老年人来说,哪怕只是每天吃上一小块西瓜,都可能比单纯喝水更有效防止中暑。

2.你没看错,西瓜也能“养血管”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在35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问题越来越常见。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曾进行过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连续6周摄入西瓜提取物的中老年受试者,其舒张压和收缩压平均下降了约7%。

这背后是一种叫做瓜氨酸的非必需氨基酸,它在体内能转化为一氧化氮,帮助血管舒张、减轻血管壁压力。比起吃补充剂那种生硬方式,吃西瓜显然更天然、更容易坚持。

3.血糖控制,西瓜其实不“惹事”

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西瓜敬而远之,担心“太甜”,怕血糖飙升。西瓜的升糖指数确实偏高,但它的“升糖负荷”很低。

什么意思?

就是它虽然升糖快,但糖分含量并没有那么高,100克西瓜的碳水化合物只有大约7克,远低于香蕉葡萄。只要控制好食用量,比如每次不超过200克,基本不会对血糖造成剧烈波动。更何况,它不含脂肪,热量低,吃起来解馋又不容易发胖,倒是比不少“无糖蛋糕”靠谱多了。

4.利尿消肿,西瓜是“天然排水剂”

孕期水肿、久坐下肢浮肿、肝肾功能波动……这些常见症状,很多时候都跟体内水分代谢失衡有关。

西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钾盐和一种叫三羟基丁酸的代谢物,可以促进尿液排出,缓解水肿现象。

尤其对孕妇来说,吃西瓜比吃利尿剂更安全,几乎没有副作用。前提是不过量,适度摄入。一天吃半个西瓜,可能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5.抗氧化、抗炎,西瓜悄悄在保护你的细胞

说到抗氧化,大家熟的无非就是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这些。但别忽略了西瓜中的番茄红素,它的含量甚至超过了番茄。

番茄红素是一种脂溶性的类胡萝卜素,能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降低慢性炎症水平。长期的细胞炎症,是很多慢性病的诱因,比如癌症、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等。

换句话说,吃西瓜不仅让你当下舒服,可能还在悄悄改变你未来十年的健康轨迹。

西瓜这点“甜”,藏着不少门道

有意思的是,西瓜的甜味并不只靠果糖,它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和蔗糖,而且比例会随着成熟度而变化。

完全成熟的西瓜,果糖含量高,甜味柔和;未成熟的西瓜则可能偏酸。糖尿病人要吃,就选八分熟、不过熟的,甜度更平衡,升糖更温和。

冷藏后的西瓜,口感虽好,但对肠胃功能较弱、尤其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反而容易引起腹泻、胃痛。吃的时候最好放室温回温一会儿。

一些被忽视的“小聪明吃法”

除了直接吃,西瓜皮其实也大有学问。中医里称之为“西瓜翠衣”,性寒,有清热利湿、退黄消肿的作用。

现代研究也发现,西瓜皮中含有丰富的皂苷类物质和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炒着吃、煮汤、腌渍,都是不错的方式。尤其在南方农村,不少家庭夏天都会将西瓜皮晒干,留作清热退火的食材,实用又节俭。

为什么越来越多权威专家站西瓜“这边”?

不只是国内专家认可,国际营养学界对西瓜的研究也越来越集中。

《营养学前沿》期刊曾发表综述,明确指出西瓜在心血管保护、运动恢复、肠道健康等多个方面的潜力。而在国内,像钟南山院士、陈君石院士等在不同场合都提到过饮食结构中“低脂、高纤、适当果蔬”的重要性,西瓜正好契合其中大部分要求。

它热量不高,膳食纤维适中,水分充足,是非常适合现代人饮食结构调整的理想选择。

有些人群,吃西瓜也得“悠着点”

虽然西瓜好处多,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敞开吃”。

比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体内钾离子代谢能力下降,若摄入过多,可能诱发高钾血症,进而导致心律异常。再比如腹泻频繁、有慢性胃炎、脾胃虚寒的人,吃太多凉性水果也容易加重症状。

对这些人来说,西瓜可以吃,但最好少量、常温、饭后一点再吃。

生活里的一点体验与思考

小时候吃西瓜,讲究“坐在门口吃”,汁水滴到地上也没人管,反而是种幸福的“放纵”。那时候哪知道什么瓜氨酸、番茄红素,甚至不知道吃多了会上火。

可如今再吃这口甜,倒多了些思量:它能不能帮爸妈降降血压?能不能替代夜宵让自己少长点肚腩?

日子久了才发现,健康从不是大张旗鼓的选择,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像是每天的午后那一小块西瓜,清凉、微甜、不多不少,刚刚好。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瑞,李婷,刘伟.西瓜中瓜氨酸含量及其对血压的影响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12):56-61.

[2]王文君,黄雪婷,赵建峰.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4,36(03):278-284.

[3]侯晓彦,杜志勇.水果摄入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3,31(07):523-528.

来源:刘医师科普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