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对学校而言,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不仅能够丰富教育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校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当具备讲深用活当地文化的能力。然而,有些校长并不重视文化涵养,特别是一些校长在上级来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对学校而言,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不仅能够丰富教育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校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当具备讲深用活当地文化的能力。然而,有些校长并不重视文化涵养,特别是一些校长在上级来调研检查时,只是机械化地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问一答一,言之无物,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前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当地文化。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一面镜子。校长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涵养,不仅不利于个人形象的展示,也不利于学校形象的塑造和长远发展。首先,如果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运用,学校的环境布置和文化活动就无法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校园建设容易千篇一律,无法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其次,可能导致学校教育与当地社会环境脱节。比如,学生对家乡没有深入的了解,难以建立起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学校也无法培养出真正适应和服务于本地发展的人才。这也会导致学校错失与当地社区合作的机会,无法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提倡将教育融入本土文化,使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校园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当好校园文化的引领者、塑造者,本土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
坚持“文化塑身”,做本土文化的宣传者倡导者。“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校长作为学校的形象代言人,应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十足的人格魅力。要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多读文史哲、科学技术、心理学等书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成为博家、杂家,多些书卷气、文气,少些俗气、官气。学校是一个地方的文化高地,校长要深入了解本地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传统技艺、名人轶事等方面的知识,做本地文化的宣传者和倡导者,不仅为学校发展汲取本地文化的养分,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也要讲好当地故事,传播当地文化,弘扬家国情怀,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坚持“文化立校”,挖掘和整合本土文化教育资源。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师生的心理“磁场”,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校长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时,要用心发现与认识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梳理出具有代表性和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元素,吸纳其中的精华,形成办学治校的理念。若当地拥有古老的手工艺传统,校长可组织教师团队对其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其制作工艺、历史背景以及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若有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校长则要探寻其背后的故事、承载的历史意义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当地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为后续的教育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中心小学,其学校班子充分挖掘和整合徐闻珊瑚礁作为我国大陆沿岸唯一发育和保存的现代珊瑚岸礁这一宝贵资源,汲取珊瑚虫群落经过时间淬炼凝结成礁的品质,创新与深化“珊瑚文化”底蕴,凝练出“涵养生命,幸福成长”的校训、“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校风、“敬业如家,爱生如子”的教风、“好好学习,天真善美”的学风,打造了“涵养教育”校园文化品牌。
坚持“文化育人”,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学校育人体系。校长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整合成系统的教育内容,融入校园课程体系、校园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本土文化课程、主题活动、实践体验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要用好校园空间,设立文化廊、文化区、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传承当地文化的平台。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当地的文化机构、博物馆、艺术馆等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当地的文化传承人走进校园作讲座和示范,让本土文化在学校的推动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如山东省滕州市墨子中学,结合墨子思想的精髓,提炼出“兼爱尚贤 志强智达”的校训,拓展“兼爱”的核心理念,围绕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教学育人、活动育人打造墨学文化育人体系。学校编印了《墨学导读》教材,创办《墨苑》校报,设置墨学文化长廊,建立墨学展厅,开设墨学课程,师生们以爱示人、追求卓越,立志成才、睿智通达,实现了校园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辅相成、相融互补。
本土文化犹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独特而深厚的资源。校长讲深用活本土文化,是一场教育与文化的精彩对话。它能让教育更具底蕴,让文化在校园中绽放光彩,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充满文化魅力的道路,也为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教育与文化融合的绚丽篇章。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