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突围:三伍微与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共生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5 21:38 1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初,晋江以 “三来一补” 为起点叩响改革开放之门,四十余年淬炼出30余万家市场主体,构筑起鞋服(超3000亿)、纺织(超1000亿)、食品与建材(各超800亿)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的标杆样本。

上世纪80年代初,晋江以 “三来一补” 为起点叩响改革开放之门,四十余年淬炼出30余万家市场主体,构筑起鞋服(超3000亿)、纺织(超1000亿)、食品与建材(各超800亿)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的标杆样本。

如今,这座以传统制造立业的城市,正以开放姿态吸纳创业者深耕,在集成电路领域勾勒产业转型的壮阔图景。从3人团队仅凭千万资金扎根三创园,到产品技术比肩国际巨头,一家初创企业的成长轨迹,既镌刻着创业者的孤勇与坚韧,更构成晋江向新质生产力高地突围的生动注脚。

2018年,中国芯片行业因华为被制裁掀起创业浪潮,而锐迪科(RDA)与展讯(Spreadtrum)的合并风波,成为钟林团队创业的契机。时任锐迪科射频产品线副总经理的钟林,敏锐察觉到不同芯片产品线的运营冲突 —— 数字芯片与模拟射频芯片的研发逻辑、市场策略截然不同。彼时锐迪科已有团队陆续离职创业,钟林审视行业后判断:手机PA芯片市场已高度成熟,脱离原有平台难以与同业者竞技,唯有Wi-Fi FEM(射频前端模组)领域尚存创业机会。

然而融资之初便遇阻,因团队尚未组建,很难获得投资人信任,直到注册于晋江的安芯基金(国家大基金子基金)伸出橄榄枝,条件明确:“研发团队落地晋江,即投1000万。”

“晋江?在哪里?” 这是钟林初闻地名时的茫然。2018年一个周末,他首次踏上这片土地,彼时三创园尚在建设中,仅临街有一排办公楼。真正打动他的,是当地政府的服务温度:招商干部详解集成电路产业园全链条规划,承诺 “全程跟进”,即便后来调任其他岗位,仍会主动协调企业需求 —— 这种 “以城市发展为高度” 的支持,连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罕见。

团队毅然决定落地,首批3 人(钟林与两名研发骨干)于2018年年底前先后到岗,其余成员陆续跟进,全程近一年。有人质疑 “放着上海产业链优势不用,到鞋服之乡做芯片”,钟林却笃定:“晋江的安静,恰适合需要长期积累的硬科技研发,没有浮躁干扰。”

创业初期,三伍微做出一个行业视为“冒险” 的决定:跳过成熟的 Wi-Fi 4/5 ,直接攻坚 Wi-Fi 6 。“这是被逼出来的选择。” 钟林坦言,锐迪科在 Wi-Fi 4/5 领域积淀深厚,循老路易陷纠纷,“不如彻底清零,从更高起点切入 —— 哪怕前三年零收入。”

就这样,仅凭1000万天使资金,覆盖研发设备、流片测试、人员开支,团队将年支出严格控制在300万内,日子过得 “抠到极致”。2021 年 Wi-Fi 6 FEM 研发成功,却遭遇2022年芯片行业由缺货骤转过剩,行业掀起价格战,首批产品“遭遇滑铁卢”。“那段时间,行业都说‘三伍微肯定撑不下去了’。”

但团队从未动摇。2022年初A轮融资到账后,他们立刻启动Wi-Fi 7研发,凭借三年技术沉淀,仅用1年便实现突破,成为国内第二家量产 Wi-Fi 7 FEM 的企业。艰难岁月里,钟林曾写下诗句:“那一年,我推门而入,公司很小,梦想很大,一路的孤独,树影婆娑,用诗歌做伴,看见了远方…… 三人为伍,天下归心”,字里行间流露出创业者在黑暗中的执着。

如今,三伍微FEM产品已跻身行业前列。其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射频开关(Switch)的无线通信核心组件,性能比肩国际巨头,客户评价道:“Skyworks 能达到的指标,三伍微同样能做到。”

“晋江” 二字,曾是三伍微叩开市场大门时的无形枷锁。这座因鞋服产业声名远播的城市,让不少客户对诞生于此的芯片企业先入为主地存疑。

钟林曾在走访泉州一家企业时,对方老板的质疑直白得令人印象深刻:“晋江还能做出芯片?怕不是鞋服厂转型的吧?我们只认深圳、上海等地企业的产品。”

这样的偏见并非孤例。“客户看到‘晋江三伍微’的名号,常会下意识将其与‘贴牌’‘小作坊’画等号,” 钟林坦言,城市传统产业的深厚印记,让企业从起步就背负着认知惯性的重压。

然而,面对质疑,三伍微始终以实力作答。“让客户直接测试产品,好坏自见分晓。” 这份笃定,源于企业在业界积累的扎实口碑 —— 用过其产品的客户,多年来几乎鲜有更换供应商,这份长久信赖,正是对其 “技术扎实、品质稳定” 的最佳印证。拥有如此口碑,是三伍微在供应链端恪守严苛标准:晶圆选自全球前三的供应商,封测合作方亦为行业头部企业,从核心环节筑牢品质根基。

在竞争白热化的IoT FEM 领域,三伍微以 “自定义产品” 策略构建起独特壁垒。针对客户的碎片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不仅让产品与客户需求深度绑定、难以替代,更借此积累了数百家长期合作客户;分散的客户结构,也让企业在市场波动中更具抗风险能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钟林从不避讳技术比拼,他曾在行业论坛公开技术参数,甚至在网上发起“技术比武”,“敢来比的,我们接招;不敢来的,就别诋毁。”这份专注与坚韧,让三伍微逐渐赢得行业认可。

从最初被评价为“很有韧性”,到后来被认可为 “能静下心来做产品”,三伍微用技术与诚意,一点点改写着外界对 “晋江造芯片” 的认知。曾经的 “晋江” 标签是市场开拓的阻力,如今,它已成为承载企业品格的独特印记。

如今,晋江在集成电路产业升级的道路上,构建了政策、空间、要素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并通过政企深度协同推动产业跃迁。三伍微与这座城市的互动,正是这一协同发展模式的生动写照——城市的产业生态为企业注入成长动能,企业的技术突破也为城市转型提供鲜活注脚。

政策与服务:有边界感的支持,筑牢发展根基

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单一窗口"服务机制,2024年通过该机制挂钩联系75个重点企业及项目,高效解决114项发展诉求;2025年6月,晋江重新修订了《进一步培育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若干措施》,从招商、人才、科研等多维度构建政策矩阵。这种"服务有温度,干预有边界"的政府角色,恰成为三伍微成长的沃土——既主动对接福州大学共建联合研发中心,缓解企业人才短缺难题;又始终尊重市场规律,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团队能心无旁骛专注技术研发。

空间与要素:全链条布局,强化资源集聚

在空间规划上,晋江围绕"三园一区"(集成电路科学园、工业园、设计园及泉州综合保税区)构建产业生态圈,实现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覆盖,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空间支撑。要素保障层面,超50亿元专项基金及配套基金形成资金"蓄水池",电子知识产权分中心、省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等技术平台强化创新支撑,年引进超过190名产业人才并配套医疗、科教资源,从资金、技术、人才多维度筑牢企业发展根基。

成效与互动:双向突围,书写产业新篇

数据印证发展活力:2024年,晋江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规上产值约110.69亿元、同比增长48.06%,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规上产值86.81亿元、同比增长59.2%。今年上半年,新增10个落地项目、4个投产项目。三伍微的成长轨迹,正是这一产业升级进程的缩影——企业与城市形成"双向突围":晋江的产业生态为企业提供政策、空间、要素的"养分",而三伍微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开拓,则为城市传统产业升级注入硬科技动能。

当前,三伍微正冲刺亿元营收临界点。创始人钟林预判:"跨过1亿,芯片行业的‘滚雪球效应’将显现,从1亿到3亿、5亿的跨越会更快。"企业近期目标清晰:今年实现盈亏平衡,明年步入盈利阶段;更长远来看,团队渴望将企业打造为晋江的"新名片"——"晋江不仅能造鞋服,更能产出硬核芯片。"

- End -

芯榜成立于 2015 年,是半导体垂直领域产业媒体,全网粉丝量超 100 万。其聚焦芯片产业,发布专业榜单,提供多样化服务,如举办峰会活动、原创内容访谈、开展研究咨询等,致力于成为智能数字服务平台,推动半导体及硬科技产业发展。

来源:芯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