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色卫衣、洞洞鞋、一杯珍珠奶茶,这位看似普通的大学生,正指挥团队在深圳漫展上搭建一座辣条王国。
黑色卫衣、洞洞鞋、一杯珍珠奶茶,这位看似普通的大学生,正指挥团队在深圳漫展上搭建一座辣条王国。
深圳会展中心,聚光灯下,一位cos成《鬼灭之刃》主角的少年咬下一口红油鲜亮的辣条,发出夸张的赞叹声。
台下人群哄笑中,穿着洞洞鞋的00后青年张子龙悄悄松了口气——这场由他一手策划的“麻辣王子漫展奇袭战”,开局便是满堂彩。
四周展台挤满了动漫迷,而他的辣条摊位前人头攒动,试吃、直播、签售一气呵成。
三天后盘点战绩:销售额突破百万,抖音话题播放量超5000万。
这个25岁的“麻辣王子”少东家,再次把传统零食玩出了新花样。
三年前,张子龙还在长沙街头为找工作发愁。
投出600多份简历,期望薪资仅6000元,却连自家公司“麻辣王子”的初筛都没过——面试官一句“太年轻,没经验”就把他拒之门外。
当他无奈接受父亲张玉东的内推进入公司时,迎接他的不是少东家待遇,而是月薪四千,骑电动车打卡上班,迟到照样扣钱。
更戏剧性的是,这个00后根本不知道家里开的是“麻辣王子”厂。
从小被告知“家里欠银行上亿”,住在平江县城旧屋的他,直到踏入真正的张家豪宅才猛然清醒:院里一棵树值30万,后院假山造价300万,连玄关那盆多肉都标价3万。
“有钱当然快乐啊!”他在采访中笑着承认。
但爽文剧本并未降临,父亲张玉东的回应戳破幻想:“企业前些年真在负债转型,砍掉3亿低端生产线才换来今天的健康辣条。”
当张子龙以电商部新人身份走进麻辣王子时,他遭遇的不仅是身份认知冲击,还有传统企业的“流程枷锁”。
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每月仓库快递费要找他签字,而他根本接触不到数据。
“签字意义是什么?”他追问同事。“就是走个流程确认下。”
这个回答让他看到更深层的问题,层层审批只为分摊责任,人人都想“法不责众”。
他亲眼见证母亲黄晓丹(公司总经理)的困境:两小时审批百余项流程,一半内容她只需机械点击“同意”。“这些根本不该到您这儿!”张子龙直言不讳。
改革从他掌管的线上部门开始:砍无效流程、建达人档案、缩短决策链。
效果立竿见影,与网红颜安的合作从对接到达成仅用7天,单场直播销售额破百万,按旧流程“根本不可能实现”。
真正展现张子龙“整顿功力”的,是今年夏天的深圳漫展奇袭。深谙Z世代心理的他算准三张王牌:
把生产线搬进展馆,透明化制药级GMP车间工艺,破除“垃圾食品”偏见;请Coser化身“辣条武士”,端出5.2米巨型辣条邀请观众挑战;推出漫展限定麻辣王子国风包装,买辣条送动漫周边。
“就是要打破父辈的思维围墙。”张子龙坦言。此前设计新包装时,他坚持反对把“辣条发明人”头像印满包装:“年轻人讨厌说教!”尽管最终父母拍板保留传统元素,但在漫展战他的创意终于彻底释放。
三天展期,麻辣王子展台始终人潮汹涌。
抖音直播间里“辣条+二次元”的化学反应持续发酵,带动线上日销暴涨40%。
这场战役为他2025年的电商KPI打下坚实基础:公司给他定下的3亿销售额目标,占全品牌业绩20%。
外界看到的是漫展营销的炫目,张子龙面对的却是接班之路的严峻考验。
今年初公司为他启动“十年总经理培养计划”:从主管到总监再到总经理,每半年述职评估,不合格可能出局。
“我有野心,但不是为继承而继承。”这个穿百元T恤的企二代清醒异常。父亲张玉东曾公开表态:“麻辣王子未必非得自家人接班。”这话反而激起张子龙的斗志。
他办公室挂着父亲2014年的笔记。当年公司全年销售额仅两三亿。彼时中高层外出谈合作常吃闭门羹,但张玉东坚持不打折、不降价,硬生生扛出品牌价值。
这份韧劲如今在儿子身上延续,为冲刺3亿目标,他每天睁眼就想拆解任务,带团队细化到“每人每日增量动作”。
这个洞洞鞋配卫衣的“非典型总裁”刚通过母亲黄晓丹的阶段性考核,距离正式接班又近一步。
脱下孔乙己长衫的00后,正在给家族企业穿上新潮外衣。
当成都菜市场的牛肉西施粒粒用小红书日销400单牛肉,当张子龙把辣条拱进二次元圣地,传统生意与年轻血液的碰撞迸发出耀眼火花。
世上没有天生的企业家,只有敢于打破铁屋的觉醒者。
-全文完-
来源:认知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