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法治情境课到两岸同心营,从非遗工坊到科创实验室,青年学子将师范匠心熔铸乡土。2025年暑期,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18支"木棉课堂"实践队跨越黑龙江、四川、重庆、河南、山西等6个省份,以"省内深耕"与"省外燎原"双轨并进,在乡土沃野中架起一座座教育创新的桥
东南网8月16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 通讯员 陈成 叶源)从法治情境课到两岸同心营,从非遗工坊到科创实验室,青年学子将师范匠心熔铸乡土。2025年暑期,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18支"木棉课堂"实践队跨越黑龙江、四川、重庆、河南、山西等6个省份,以"省内深耕"与"省外燎原"双轨并进,在乡土沃野中架起一座座教育创新的桥梁。
法治剧本杀走进四川省自贡市庙坝镇中心校
四川省自贡市庙坝镇中心校内,一场《迷雾中的回想》法治剧本杀正叩击心灵。百余名学生化身法官、律师,在证据链中剖析校园欺凌本质;模拟法庭上法槌铿然:"现在开庭!"稚嫩而庄重的宣言中,孩子们身着法袍质证辩论,程序正义的力量穿透时空。同步在宁德穆阳中心小学,"魔法花园奇遇记"将法律条文熔铸于情景游戏,法治意识在欢笑声中扎根抽枝。
福建师范大学与山东大学联袂共燃科技火种,闽鲁学子在庙坝镇播撒创新星火。"两弹一星"精神宣讲课上,泛黄手稿与动态影像交织峥嵘岁月;水火箭凌空而起,反冲力原理化作触手可及的"飞天盛宴"。而闽清县图书馆内,"情绪零件加工厂"引导儿童拆解心理密码;霞浦七小"火焰掌"实验绽出蓝紫光焰。从四川农田电商助农到福州《绿野仙踪》龙卷风科普,创新思维在乡土课堂迸射星火。
同学们共同制作"霞台海峡立体书"
在霞浦水门中心小学的剪纸课堂上,畲族凤凰纹与澎湖船图腾于红纸上交融共生——孩子们手捧亲手制作的"霞台海峡立体书",LED灯带沿两岸海岸线蜿蜒勾勒,将地理亲缘化为可触的艺术;《外婆的澎湖湾》旋律回荡间,童声与浪涛节拍共鸣相和,五日的夏令营旅程最终以"两岸文化小使者"证书铸就血脉纽带。
在福州,共青团福州市委联合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集结两岸名师,以台湾会馆、闽越水镇、林则徐纪念馆为活态课堂,深入探讨严复精神与福船文化等核心基因符号。"在福州实地研讨,灵感如泉涌奔流!"台湾教师由衷感慨,"这些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恰是跨越海峡课堂的基石。"
重庆江津区西关社区,千年傩面遇上童心再造。"忠勇红脸!刚直黑脸!"孩子们破译酉阳傩戏色彩密码,以纸板麻绳复刻非遗精魂;嘉陵江畔方言课堂化身声波博物馆——"惊风火扯"绘作冒火风车,"打牙祭"变作叼鱼骨猫。黏土火锅课上,九宫格翻滚"毛肚",碧色清汤映照江波;生态实验揭示长江泥沙与嘉陵清流的"鸳鸯锅"奇观,熊猫生存挑战赛唤醒生命敬畏。当听到邓稼先以身护数据的事迹,孩子们眼眶泛红,傩面秀场上的誓言铮铮:"以我之笔,记国之瑰丽!"
三年来,"木棉课堂"足迹已覆盖福建,江西,广东,浙江,河南,黑龙江,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四川,云南,广西,贵州,重庆,西藏,新疆,内蒙古等18省40市50个地区,惠及学子逾7万。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