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男子非法捕捉催肥贩卖200万只野生麻雀禾花雀,获刑十二年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16:59 1

摘要:被告人王某法的名字从此与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捆绑在一起——198万只麻雀,1938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这场持续近五年的血腥交易,最终将他送入十二载半的铁窗生涯。

湖北宜昌中级人民法院的法槌重重落下,一桩缠绕四年的非法野生鸟类交易大案迎来终审判决。

被告人王某法的名字从此与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捆绑在一起——198万只麻雀,1938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这场持续近五年的血腥交易,最终将他送入十二载半的铁窗生涯。

一条隐蔽而高效的罪恶链条在湖北当阳悄然运转:

源头捕杀:王某法精心组织多个捕鸟团伙,编织起一张覆盖乡野的死亡之网。

集中“催肥”:被捕鸟类被集中到租用的仓库进行“催肥”,为最终摆上餐桌做准备。

冷链运输:利用现代物流,冷冻鸟体通过冷链网络源源不断运往千里之外的广东。

暴利终点:东莞、佛山的餐饮市场成为终点,麻雀收购价每只仅0.5-0.8元,经催肥、转运,最终以5-7元价格售出。

在这条利益链上,王某法并非孤身作战:

其子王某哲化身“运输大队长”,邮寄冷冻麻雀高达169万只,南下广东收取78万元赃款,最终作为从犯获刑五年。

中间人贺某贵活动于捕鸟一线,协助收购麻雀98万只,以及黄雀2327只、禾花雀962只,从中获利6万元,终审获刑十年六个月。

当公安机关突袭行动现场,触目惊心的证据昭示着这场生态屠杀的规模:

堆积如山的捕鸟网、循环播放诱鸟声的扩音器、大型催肥养殖设备。

冷库中尚未运出的数万只鸟类尸体,无声控诉着罪行。

法院的判决书中,两组数字揭示了此案超越寻常的严重性:

1. 数量之最:累计非法交易野生鸟类总数超200万只,成为近年来同类型案件中数量之冠。

2. 价值之巨: 尽管麻雀常见,但作为国家“三有”(有益、有经济价值、有科研价值)保护动物,单只基准价值300元。而黄胸鹀(禾花雀)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单只基准价值高达3000元。

主犯王某法最终因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终审维持原判:

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所有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沾满血腥的作案工具悉数没收。此案涉案野生鸟类总价值经初步估算已超过2526万元,远超其非法获利的40万元。

“此案不仅是对法律的践踏,更是对生态平衡的野蛮破坏。”主审法官在宣判后强调,“每一只被非法交易的保护动物,都是生态环境不可逆的损失。

如此庞大的数量,造成的生态损害难以估量。”湖北当阳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已记录到鸟类种群数量明显波动。

从每只麻雀五毛钱的收购价,到广东餐桌数倍的暴利,这条沾满羽毛与鲜血的产业链背后,是对自然毫无敬畏的掠夺。

当200万生灵在催肥仓库和冷链车厢中走向终结,12年半的刑期不仅是对犯罪者的严惩,更是法律为生态红线划下的钢铁界碑——任何以生命为代价的暴利,终将付出自由的代价。

来源:梓桐爱朱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