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老板正担心的事:当越陈越香不再带来增值,藏家会抛货?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6 21:57 1

摘要:也不知道这消息哪来的?但有茶商担心:在消费降级,茶叶难卖的当下,藏家抛货,会不会引发市场甩货。

这两天,看到“东莞藏家抛货”的消息,

也不知道这消息哪来的?但有茶商担心:在消费降级,茶叶难卖的当下,藏家抛货,会不会引发市场甩货。

其实,市场自由买卖,这两年,茶圈里抛货的事常有,只是茶叶难卖,加上东莞是藏茶之都,被放大焦虑了。但担心引发市场甩货,完全是多余的。

-01-

存茶,原本是一种资产配置

20年前,普洱茶很热。

90年代三五块一饼的88青,到2006年,一饼茶涨到2500左右。一件茶叶84片,大约在20万左右(现在,88青10到12万一饼)。

那时候,普洱茶因越陈越香的属性,备受追捧。

广东人爱喝普洱茶,经历过茶价暴涨。有钱之后,广东大哥,自建房一建。恰好茶叶便宜,开始存茶,几百吨上千吨的茶叶,源源不断拉进仓库存着。

藏家之所以大量收藏普洱茶,是把普洱茶当作一种投资或资产配置。

2006年前后,广东存茶初步形成规模,逐渐有了普洱茶产在云南,存在广东的说法。尤其东莞,号称藏茶之都。

2009年之后,山头茶时代,广东仍然是普洱茶最大的消耗地。

比如,2009年,广东普洱茶年销量3万吨,到2014年,销量增加到7万吨(含流转),而2014年,普洱茶产量约11.4万吨。

到2019年,普洱茶年产量15.5万吨,广东普洱茶的交易量约9万吨(含流转)。

普洱茶,产在云南,但六七成存在广东。

进入广东的普洱茶,一部分被品饮市场消耗,被爱茶的茶客喝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仍然是被大藏家收藏。

有人觉得广东靠近沿海,是湿仓茶。

干仓湿仓,是台地为王的背景下的产物。茶叶仓储,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并无高低之分。

只是,藏茶,因时代辉煌,也受制于时代的认知。

20年前,市场普信普洱茶越陈越香。大家觉得,普洱茶都能越陈越香,原料一般的茶叶,炒出来,哐哐压饼,存出来就变好了。然而,原料一般的普洱茶,存了很多年,品质依然很一般。

2005到2008年这一时期的普洱茶,整体来说,茶叶品质泥沙俱下,这是普洱茶产业特定时期的产物,有其时代局限性。

但山头茶时代,存入广东的普洱茶,转化快、汤感厚、喉韵深,深受茶友喜爱。

有的人,在云南存两年,拉到广东存一年,再拉回云南存两年,号称昆明十年干仓。

但广东到底存了多少普洱茶,十年前就号称30万吨,具体有多少,此乃天问,没人知道。

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广东藏家传出个抛货的消息,整个普洱茶行业都要抖三抖。

-02-

现实所迫+看不到希望=不再存茶

这几年,各行各业都不容易。

其实,在资金和仓储成本的压力下,就算有藏家大量出货,也只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资金压力大

有的藏家,早年赚了钱,一边藏茶,还做点别的投资。

比如,买一幢4000万的商铺,先付了1000万,剩下3000万还贷款。

但如今,房产贬值,只值2000万了,然而,贷款却一点没少,资金压力非常大。

早年存入的茶叶,也是一种资产,把茶叶拿出来变现,不求赚钱,保本出就行,亏点出也行。

钱难挣的大背景下,因资金压力大,开始出货的藏家,很正常。

有的藏家,看清了:普洱茶的确是越陈越香了,但是,这个越陈越香并没有带来资产的实际增值。

也就是,在产能过剩、消费降级让茶叶越来越难卖的背景下,存茶看不到希望,不想再存了。早甩早安心,趁早把手里的茶叶变现。

而且,每个藏家缺钱的程度不一样,比如,存入某品牌的茶,有人2000一件出,更缺钱的敢1000一件出,只要给现钱量大,还能再谈到500一件,若是全部拿掉,200一件都行。

仓储成本,账不可细算

藏家如果有自己的房子藏茶,压力会小一些。

但是,如果藏家是租房子藏茶,仓储资金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

在昆明,租房存10来吨茶叶,一年都要六七万的资金。广东存茶,存几百吨、上千吨茶叶的人,如果要付房租,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

一年几十万、上百万。十年就是几百万上千万。如今这行情,这笔仓储资金,真大哥也感受到了压力。

-03-

普洱茶,只靠品饮市场

最近,有茶商说:

如果行情再艰难下去,一旦藏家抛货,会不会引发市场恐慌。

其实,看清谁能消化,谁在控盘。就知道:喝好自己的茶,好好卖自己的茶才是正经事,其他的不必担心。

谁能吃下海量库存?

茶叶,有内销、出口,深加工三个市场。

而普洱茶,年出口3000吨左右,主要靠内销市场。而内销市场,原本靠投资、收藏和品饮三驾马车拉动。

投资和收藏的茶,纵然甩出来,海量库存,甩给品饮市场?

每一个茶客的手里,都有很多茶。有的茶客,甚至存了一辈子喝不完的茶,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产能。

而且,如今的茶客何其精明。茶叶所有的价值,都落实于口感,品质好价格合适的茶,会买点喝,品质一般的茶,卖不动。

就算有藏家抛货,对品饮市场有一定影响,但整体来说,影响有限。

最多就是山头茶市场,又被抢走一部分,但晃一圈,还是回来喝古树茶。

藏茶,谁在控盘?

藏茶,有几十吨,几百吨,千吨的小藏家。也有存茶上万吨的大藏家。

就算几百吨、上千吨的小藏家,通过经销渠道、手里的商会或直播间甩货,这类抛货,最多就是冲击一下品饮市场,对市场的冲击,还不如直播间。

收藏市场真正的定海神针,是藏茶几万吨,甚至更多的大茶企。

大藏家不会抛货,企业做大到一定程度,一言一行,都不是企业自己的事。

最后,当然是:茶是一方民生,牵扯上千万人的生计。领导打个招呼,企业没钱了,可以搞点贷款。但抛货引发市场恐慌的事,不会出现。

总之,小藏家抛货,茶客手里茶多钱少,市场无力消耗这些产能,对市场冲击有限。大藏家,继续守盘。

写在最后:

这两年,各行各业都不容易。

有的藏家撑不住了,把早年存入的茶叶拉出来变现。

然而,卖茶,理性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并不是降价就能卖掉的。

普洱茶市场比较特殊,终端市场相当分散,每个茶商都有一亩三分地,都有自己的圈子。

圈子之内的人,茶叶能卖。出了圈子,茶叶,降价也卖不掉。

如果降价抛货有用,干净、生态的山头茶,早就被直播间卖空了,

茶农还需要,坐在直播间,熬夜到凌晨两点?

来源:普洱话江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