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4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局长吕哲做客深圳新闻广播《民心桥》节目。节目中,他介绍了如何申报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需要经过哪些发展路径?有哪些支持政策?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走上资本市场的“快车道”?
8月14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局长吕哲做客深圳新闻广播《民心桥》节目。节目中,他介绍了如何申报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需要经过哪些发展路径?有哪些支持政策?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走上资本市场的“快车道”?
《民心桥》节目现场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强等特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深圳的中小企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呈现创业活力足、创新动力强、领军企业多和发展质量高的特点。
吕哲介绍:“截至目前,深圳已累计培育出创新型中小企业2.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5万家、‘小巨人’企业1025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06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梯队,这些企业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我们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经连续两年增量位居全国城市的第一位。”
《民心桥》节目现场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承上启下关键阶段,下一步发展方向,就是成长为更具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或制造业的单项冠军,直到登陆资本市场,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吕哲介绍:
“今年初,我们牵头制定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推动建立‘精准识别—梯度培育—生态赋能’的全链条培育服务体系,推动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培育库。我们正在会同金融部门实施‘星耀鹏城’上市培育提升计划,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深圳初创企业从设立到上市的平均年限为13年,比全国平均速度快1年多,部分企业甚至大幅缩短至6-10年。”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深圳在AI赋能企业服务工作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呢?
吕哲介绍,“深i企”平台累计注册市场主体已突破380万家,正通过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资源配置体系,努力实现“AI+企服”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系统:
“目前围绕着找政策、找资金、找空间、找人才、找技术、找服务、找市场等七大领域做好要素保障,来支持我们深圳的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我们也打造了7*24小时的虚拟数字人,我们每个深圳的企业未来都会在‘深i企’拥有一个自己的企服专员,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也希望我们广大的中小企业多使用这个虚拟的企服专员,你问得越多,你的语料越多,它就更了解你的企业,也可以更精准地匹配政策的资源来支持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目的就是来解决信息错配和资源保障缺失的痛点难点的问题。”
记者:潘家玉
来源:深圳电台新闻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