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场解约,撕成2亿级“跨平台流量套利”?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14:42 1

摘要:两个小时后,热搜第一,阅读量8.2亿。第二天下午三点,她打开抖音直播,不开打赏、不挂购物车,六十分钟里2557万人涌进来听她说话。

(文/周远方 编辑/周毅)

01 72小时,一条抛物线

8月2日晚上八点,赵露思在微博写下长文,控诉银河酷娱“划走205万收益、长期冷暴力”。

两个小时后,热搜第一,阅读量8.2亿。第二天下午三点,她打开抖音直播,不开打赏、不挂购物车,六十分钟里2557万人涌进来听她说话。

晚上九点,她又出现在小红书,五天里连开四场“吃播式”陪伴直播,涨粉两百万,一举成为站内首位两千万粉艺人。

短短七十二小时,她把自己的危机写成了可复制的手册。

赵露思发文控诉经纪公司 新浪微博

02 顶流小花、错位共情与流量放大器

赵露思是谁?1998年11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毕业于中国台湾明道大学,是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歌手,现隶属于银河酷娱经纪公司。她最初因在网络上分享生活日常而走红,成为初代网红,2016年以综艺《火星情报局第二季》“中级特工”身份正式出道。

在2025年8月这场“解约风波”爆发之前,赵露思在行业里的坐标可以用三句话概括:

商业价值:微博商业价值榜前十,和赵丽颖、杨幂、杨紫并排;德塔文的景气指数峰值飙过2.5,被盖章“95后头部小花”。

公司地位:银河酷娱内部财报直言她是“唯一顶流”,一个人贡献了集团八成以上的收入——名副其实的“一人公司”。

平台画像:抖音4000万+、小红书2000万+粉丝,女性占比七成、18–34岁占六成——品牌最想锁定的“高客单、高复购、高传播”人群。

正是这张“顶流履历”与她在直播中塑造的“底层打工人受害者”形象,构成了肉眼可见的错位:

她面对的是经纪公司,最坏结果不过是换东家;而大多数打工人面对的是老板和算法,最坏结果是断供失业。

偏偏这种错位,让“208万日薪也受欺负”具备了戏剧性的反差——大众心理迅速从“她那么惨”滑向“那我岂不是更惨”,高势能个体的受害叙事瞬间变成跨阶层共情的放大器。

03 内行门道,跨平台套利的教科书式案例

今年5月,贵州大学韩依恋在2.3万字论文《跨平台内容生产与电商营销协同机制研究》里,把抖音、小红书、微信、淘宝四端拆成了“钩子—信任—成交—复购”的连续漏斗。

论文给出的模型只有一页,却像一张藏宝图:

·抖音:15秒钩子+冲动闭环

·小红书:深度种草+高客单女性

·

·淘宝直播:实时收割+促销

赵露思没有背这份公式,却把每一步都踩得精准。

第一步,她在抖音用顶流声量买下最便宜的曝光:十五秒金句切片、热搜霸榜,全是“前三秒抓眼”的钩子,成本几乎为零,却在一夜之间把“208万日薪也受欺负”的冲突铺满全网。

第二步,她无缝转场小红书,当晚的场观只有两百四十万,却九成以上都是18-24 岁的女生,一句“去小红书搜赵露思看完整版”完成了精准导流,流量第一次升值:从看热闹变成“我愿意信她”。

第三步,她在小红书用吃播直播不卖货却句句带货,葛根茶、豌杂面、百元国货彩妆全部断货,长图文笔记加实时陪伴把“甜妹”人设升级为“电子女友”,信任第二次升值:从信到买。

第四步,小红书话题#赵露思同款葛根茶#杀回抖音热榜,搜索量暴涨,品牌月销翻十倍,情绪第三次升值:从买到再传播。

四步走完,论文里的模型被她跑成了一条现金流:顶流声量、高信任人群、高客单成交、二次放大,错位共情被拆成了一张现金流说明书。

赵露思同款葛根茶 抖音

04 从“去明星”到“押顶流”,小红书的初心在不在?

比赵露思团队的打法更值得观察的,是这次事件,是否能看作某种风向标。

如果把时钟拨回两年前,小红书还在公开喊话:“别忘了自己姓什么。”

2023年《晚点 LatePost》的一篇封面报道记录了平台的铁律:算法和人工双重降权,明星、头部博主、争议人物一律靠边站,理由是——“防止社区被大V流量吞噬”。创始人瞿芳把话说得更直白:UGC才是小红书的根。

当时,这套“去中心化”叙事与2024年《创作者趋势报告》里的数字遥相呼应:90%内容来自素人,Slogan也从“你的生活指南”升级为“你的生活兴趣社区”。一句话,小红书想做的,是放大普通人的烟火气,而不是镁光灯下的特写。

然而,2025年8月的同一套算法,却把镁光灯打到了最刺眼的位置——赵露思。

· 官方账号“巨星薯”罕见地连发长图庆贺,“直播薯”甚至为她被关注而“昭告天下”;

· 首页双列信息流里,她的名字以平均每小时一次的频率刷新;

· 热搜榜前十,赵露思相关词条一度独占其四;

· 更夸张的是,平台把她的直播回放直接钉在发现页48小时,等同于给了一场“永不落幕”的开屏广告。

这套组合拳,与她身上“明星+头部博主+争议人物”的三重标签恰好撞个正着——如果按照两年前的标准,她应该被“人工降权”才对。如今,却被捧成了站内首个、也是唯一破2000万粉丝的“顶流”。

“巨星薯”发图庆贺 小红书

于是,评论区最先反噬。

“赵露思要注销微博”冲上小红书热榜第一,高赞评论却是:“啥时候注销小红书?”——这句戏谑,把平台最怕听到的“微博化”标签贴得结结实实。

再往前看,董洁、李诞、章小蕙的前车之鉴犹在:明星流量带来的GMV峰值,终究没能跑赢社区氛围的折旧曲线。

但商业化的时钟比初心更响。DAU破3亿之后,小红书需要新的故事:它把“去明星”的旧旗帜悄悄卷起,换上了“押顶流”的新剧本。赵露思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平台的摇摆——不是初心不想守,只是增长和营收更急迫。

于是,抖音与小红书都没有掀桌子,只是用三条暗线完成了心照不宣的“太极外交”。

规则层,抖音端行业监测显示赵露思后续直播的推荐占比明显下降,但官方既未承认降权,也未关闭热搜入口;小红书端,运营对外仍喊“算法自然推荐”,品牌方却透露曾口头承诺“可跨平台”,合同里却找不到GMV对赌字样,明星因此敢把重资产先留在这里。

资源层,抖音只给热点位,不给留存位:热搜、直播广场全开绿灯,Dou+、二创合集一律不追加,一次性把峰值流量送到小红书;小红书则在蓄水期把直播回放挂在发现页置顶四十八小时,话题#露思同款清单#被做成官方页,让商家自愿认领,平台既收广告费又规避“硬捧”争议。

叙事层,抖音把事件包装成“全民共情”的社会议题,弱化导流细节,突出“公共讨论场”;小红书则用“电子女友”“自习室BGM”把明星危机翻译成“生活方式陪伴”,顺势把势能嫁接到社区调性。

一句话:在抖音上点燃烟花,在小红书里收拢火种,多方各取所需。

赵露思直播截图 小红书

05 尾声:烟花散尽,火种归谁?

热搜在第四天跌出前十,葛根茶GMV最终定格在2300万元,#赵露思同款#的话题浏览量停在3.8亿。

没有新的微博简介、没有剪影头像,也没有手写卡片——所有可见的变化,只是她的小红书主页已悄悄去掉“银河酷娱MCN”的标识。

而这场看似双赢的流量战役,却在后续的助农直播插曲中暴露出更复杂的博弈与风险。

多场小红书直播中,赵露思分享一款Aaaaapple品牌的苹果干和苹果汁。该品牌关联公司延安小小的果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曾在其社交平台发布过一张“助农大使”证书。

但网友很快发现,赵露思带货的苹果汁价格高于同类产品约三倍以上,售价高达10元一罐,质疑其“低价收果、高价卖货”,并非真正助农。

8月13日,“赵露思,苹果汁价格”“赵露思陷假助农风波”等多条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甚至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注意,着手介入调查。

此时,观众继续“吃瓜”,小红书选择沉默,银河酷娱则默默收回了“赵露思全国后援会”等多个粉丝账号的权限。就像台风过境后,最先撤离的永远是那些搭建舞台的人。

下一次再有顶流撕合约,流程大概率仍是72小时的舆论拉锯,而非一键完成。

错位共情像一场快闪,情绪在结账页面被精准回收。流量不是烟花,而是一把火种——有人用它照明,有人用它取暖,也有人预备点燃下一场烟火。

来源:kk是2个字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