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纵容孩子攀爬博物馆标本?律师:情节较重的最高可拘十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12:30 2

摘要: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微信群中看到一段10秒左右的视频,该视频拍摄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热门项目“非洲大草原”多媒体展区。有近10名孩子擅自翻越围栏,进入标本展示区嬉戏玩耍。有家长鼓励孩子将较小的狮子标本抱在手上拍照,甚至还有一个小男孩直接骑上了一头成年狮子标本。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微信群中看到一段10秒左右的视频,该视频拍摄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热门项目“非洲大草原”多媒体展区。有近10名孩子擅自翻越围栏,进入标本展示区嬉戏玩耍。有家长鼓励孩子将较小的狮子标本抱在手上拍照,甚至还有一个小男孩直接骑上了一头成年狮子标本。

图源:网络

对此,有媒体记者走访该博物馆,在B2层“非洲大草原”多媒体秀的出口处,找到了视频的拍摄位置。记者发现,为让互动体验更真实,该场馆为半开放式布展,所有标本都未配有保护罩,仅在外围设置了到成年人腰部的木质栏杆。对于身高1米左右的小朋友来说,想要翻越栏杆还得有家长的助力。事发的狮子展台贴满了“请勿触摸攀爬”的提示语,数量有26张之多。即便如此,现场依旧有家长鼓励孩子与标本“亲密接触”,引得标本不断摇晃。

这段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了不少网友热议。许多网友对这种行为都很是反感,认为这些标本不应该被轻易触摸。还有网友表示,这“熊孩子”和“熊家长”不守规矩,都该管管了……

图源:网络

法治网记者注意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已在官网的参观须知中明确提示游客,应爱护公共设施,避免与标本、模型的亲密接触。展区各处和重点展品周围也张贴有相关标识,提示文明参观。

图源:上海自然博物馆官网

目前正值暑期,馆方表示已加大展区重点区域巡查力度和频次,也诚挚呼吁大家:严格遵守参观秩序,勿跨越围栏、勿触碰标本,主动劝阻身边的不文明行为。

游客在博物馆里触碰损坏标本,是否属于违法行为?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伟律师表示,如果是博物馆的展品遭受损坏,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如果相关行为人的行为,对于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可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家长鼓励孩子实施不文明行为,是否也需承担相应的监护责任?李大伟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监护职责。如果家长鼓励孩子触碰标本展品,实际上是在疏忽其监护职责,这违反了法律规定,家长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暑期旅游热潮来袭,全国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然而,伴随人流激增,一些博物馆内的不文明行为也随之显现。

此前,安徽临泉县博物馆曝光不文明行为,指出部分馆内存在脱鞋、随意躺卧、损坏展览模具等现象。

图源:网络

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也曾披露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有人存在喧哗嬉闹、违规饮食。馆方表示,针对个别不文明行为,将进一步加强管理,除了在显眼位置增加更多文明提示标识外,还会增派人手加强巡逻,及时发现并劝阻不文明行为。

针对暑期参观博物馆的不文明现象,李大伟建议参观者应始终遵守博物馆的相关规定,尊重工作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高客流的时段,游客要有更多耐心,排队参观,不做出过激或不文明行为。如果带着孩子参观,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文明教育,教导孩子不能随意触碰展品,了解展品的保护价值。同时家长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不能纵容孩子的不文明行为。

同时,李大伟建议博物馆应确保标本的保护措施到位,针对身高较矮的儿童游客,可以加装适当的高护栏、透明保护罩等设施。对于可移动的标本,应考虑增加锁定或防护装置,避免游客随意触碰。

博物馆应在显眼位置张贴法律条款和文化保护的相关知识,加强游客对展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可以通过电子屏幕播放相关的法律条文,或者在展览中融入有关展品保护的教育内容。

“此外,对不文明行为应进行处罚,尤其是对损坏标本的行为,博物馆应追究其责任,依法追讨赔偿。”李大伟说。

来源:开封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