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著名的加特林机枪、诺登菲尔特机枪和马克沁机枪就已经名声远播,尤其是马克沁机枪, 在英国多起殖民地战争、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已经展现出巨大的魅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的出现大量改变了战争形态,防守堑壕的一方能够依靠笨重的机枪射杀数十倍于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著名的加特林机枪、诺登菲尔特机枪和马克沁机枪就已经名声远播,尤其是马克沁机枪, 在英国多起殖民地战争、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已经展现出巨大的魅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的出现大量改变了战争形态,防守堑壕的一方能够依靠笨重的机枪射杀数十倍于己的敌军。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基于马克沁机枪发展而来的变种机枪,包括德国的MG08机枪、英国的维克斯MkⅠ中型机枪和奥地利的施瓦茨罗斯机枪等,法国人也别出心裁地研发了气冷式的哈奇开斯重机枪。然而这些机枪非常笨重,需要三名以上的士兵布设和携行枪身、支架、冷却装置和弹药,战壕防御还能胜任为步兵进攻和防御提供火力支援,但进攻就比较吃力了。
刘易斯轻机枪属于第一代轻机枪,由美国陆军上校艾萨克·刘易斯于一战前设计,采用导气式原理,并因其与众不同的创新设计(粗壮套筒和弹盘)而为人们所熟知。刘易斯往往被认为是英国机枪,但实际上发明者是个标准的美国人:艾萨克·牛顿·刘易斯(但和万有引力科学家,艾萨克·牛顿没有任何关系)。1910年,刘易斯根据之前一个叫塞缪尔·尼尔·麦克莱恩的发明家所设计的结构打造了一款冠以自己名字的刘易斯机枪。
1911年,刘易斯拿着自己设计的机枪跑去华盛顿给美军献宝,试图让美军接受这种体型较为轻便、适合让单兵携行的风冷式机枪。向几位美国军械部官员和高级军务部长展示了他的机枪设计,但美国军方并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非常有可能是刘易斯和当时美军的陆军军械部长威廉·克罗兹(曾主持通过了美国陆军换装贝内特·梅西耶轻机枪)政治立场不对头,双方有点矛盾,(主要是人情世故没有搞好。)因此克罗齐直接否决了刘易斯的设计,后来选择了更烂的法国绍沙轻机枪。(后来美军因为那个无知的将军,造成没有轻机枪可用,美国远征军不得不使用垃圾中的垃圾——绍沙轻机枪作为主力武器。所以说,无知的将军杀死己方士兵的效率,比任何敌人都要更高。)
美国陆军军官和枪械发明家艾萨克·牛顿·刘易斯(1858-1931)
最终导致刘易斯对美军心灰意冷,一怒之下跑去了比利时列日开设刘易斯自动武器公司。(公司与英国伯明翰轻兵器公司有紧密的业务合作),伯明翰帮助其克服技术难题,并且在1913年采购了数把刘易斯机枪,让它们改用英式.303英寸子弹测试。1914年,伯明翰公司买下刘易斯机枪在英国的生产特许专利,从此刘易斯机枪成为英国武器,刘易斯本人则因为机枪专利授权金而暴富,由于在英国的市场前景良好外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比利时成了前线,刘易斯为了避免被战火波及,把公司在1914年从比利时搬迁至英国。(最后使用这款机枪的是英军而非美军,这就给世人一种刘易斯机枪是英国武器的错觉。)
刘易斯轻机枪,发射7.7×56毫米步枪弹,枪管长670毫米,全枪长1280毫米,空枪重12.7千克,最高射速600发/分钟。
直到今天,许多人还误以为刘易斯是水冷机枪,因为它粗大的散热套筒与当时的马克沁 / 维克斯机枪上的冷却水套非常相似。实际上,套筒内根本就没有水,内部的散热片全部由铝制造,作用类似现在电脑主板上的散热器。
刘易斯轻机枪设计图纸
英国陆军对刘易斯机枪可谓是情有独钟,在一战结束后的很多年里仍旧在使用。除了英国,还有许多国家在一战期间装备了刘易斯机枪,比如澳大利亚,法国,挪威,俄国,加拿大,甚至还有敌对方的德国军队。英国军方在1938年才用布伦轻机枪换装了刘易斯机枪。但是敦科尔克撤退后,丢弃了不少武器英国面临的局势十分严峻,所有可以射击的武器都被投入使用,大量的刘易斯机枪再度“应征入伍”。他们主要作为防空机枪,装设在卡车、火车上。
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进口此枪,川军总司令刘湘的部下范崇实曾于1928年到1930年间,订购3000挺刘易斯机枪,子弹1500万发。但由于进口为英国的7.7x56R版,弹药与国内制式弹药不符,总数量也并不多,所以在抗战中很罕见。
但该机枪非常适合抗战时期的中国,具体有以下几点:首先价格上就很便宜,非常适合当时缺少经费的中国军队。如刘湘采购刘易斯轻机枪的费用大约相当于同等数量捷克ZB-26轻机枪的1/3,也就是说买1挺捷克ZB-26轻机枪的钱可以买3挺刘易斯轻机枪,十分划算。当然价格如此便宜估计跟一战英国有大量库存有关。
其次刘易斯轻机枪射速达到550~600发/分,几秒钟之内就可将弹盘内装满的47发子弹全部射出形成弹雨,火力非常强,可以轻松压制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对比之下,捷克式、FN M1930式等轻机枪弹匣只有20发,换弹匣需要时间,短时间内火力明显不如刘易斯轻机枪。
刘易斯轻机枪操作比较简单、新兵容易上手,保养要求也不高,很符合当时兵源以农民为主、军事素质普遍不高的中国士兵实际情况。
至于刘易斯轻机枪的缺点在当时的中国战场反而不是问题了。首先是刘易斯轻机枪偏重的问题,刘易斯轻机枪空枪重11.8公斤,加上47发弹盘更重,士兵携带长时间机动不方便。但当时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作战以防御为主,打阵地战的时候这个偏重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刘易斯轻机枪不但伴随中国军队打完二战时期,并且还参加直奉战争、北伐、内战、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其装备部队的时间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各款轻机枪,成为一代经典。
刘易斯试射自己的机枪
来源:公爵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