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建设银行路桥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深入台州市粮食批发市场,以“护航粮商”专项服务行动为依托,通过深耕存量服务、创新金融供给、精准对接需求,让他们生意有发展、经营有底气,以金融“活水”有力支持民生经济。
“米袋子”里承载“大民生”。粮食批发市场作为贸易流通关键环节,上接“三农”,下连百姓餐桌,是保障民生的重要阵地。
近日,建设银行路桥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深入台州市粮食批发市场,以“护航粮商”专项服务行动为依托,通过深耕存量服务、创新金融供给、精准对接需求,让他们生意有发展、经营有底气,以金融“活水”有力支持民生经济。
精准滴灌,为商户“量体裁衣”
每到销售旺季,囤货的资金缺口,成了压在商户心头的石头——米业商户王先生去年为备足3个月的货物,光是筹措流动资金就跑了5家金融机构,等贷款批下来时,部分货物的价格已经涨了;粮油商户李先生更头疼,旺季前预估的资金总差个10多万元,眼睁睁看着大订单因库存不足接不下来。
不过,今年商户们松了口气。这改变的背后,是来自建设银行路桥支行的“抵押快贷”的资金支持。
今年,王先生用自家商铺做抵押,提交材料第三天就拿到了80万元贷款,比去年提前半个月备齐了货源,光进货成本就省了近3%。李先生则先是通过房产抵押获得130万元授信额度,后来发现旺季资金需求比预期多了两成,该支行又在两天内为他叠加了40万元额度的信用贷款。这些资金不仅让李先生顺利接下一个学校食堂的月供货单,还趁着原料低价时多囤了20吨货。
该支行服务队走访时发现,市场里八成以上的商户都有类似的短期大额用款需求。如今,通过灵活的“抵押+信用”组合模式,已有20多户商户在旺季前补上了资金缺口。
灵活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这是今早要送的第三批货,比去年同一时间多跑两趟。”凌晨5点的台州市粮食批发市场,张先生的货车已经装了多半车大米,他拍了拍满仓的粮袋,算起账来:往年这时候仓库里顶多囤着50吨货,今年靠建行的“抵押快贷”,手头活络了,一口气备了80吨货,光学校食堂的订单就比去年多接了3家。
这样的变化,在市场里30多户商户身上都能看见。
据悉,建设银行路桥支行针对粮食批发“短期集中用款、旺季需求波动大”的特点,依托“抵押快贷”,搭配信用额度灵活叠加,累计投放5000多万元贷款,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到进货、囤货、周转的各个环节。因为资金到位,有商户提前10天备齐货源,在粮价上涨前就锁定了全年15%的采购量;有商户活用“抵押快贷”随借随还的特性,用省下的贷款多添了两台自动打包机,每天出货量增加200袋。
如今,台州市粮食批发市场的货车进出频率比去年高了近两成,那些曾经因资金周转错过的订单、耽误的时机,正在被更顺畅的资金流一点点补回来。
“以前贷款像等快递,不知道啥时候到;现在随借随还,手头宽了就还点,进货急了再借,利息算得明明白白。”李先生翻着账本说,这个旺季资金周转效率比去年提高了近四成,仓库里的货量却比往年同期多了一半,“这踏实劲儿,以前想都不敢想。”
精耕细作,“金融为民”显温度
金融服务的温度,更体现在日常服务中。
“我的音响不会实时播报了!”一次走访中,台州市粮食批发市场商户刘先生无心的一句话,服务队队员记在心里。
随后,服务队针对该市场存量客户展开“一对一”回访,不仅现场优化账户结算流程、解决电子银行使用难题,更为新入驻商户配备便携式收款音响与二维码服务,让商户收款播报“零延迟”。
在日常工作中,该行将台州市粮食批发市场作为金融知识宣讲前沿阵地,周期性、常态化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识别等专题宣讲,结合粮食交易场景重点解析网络支付安全要点,为粮食市场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进一步提升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可及性。
接下来,建设银行路桥支行将持续聚焦民生,坚守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完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让金融服务更多、更快、更好惠及民生。
文/贺莹倩
来源:台州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