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收购开拓者,杨瀚森的新老板是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6 06:45 1

摘要:保罗-阿伦去世后,被信托基金接管的波特兰开拓者一直处于待售状态。随着今年5月,保罗-阿伦的信托基金正式挂牌开拓者队,就有不少人说,开拓者首轮16顺位跳选杨瀚森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目的在于开拓中国市场,提升球队估值,卖个好价钱。

保罗-阿伦去世后,被信托基金接管的波特兰开拓者一直处于待售状态。随着今年5月,保罗-阿伦的信托基金正式挂牌开拓者队,就有不少人说,开拓者首轮16顺位跳选杨瀚森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目的在于开拓中国市场,提升球队估值,卖个好价钱。

而现在,杨瀚森确实有新老板了。

2025年8月13日,美国商人汤姆-邓顿联合财团宣布接手开拓者队,这笔交易花了他40亿美元。

但31年前,刚踏出象牙塔的邓顿无法想象这样一笔巨款会和自己有关。

那时的他还在为工作和欠款发愁,为了在纽约读完本科,他总共背上了8万美元的助学贷款。这对于一位出身于普通家庭的青年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刚毕业的邓顿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为了赚钱他开了一家名为丽兹汉堡餐厅。虽然他费尽心思经营,研发出让美食评论家都赞不绝口的切达干酪薯条,甚至有时候忙到就睡在餐厅的地板上过夜,但长时间的工作并没有帮助他改善经济情况,反而这家餐厅一年后就宣告结业。

邓顿的债务也因此从8万美元变成了10万美元。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穷则变,变则通,邓顿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邓顿穷困潦倒,只能借宿在母亲的单房公寓时,他的几个大学同学给他内推了一份工作,那是一家雪佛兰经销商的汽车店,而邓顿进入了公司的财务部门,负责车贷业务。

而邓顿从小就喜欢钱,琢磨怎么赚钱对他而言是一件乐趣,如何变得富裕是他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所以他完全不排斥任何可以赚钱的活计。

因为日夜思索,邓顿很快就在传统的车贷生意上注意到了其他人忽视的利润点,他看到不少人在购车拿不到贷款,而他觉得,“信用不好的人不一定都是坏人”。只要他们用足够扎实的背调控制风险,那就能从大公司看不上的角落抠出金子。

然后他索性辞职,和当初帮过自己的几个大学同学另起山头,和不同的汽车经销商合作,给信用不佳的购车者提供车贷。

由于美国是一个建立在轮子上的国家,每个人都需要一辆车。很快,邓顿的事业开始腾飞。

2006年,西班牙国际银行宣布6.5亿美元收购邓顿车贷公司的全部股份,当初一起创业的几个兄弟选择套现退休,但邓顿似乎看到了什么,他决定保留10%的股份,并且以CEO的身份掌管西班牙国际银行的消费金融分部。

8年后,当公司分拆上市并估值80亿美元时,邓顿手里的股份成为了沉甸甸的钞票。而当他2017年决定离职,他那10%的股份作价9亿美元卖回给了公司。

从那一刻开始,邓顿正式成为亿万富翁。

“现在回头看,丽兹餐厅的失败是一种幸运”。

从小就梦想发财的邓顿终于在46岁那年如愿以偿。而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有钱了可不会闲下来,他们会想着找写刺激的事情做,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实现需求,邓顿也不例外。

邓顿不想退休,那时候的他满脑子都在想着新的挑战目标,“我要么买下一家处于危机的公司,然后盘活它,我喜欢挑战这样的困难”。

“要么,我买下一支职业运动队”。

邓顿不是说说而已,他说干就干,当时他接洽了不少掮客,而且已经筹划了几个接近成行的方案,其中有NFL的卡罗莱纳黑豹队,还有NBA的休斯顿火箭和布鲁克林篮网(这两支球队日后分别被费蒂尔塔和蔡崇信收入麾下)。

你其实也可以说邓顿是一时兴起,因为后来当人们问起他接触过的卖家,他甚至不记得其中一支自己洽谈过的大联盟足球队叫什么名字。而当有人打电话问他是否有兴趣收购NHL卡罗莱纳飓风队时,他根本都不清楚这支球队的主场在哪......

邓顿也不指望这些职业球队会给他带来财富的增值,搞体育从来就不是什么好生意,他自己很清楚这一点。“买球队不会是好的投资,但我愿意去做,这是我真正喜欢的事业,我愿意承担亏损”。

说到底,邓顿只是想寻求一个新的挑战罢了,他不在乎买下的是一支橄榄球队,还是一支足球队,抑或是一支冰球队或篮球队......

不过,这不代表邓顿对自己的球队不上心。恰恰相反,他非常享受这种虚拟照进现实,在现实世界玩球队经理的感觉。

2018年,邓顿以4.25亿美元的价格将冰球队卡罗莱纳飓风收归旗下。而这支球队在改姓“邓顿”之前,是一支彻头彻尾的烂队,已经连续9个赛季无缘季后赛。(如果非要类比,也许接近篮球迷熟悉的萨克拉门托国王?)

但充满能量的邓顿改变了卡罗莱纳飓风队的未来,虽然他是老板,但他却像个总经理一样关注球队的方方面面,事必躬亲。

“我研究这支球队,观察他们的比赛,最终我成为了他们的球迷”。

《体育商业杂志》用这样的形容评价邓顿——NHL联盟里,最亲力亲为的老板之一。

作为竞争对手的达拉斯星队总裁布拉德-阿伯茨,他反而对邓顿有相当高的认可,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了解球队的老板,“他清楚球员的薪水、球队的经济状况和文化”,两人经常坐在一起交流运营球队的秘诀。

自邓顿入驻卡罗莱纳飓风队后,这支球队的面貌焕然一新。截止至2025年8月,飓风队已经连续7年闯进季后赛,荣誉室里多了3座分区冠军奖杯,并且从曾经的联盟垫底晋升为争夺斯坦利杯的种子选手。

由于战绩的跃升,球迷居然蜂拥而至。而邓顿时代的飓风队上座率从原本的倒数第3变成了联盟前10,联想中心的主场门票每一场几乎都被抢购而空,现在他们已经创造出117场门票售罄的纪录。这自然也带动着球队收入的增长,球队的门票收入七年翻了1.8倍,季票收入七年翻了2倍,广告赞助费翻了1.7倍。

而飓风队的市值,也从4.25亿飞涨至12.5亿,翻了几乎3倍。

邓顿曾经说过他买飓风队不是为了赚钱,他甚至愿意承担亏损的风险,“但幸运的是,我并没有亏钱”。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切成就都是在北卡罗来纳的小城罗利完成的。美国通常将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划分为大城市,而罗利只有标准的不到一半。

我们都清楚运营一支小球队难度有多高,这正是邓顿想要的“事业”,他所追求的“挑战”。

邓顿对于如何运营一支小球队有他独特的思考,他认为成本控制是球队小而美的关键,“球员的身价必须和其创造的价值匹配”,这在他的经营中甚至是一道铁律。同在卡罗莱纳的NFL黑豹队老板维奥拉说,邓顿是他见过最有纪律性、最严厉的管理者。

因此,邓顿并不招球员和经纪人喜欢。《The Athletic》杂志找来一帮经纪人进行过匿名统计,让他们选出NHL最差劲的老板,而邓顿喜提头名。

他们不喜欢邓顿的原因很简单,这些经纪人觉得邓顿把球队管得太死了,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影响了球员的话语权。当然了,他们没说的话还有——这同样影响了经纪人的佣金。

邓顿用了一种近乎“无情”的方式管理球队,在这个通过精打细算发家的美国商人眼里,所有东西都可以用数字来量化。

为了控制成本,邓顿拒绝同从1980年开始在联想中心解说比赛的查克-凯顿续约,因为他觉得球馆并不需要额外的驻场解说,他只需要在场馆同步电视转播的解说就好了。2018年,他向合同到期的凯顿开出了降薪80%,

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不需要你了。

2020年6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约翰-福斯伦德身上,他也一样曾经是飓风队的解说员。但他现在已经转投西雅图海妖队,因为邓顿“完全没有给他谈判的余地”,“要么降薪,要么离开”。

福斯伦德觉得,邓顿无法理解他对于球队文化做出的贡献,也无法理解他这么多年来和社区的羁绊,“这些事情对于他而言毫无意义”。

而耐人寻味的是,自邓顿这么干了之后,有不少球队开始效仿他,裁掉了主场的解说员。

有人说邓顿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太开了,但他本人却不排斥这样的做法,他更希望就事论事。而这样的经验也确实让他在体育界获得了成功,并且他打算把这组合成方法论,用在波特兰开拓者身上。

“我觉得体育界的各方面都有共通之处”,邓顿从他7年的经营经验中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你必须在人员配置上做出明智的决定,你必须有出色的教练员,你必须有热情的球迷”。

“这是一门生意,我会审视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思考怎么在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只要你能制定标准,充满精力和热情就能把事情做好。我希望入场的排队人少,我希望这里的小吃美味,我希望球队战绩好看......”

“不论是什么行业都一样,在NBA也是如此”。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评价邓顿的工作,取决于你用什么视角看待整件事情,你的屁股坐在那里。

同为资本家的马克-库班就相当欣赏邓顿,他用“伟大”来形容作为老板的邓顿。

邓顿很多方式都是从库班那里学来的,他在买下卡罗莱纳飓风队之前就和当时拥有达拉斯小牛的库班进行过深度交流,他一步步看着库班怎么把一支糟糕的小球队运营成达拉斯的豪门,而这也是他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他在卡罗莱纳飓风队的尝试已经成功,波特兰开拓者将是他真人FM的下一个存档。

“虽然现在买球队会贵得多,一点都不划算,这不是资金的最佳利用方式。但对我来说,我很享受,所以这笔交易很棒”。

如果你是球迷,你大概会非常喜欢这样有雄心壮志的老板。

邓顿和鲍尔默一样,都是那种想要让球队做出点什么成绩的持有人,虽然不如鲍尔默夸张,但邓顿用的是另一种手段,用更科学的管理和经营弥补财力上的不足。

在怎么操弄数字和把控风险这方面,邓顿是行家。华平投资集团的高管丹尼尔-齐尔伯曼曾经这样形容邓顿,“在他擅长的领域,邓顿就像是和一群高中孩子打球的奥尼尔”。

而且,邓顿也并不是不舍得花钱。要知道,过去的六个赛季,飓风队有三个赛季的薪金支出排在联盟前5,而此前他们都是倒数的存在。

邓顿舍得花钱,但他只把钱花在刀刃上。

而这很符合经营好一支小球队的要求——他必须有野心,但又必须精打细算;他必须保守,但在该激进的那一刻,又必须毫不犹豫地施展拳脚......

好像只有一个极度理性的人,才能承担起这样的重任。但听起来,邓顿就是这样一个人。

而“既要又要”这样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邓顿而言,不也正好是满足他自我实现需求的最佳方式吗?

小杨呀,你这回可是遇到了不得了的老板咯。

来源:篮球范特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