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内容,小帮手就从危害症状、发病原因、预防办法等多个角度,详细和大家说说玉米青枯病的相关内容,以及今年为何多地发病严重的原因。
近期,部分地区的农户给小帮手反馈,当地的玉米青枯病今年比较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青枯病是玉米生长后期常见的病害之一,一旦大规模爆发,会让农户们措手不及。
最主要的一点,玉米青枯病到后期发生后,基本无药剂可有效防治,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
本篇内容,小帮手就从危害症状、发病原因、预防办法等多个角度,详细和大家说说玉米青枯病的相关内容,以及今年为何多地发病严重的原因。
玉米青枯病,有农户也称为玉米茎腐病,它并不是某一种病原菌所形成的,而是多种病原菌复合所引起的病害。
它和一些危害叶片的病害不一样,主要危害玉米的根系和茎基部,不易被发现。
一般情况下,玉米进入灌浆期后,青枯病的危害就开始显现出症状了,尤其是进入乳熟后期至蜡熟期,危害会达到顶峰。
观察玉米青枯病的发病特点,在危害初期,玉米植株根系会腐烂,根系上的茸毛也会大量脱落。
正常情况下,玉米想要充分灌浆,根系的水分和养分传输非常重要,一旦出现青枯病,根系受损,玉米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大幅下降,还容易导致倒伏。
另外,还会危害茎基部,导致茎基部的维管束受影响,也会阻碍植株内部水分和养分的正常运输。
随着根系和茎基部逐渐受损,叶片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自下而上会呈现出水渍状,用老百姓的话说,和被开水烫过差不多,叶片颜色也很快变成青灰色,严重时发黄干枯。
对于正在灌浆的果穗,一方面整体会下垂,不易掰下,另外一方面,玉米籽粒也会变得干瘪,千粒重下降,直接降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1、上面已经提到,玉米青枯病的病原菌由多种构成,相对比较复杂,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
对于往年已经发生过,或者往年就发生严重的地块,后续再种植玉米的话,也会更容易发生。
比如玉米收获后,病原菌会在病残体内外以及土壤中存活越冬。至于带病的种子,也是下一年青枯病传播的重要源头。
在适宜的环境下,病原菌会借助刮风下雨、灌溉浇水以及田间昆虫等媒介进行传播,如果田间玉米根茎部有伤口的话,侵入会更快。
2、气候因素也是主因。玉米生长进入后期后,如果当地出现长时间的降雨,田间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降雨过后,随即出现高温晴天,温度迅速回升,田间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导致青枯病的大面积发生。
尤其是玉米进入灌浆乳熟阶段,玉米植株自身的抗性相对较弱,青枯病容易趁机大量侵染,致使病害流行。
3、玉米播种以及生长过程中,不当的种植方式和管理也是玉米青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比如,种植密度过多,玉米后期田间通风透光不好,空气流通不畅,湿度容易增加。
尤其是相对低洼的地块,田间排水不及时,遇到连续的降雨后,田间容易形成积水,导致根系生长受阻,抗性下降,危害增加。
4、不同玉米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也存在明显差异。一些抗病力相对较弱的品种,更容易感出现青枯病。
而抗性相对好的品种,即使在病青枯病发生严重的年份,发病率也相对较低。
尤其是往年种植的某个品种,青枯病发生普遍且严重,再次种植玉米时,就建议更换品种了。
其一,近期不少春玉米种植地区,在玉米蜡熟期后降雨量偏多,并且降雨分布不均,出现了多次集中降雨过程。
而在降雨过后,又迅速迎来高温天气,田间形成了高温高湿的环境,为玉米青枯病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二,部分地区的农户,玉米品种相对单一,出现了连续多年种植同一品种的情况,甚至该品种的抗病性也一般。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病原菌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青枯病的发生在今年爆发。其实,不仅是青枯病会严重,像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等,同样也会加重发生。
其三,部分农户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增加种植密度。比如本来一亩地4000-4500株,结果种植了6000-7000株,甚至更高的种植密度。
等到玉米生长到后期后,植株高,叶片大,田间通风透光性差,再加上植株之间对于水分和养分竞争激烈,进一步加重了青枯病的发生。
其四,一些春玉米种植地区,今年降雨量偏大,由于田间的排水措施不完善,在降雨后无法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尤其是相对低洼的地块,导致土壤处于过湿状态,根系也会缺氧,容易引发根部病害,进一步加重了青枯病的危害程度。
对于有经验的老农们都知道,玉米后期一旦出现青枯病,基本上就不用打药了,因为打了也没用,竟是费时费力。所以,针对玉米青枯病,一定要提前预防。
第一种预防措施: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这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
购买玉米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当地往年青枯病的发生程度。
第二种预防措施:玉米收获后,及时将田间的病残体清理出去。同时,再进行深耕土地,减少初侵染菌源。等到来年再继续种植玉米时,就可以减轻青枯病(也包含其它病害)的发生程度。
第三种预防措施:如果购买的晚熟或者中熟品种,建议可以适当晚播。这样可以使玉米关键生育期避开青枯病的高发期,降低青枯病的危害。
第四种预防措施:通过化学药剂进行预防和初期的防治。一方面,玉米播种前,一定要拌种,或者进行二次拌种,可选择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咯菌・精甲霜悬浮种衣剂等,一定程度上,对于青枯病的预防很好。
另外一方面,在进行一喷三防时,杀菌剂选用恶霉灵、甲霜灵、代森锰锌等,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玉米青枯病危害症状、发病原因、预防办法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希望大家看完本篇内容后,尽快抽个时间,去自家田地查看玉米的长势,别让玉米青枯病毁了一季的收成。
来源:湖北台农村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