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八纮一宇塔”有238块石头来自中国,其中4块来自南京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22:17 1

摘要: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电影院外排长队,说起《南京照相馆》这电影,票房二十多亿,有的观众边看边抹泪,纸巾都不够,好几个网友留言,说要是在那会儿的南京活着,能不能熬过去,也有问自己会怎么选,看到这些评论,脑子里全是那些灰色画面。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电影院外排长队,说起《南京照相馆》这电影,票房二十多亿,有的观众边看边抹泪,纸巾都不够,好几个网友留言,说要是在那会儿的南京活着,能不能熬过去,也有问自己会怎么选,看到这些评论,脑子里全是那些灰色画面。

评论区里有人说起日本,“八纮一宇塔”用了南京明城墙的石块日军当年想带回去,拿去做塔的材料,后面中国守军反击过,历史里这些事,就是一层层翻着记在脑子里。

日军掠夺的南京麒麟石

塔的故事一直有,1940年盖的,日本宫崎县那边,三十多米高,塔下面铺着的石块,三百多块,全国各地都有,二百多块从中国过的,南京的也在里面,2015年,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吴先斌带队跑去日本,“讨石”,想要古石回国,事情没结果,吴先斌说,“讨石”是让更多人看见这塔背后的事,塔现在还在日本,被叫成“和平塔”,外面一层和平的壳,里面的故事,跟掠夺粘着呢。

吴先斌赴日“讨石”

八纮”最早是中国古籍里的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列子·汤问》。后来日本把意思改了,意思就是所有地方都要归顺日本天皇的统治,“大东亚共荣圈”那套,换个词就是“八纮一宇”二战后很多国家都要日本拆这个塔,可日本那边右翼的人,名头一换,成了“和平塔”,塔没拆,公园叫“和平台”,很多人路过以为塔是和平象征,真正的故事,只有很少人知道。

2015年,吴先斌去了日本,“讨石”,他记得最清楚的那块“麒麟石”,就在塔正面,麒麟头已经碎了,石头上“南京”两个字还在,看着很扎眼,这块石头的来历,南京大屠杀后,日军掠过去的,石下刻着莲花,麒麟是中国皇家用的图腾,这石头,很可能是南京明故宫的,吴先斌把情况全说清楚了。

麒麟石清晰刻有“南京”字样

吴先斌去找宫崎县知事代表森山福一,递了公开信,要求还南京石块,这事当时日本媒体也报了,不少人说要把事情汇报上去,会议很快就结束了,日本方面一直说“历史不明确”,说着说着就推了二十年,一直没给答复。

吴先斌触摸麒麟石

2018年,日本有的中学把“八纮一宇塔”写进社会课题,《朝日新闻》也报道了这个,吴先斌说,“讨石”虽然没结果,可让更多人知道塔的历史,把这事讲出来,让日本那边也有人明白塔下面的石块从哪来的,这也算有价值。

现在《南京照相馆》热播,历史又被拉到光下,要多讲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讲真相,不只是博物馆的事,每个人都该知道,战争带来的苦难,讲历史,不是想复仇,是为了珍惜和平,远离战争,这故事,拉长了时间线,现在的人还在说,还在想。

来源:考古队炊事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