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很热,不是奇迹,是文艺圈好像出正常人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5 10:42 2

摘要:8月12日,电影《南京照相馆》宣布延长上映到9月24日。该片票房已经突破了22亿。这是什么概念?整个暑期档总票房才刚突破30亿。

812日,电影《南京照相馆》宣布延长上映到924日。该片票房已经突破了22亿。这是什么概念?整个暑期档总票房才刚突破30亿。

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跌入深谷,2024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25亿,票房规模和观影人次都同比减少了20%以上,倒退十年,一举退回到2015年的水平。

一些“行业资深人士”开始喊,是经济通缩、全社会消费降级,是短视频的可怕杀伤力,是中国年轻人已经不爱看电影了!

总之,电影票房低,是中国经济不行,是时代的阻力,是中国观众有问题。

2025年春节档,《哪吒2》创下150多亿的票房纪录,《唐探1900》也拿到了36亿票房。有些人仍然嘴硬,说《哪吒2》只是一时运气,是“市场破坏者”,《唐探1900》只是IP转化,不能说明问题。

尤其是在春节档过后,中国电影市场又回归了寒冬。4月,国内电影市场单月票房只有11亿元,比2017年降低了74%。被寄予厚望的五一档仅有7.47亿总票房,比2024年下降了51.1%!

直到《南京照相馆》横空出世。

《南京照相馆》上映时暑期档已经过半,几乎没有怎么造势,刚上映时悄无声息,但即便如此,依旧强势逆袭,大量观众看完电影就变成“自来水”,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发消息、写推荐、主动“安利”。

《南京照相馆》好在哪里?

这是一部符合中国观众三观,以中国价值观为内核的电影。

不像同题材的《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一定要塑造日军的“人性闪光”的形象,混淆施暴者与被害人的正义逻辑!

这种问题不仅中国电影有,其他国家也有。

俄罗斯2013年的电影《斯大林格勒》,普鲁士贵族出生的德国军官与长相酷似妻子的苏联妇女在战火中相爱,控诉战争的残酷,而非纳粹德国的无情。

俄罗斯人看了也难受。

《英国病人》同样如此,投降、泄密……

但人性光辉,真爱至上,国家民族都不重要。

这对英国人也是思想冲击。

还有美国、伊朗、东欧的大批电影……

为什么电影要这么拍?

因为符合新自由主义的要求!

大萧条、二战和冷战,使美西方各国干预经济成为常态,甚至出现向福利国家发展的趋势。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通胀,这种趋势被彻底打断。美西方上层开始重建资本积累的条件并恢复经济精英的权力。

于是,强烈反对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出现了。

新自由主义试图将一切都金融化,实际是金融资本希望不仅掌控其他一切经济领域,而且掌控国家机器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在思想上,新自由主义强调绝对个人主义、私有化和自由化,在整体经济政策上转向为资本更加开放。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根据葛兰西的“语言霸权理论”,新自由主义通过建立“常识”,绕开判断力,凭借惯性和文化偏见极大的歪曲、模糊或者掩盖真实问题。

比如在美国精英嘴里的“自由”。

新自由主义不解决问题,不会正面彻底迎击事实问题,而是去强调一些分支性的,多样性的问题,通过模糊化,复杂化的方式去进行解构,最终将人原子化,从国家、民族、群体、家庭等一切可能的干预中分离出来!

而电影,就是传播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最佳工具。

“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曾经说过,“美国电影,在保证利润的基础上,向世界传播美国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其最高使命。”

法国哲学家福柯则把电影定义为“大众记忆的编码装置”,认为它可以通过叙事与画面来抹除或重塑大众对历史的理解。

而对电影导演来说,得到美西方电影工业体系的认可(媒体赞誉、电影节奖项和发行票房),就是最大的奖赏。

哪个导演不想获奖成为国际大导演?

哪个导演不想成功将版权高价卖出去?

中国国内的电影票房分账,长期不如海外的艺术院线票房收入。

奥斯卡规定,没有女性觉醒、不搞LGBT、没有黑人、没有人性光辉都不能参选,必须体现出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那想要“国际化”的导演们会拍什么,就很明白了!

但这套东西已经不灵了!

而且不只是在中国市场,在美国,在全球同样如此。

漫威的政治正确超级英雄电影不好卖了,拯救拐卖儿童的《自由之声》卖爆了!

因为全球化逆转了,现在还入冬了!

特朗普都第二次上台了!

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已经让社会撕裂、原子化到了一定地步,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开始意识到,如果继续做沉默的大多数,那些极其正常的价值观,“爱国主义”“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民族自信”都会被动摇。

于是,大众不再沉默,开始用尽一切机会去呐喊,用行动投票,发自内心维护心中正确的价值观。

《南京照相馆》的导演申奥说:“电影不仅有文化属性、娱乐属性,还有文献属性。我作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端正历史观,并不是要把观众拉进电影院教育一番,更大的作用是让观众对这段历史感兴趣”。

编剧张珂说:“现在国际舆论上,有很多声音在美化当年丑恶的历史,在消解二战的叙事,所以我们在创作这部片子的时候就已经在讨论,要争夺二战叙事的话语权。”

而转发采访最高赞的评论居然是——文艺圈好像出正常人了!

可见新自由主义渗透之凶猛。

电影,作为最具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现在想要卖得好,首先就是要定好三观,把握住民族主体性。

中国导演和投资中国电影的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大人,时代变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来源:宋鸿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