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书展|数字时代 不声《不响》做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6 20:31 1

摘要:在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2025上海书展上,著名作家金宇澄的首部个人画册《不响》举行首发式,再度引发热议。从十多年前的《繁花》到如今的《不响》,上海的出版人正以“产品经理”的新身份,在数字阅读时代,通过独特的书籍设计、精准的题材把握和创新的营销方式,让一本本好

在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2025上海书展上,著名作家金宇澄的首部个人画册《不响》举行首发式,再度引发热议。从十多年前的《繁花》到如今的《不响》,上海的出版人正以“产品经理”的新身份,在数字阅读时代,通过独特的书籍设计、精准的题材把握和创新的营销方式,让一本本好书迎来属于它们的“书生”高光时刻。

“在上海话里叫‘勿响’,普通话成语里也有‘闷声不响’。”金宇澄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采访时解释了书名的由来,“我把‘闷声’拿掉,用‘不响’这两个字,因为上海人每天要说很多遍。而图画是大家一看就明白的,这本书整理了我过去一年又一年的画作,连我自己都忘了画过什么,这次整理出来,回顾起来也非常有趣。”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本画册设计独特,采用了折叠式的装订设计方式。画册美术设计师钱禛向记者揭示了背后的巧思,“金老师的画作题材广、材质多,且多为大幅画作,固定的开本无法完美展现其魅力,所以我们采取了折叠式的方法,并特意选用了成本高出一倍的软胶进行装订,这在工艺上有相当的难度。”

钱禛坦言,如今的编辑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我们现在可以说,是从一个‘守门员’变成了一个‘产品经理’。”她笑着表示,出版社里还有很多优秀的同事,他们都在为一本好书的诞生而努力。

为了更深入了解出版社编辑背后的故事,记者来到了位于闵行区的世纪出版园。这里绿树掩映,是上海乃至中国文学出版的心脏地带之一。2013年,现象级作品《繁花》正是在园内的上海文艺出版社诞生;十几年后,《不响》从这里再次出发,续写着新的城市记忆。

“如果我直接把一本画册递给读者,说‘你拿去看’,可能会让人觉得有压力。”《不响》的另一位责编张诗扬对记者说,“我们编辑的工作,就是要把书最可爱、最吸引人的地方一点点展示给读者。”

面对“新媒体争夺读者”的普遍焦虑,张诗扬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反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们要做的是那种只有拿到实体书才能感受到的独特体验。”她感慨道,几年前一些不被看好的冷门选题,现在都成功出版并且市场反响很好,“这不就是好事吗?这是对行业的一种积极矫正。”

张诗扬向记者推荐了另一位同事——廖玉笛,她负责的《如何从敌人身上获益》一书,自6月出版后已加印两次,成为一匹“黑马”。

“像这种看起来有点学术的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加印,确实很少见。”责编廖玉笛告诉记者,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小宇宙播客的主播翻译普鲁塔克《道德论丛》中的文章。“我当时就想,可以把它做成一本书。这本书似乎契合了当下的某种时代情绪,回答了许多人关于人生困惑的问题。”

为了让这部古典哲学作品能被当代普通读者接受,廖玉笛在策划时下了不少功夫。“我建议作者,既然是给普通人看的,就不能做成厚重的学术大部头。”最终,这本书凭借其抚慰人心的内容和轻巧的设计,赢得了读者的内心,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读者自发会分享一些线下活动的图文。一位读者的评论颇具代表性:“终于看到一个能让自己读进去的古代男哲学家的书了。”

在数字时代,出版业并未消沉,反而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上海书展这个思想与创意的“超级反应堆”里,传统的出版人正抛下窠臼积极与时代共舞。他们用心打磨,让每一本好书选择最优的生长路径,最终抵达读者手中。正如这届书展所展现的,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做书人”,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烟火人间”。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