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选派67名优秀年轻专业技术干部担任农牧业“产业辅导员”,点对点对接全市67个脱贫村。这些产业辅导员以精准服务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用技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成为
2025年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选派67名优秀年轻专业技术干部担任农牧业“产业辅导员”,点对点对接全市67个脱贫村。这些产业辅导员以精准服务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用技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成为助力脱贫村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力军”,在基层一线唱响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强音。
摸实情、送政策,筑牢产业发展“基础盘”,夯实听党话的思想根基
产业辅导员通过座谈走访、实地调研等方式,全面摸清服务村常住人口、土地资源、集体经济等基本情况,精准掌握资源禀赋、产业短板和发展需求,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政策宣传方面,产业辅导员化身“政策宣传讲解员”。他们深知党的惠民政策是脱贫村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村民对政策理解不深、操作不熟等问题,积极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马铃薯生产者补贴、市本级促进蔬菜产业发展政策《菜五条》、促进奶业发展政策《奶五条》、畜牧良种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现代设施农牧业建设贷款贴息等惠农惠牧政策和防贫保险、公益岗位、省外务工补贴、雨露计划等帮扶政策的宣传与解读,让党的惠民政策走进田间地头,让村民深刻认识到党对农村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从思想上坚定听党话的信念。村民们在了解政策后,纷纷表示要紧跟党的指引,积极利用政策发展产业。
作为“农技指导员”,产业辅导员聚焦种养殖关键环节,开展实地指导200余次。他们将玉米密植调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先进技术送到农户手中,把党的科技兴农理念落到实处。清水河县窑沟乡不灿洼村干旱少雨,产业辅导员因地制宜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指导种植小香米50亩、大豆100亩,破解抗旱难题;同时试种30亩降解膜,为解决残膜污染探索新路径,让“科技因子”真正融入产业发展。
产业辅导员们深知,只有让脱贫村的产业持续发展,让村民真正富起来,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他们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在武川县得胜沟乡、哈乐镇、耗赖山乡、哈拉合少乡、可镇引进现代草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温室改造提升、蛋鸡养殖示范园区蛋鸡扩建及配套工程、有机肥加工、现代农业——食用菌(灵芝菇)生态养种植基地等项目;在清水河县宏河镇引进特色林果基地及数字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村民们在产业辅导员的指导下,看到了科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更加坚定了听党话、依靠科技发展产业的决心。
解难题、办实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激发感党恩的真挚情感
产业辅导员下沉一线后,牢记党的嘱托,面对脱贫村的急难愁盼,主动担当“问题协调员”,始终将村民的需求放在心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发村民感党恩的真挚情感。
武川县二份子乡五份子村计划购置种公羊,产业辅导员第一时间对接县农牧局,明确补贴政策和办理流程,筛选出两家合规种公羊场,让村民省心又省钱。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想建高标准农田,产业辅导员邀请专业人员实地研判地理条件,为项目落地奠定基础。武川县哈乐镇圪料坝村的莜麦销路难题,更是通过产业辅导员牵线,与禾川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建成绿色种植基地并签订收购协议,让村民实现“种得好更卖得好”。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村民们深切感受到党的关怀,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7月中旬强降雨来袭,产业辅导员们迅速变身“抗灾应急员”。他们第一时间推送预警信息和防灾技术,发放《农业防灾减灾手册》等资料,覆盖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应急管理要点。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哈拉合少村洪涝后,向日葵和藜麦爆发病虫害,产业辅导员紧急捐赠低毒农药,覆盖受灾面积800亩,现场指导施药技术,帮助农户挽回损失。产业辅导员用快速响应筑牢产业“防护墙”,也在村民心中筑起了一座感恩党的丰碑。
聚合力、谋长远,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坚定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产业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村民们看到了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坚定了跟党走的行动自觉,大家纷纷表示,要齐心协力发展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产业辅导员将与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紧密协作,围绕产业规划实施、资源协调、问题破解等关键环节,凝聚多方力量共促发展。他们以党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持续深化技术服务、强化产销对接、完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村产业从“有”向“优”转变。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呼和浩特市的67名农牧业“产业辅导员”在脱贫村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他们让村民们深刻领悟到党的政策的优越性,激发了村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