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由专利纠纷引发的功能拉锯战,最终以苹果的 “曲线救国” 策略画上句号 —— 通过 watchOS 11.6.1 更新,Series 9、10 及 Ultra 2 用户可将手表采集的血氧数据传输至 iPhone 处理,在健康 App 中查看结果。这看似简单的
2025 年 8 月 15 日,美国用户的 Apple Watch 界面上,那个被灰色蒙版封印了 18 个月的血氧图标终于重新亮起。
这场由专利纠纷引发的功能拉锯战,最终以苹果的 “曲线救国” 策略画上句号 —— 通过 watchOS 11.6.1 更新,Series 9、10 及 Ultra 2 用户可将手表采集的血氧数据传输至 iPhone 处理,在健康 App 中查看结果。这看似简单的软件调整,实则是苹果在技术博弈、法律漩涡与市场竞争中的一次精准突围,更是智能穿戴行业 “健康功能军备竞赛” 的缩影。
专利战场上的暗战
这场持续三年的法律纠纷,始于 Masimo 对苹果 “系统性窃取技术” 的指控。2021 年,这家医疗设备公司起诉苹果侵犯其脉搏血氧专利,并揭露苹果曾挖走其核心工程师团队,掌握血氧监测仪的 “内幕秘密”。
2023 年 10 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苹果侵权,下达禁售令,迫使苹果在 2024 年 1 月推出 “阉割版” Apple Watch—— 硬件保留传感器,但软件禁用功能。
技术博弈的核心在于血氧监测的算法逻辑。Masimo 的专利聚焦于 “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区分动脉与静脉信号”,而苹果的解决方案则转向 “手表采集 + 手机计算” 的分布式架构。这种设计将数据处理从手表转移至 iPhone,既规避专利侵权风险,又为未来功能升级埋下伏笔。
正如苹果工程师在更新日志中所述:“我们重新定义了血氧监测的数据流路径,确保在合规前提下实现同等精度。”
功能回归的直接冲击体现在资本市场:Masimo 股价当日暴跌 12%,市值蒸发 23 亿美元,而苹果股价逆势上涨 2.1%,投资者用脚投票认可其技术韧性。更深层的影响在于产业格局的重塑 —— 苹果通过 “技术绕路” 巩固了健康穿戴领域的领导地位,而 Masimo 的市场份额可能被进一步挤压。
用户体验的微妙平衡成为关键。尽管苹果宣称 “精度与原生功能一致”,但 Masimo CEO 乔・基布(Joe Kiani)公开质疑:“脱离专业医疗级算法的血氧监测,本质上是消费级玩具。” 这种争议凸显行业痛点:当智能手表试图跨界医疗领域时,如何在便利性与专业性之间找到支点?苹果的解决方案是 “数据出口转移”—— 结果仅在 iPhone 显示,既符合 ITC 裁决,又避免直接挑战医疗设备监管标准。
技术迷宫中的破局之道
这场 “迟到的回归” 背后,是苹果对供应链和技术生态的深度掌控。
通过将血氧数据处理迁移至 iPhone,苹果实际上构建了 “手表传感器 + 手机算力 + 云端 AI” 的三位一体健康监测体系。这种架构创新带来三重红利。
一是专利规避。避开 Masimo 的核心专利保护范围,为未来技术迭代扫清障碍。
二是体验升级。iPhone 的 A 系列芯片算力是手表的 15 倍,可实现更复杂的算法优化,如动态心率变异性(HRV)分析。
三是生态绑定。用户需保持 iOS 与 watchOS 版本同步,强化苹果设备间的协同效应。
即将到来的新品发布为这一策略提供了注脚。据供应链消息,苹果计划在 2025 年秋季推出首款 5G 版 Apple Watch,搭载自研 Proxima 无线芯片,实现独立数据传输。结合此次血氧功能回归,外界推测苹果将推出 “5G + 健康数据实时云同步” 的全新应用场景,例如高原旅行中的血氧预警、睡眠呼吸暂停的远程医疗干预等。
产业变局中的启示
苹果的 “赶晚集” 策略,折射出智能穿戴行业的深层变革。医疗级设备(如 Masimo)与消费级产品(如 Apple Watch)的边界日益模糊,催生 “准医疗” 市场新物种。2024 年全球智能穿戴领域专利诉讼同比增加 37%,企业需建立 “技术护城河 + 法律防火墙” 双重防御体系。健康数据已成为 AI 医疗的核心资产,苹果通过设备生态构建数据闭环,可能引发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的进一步审查。
正如清华大学智能硬件实验室主任李航所言:“苹果的这次回归,本质上是用软件定义硬件价值。当传感器成为标准配置,算法与数据才是真正的竞争壁垒。” 这种趋势在华为、Garmin 等竞品中同样显现 —— 华为 Watch GT5 Pro 已实现 “血氧 + 血压 + 体温” 多模态监测,而 Garmin Venu 4 Pro 通过 AI 算法将运动健康建议精准度提升 40%。
18 个月的等待,换来的不仅是血氧图标的重新点亮,更是苹果对智能穿戴行业规则的重新书写。
这场 “赶晚集” 的真正意义在于:在技术迭代与法律约束的夹缝中,苹果证明了其定义行业标准的能力。健康功能不是奢侈品,而是科技普惠的必需品。”当血氧数据再次在 iPhone 屏幕上流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功能的回归,更是智能穿戴设备从 “时尚配饰” 向 “健康伙伴” 的进化跃迁。
来源:咫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