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条高铁已获批,谁更急、谁更难、谁更藏着惊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3 19:03 3

摘要:相较于往年,今年高铁的开工节奏确实慢了一拍,但慢并非停滞,而是把“开工”二字拆成了更细的动作:批复、招标、先行段、全线……当这些动作被拉成时间轴,你会发现——真正的爆发点在下半年。

相较于往年,今年高铁的开工节奏确实慢了一拍,但慢并非停滞,而是把“开工”二字拆成了更细的动作:批复、招标、先行段、全线……当这些动作被拉成时间轴,你会发现——真正的爆发点在下半年。

谁更急、谁更难、谁更藏着惊喜?

01、武汉枢纽直通线:一座新站,一次“心脏搭桥”

如果把武汉的高铁网比作心脏,那汉阳站就是一次“开胸手术”。

16台30线,全国第四个主客站,直接决定武西、沿江、武广三大干线能否真正“直通”。去年用地预审一过,今年施工图审核就跑进了冲刺区。最新消息是,汉阳站站房及市政配套同步招标已挂网,预计10月先行段开工。

难点不在线路,而在市政——汉江两岸的盾构、地铁11号线的交叉、四新大道的抬升,每一项都考验武汉的城市意志。但一旦成功,武汉将真正完成“超米字”最后一捺。

02、宜常高铁:八年拉锯,一朝破局

这是最“难产”的一条。

2017年第一次环评公示,2024年12月31日才拿到可研批复,整整八年,线路从“经松滋”到“绕松滋”,再到“回到松滋”,博弈的是湘鄂两省利益,更是长江与洞庭湖生态红线的底线。

今年8月环评上报,看似只迈出一小步,却是实质性开工前的最后一道闸门。湖北段已启动施工图审核招标,湖南段同步推进,年内控制性工程开工概率极高。

这条217公里的线路,将让宜昌北上不必再绕行武汉,常德南下不再绕道长沙。一句话:它补的是“呼南通道”的腰眼。

03、长赣高铁:湘赣边区的“握手”

浏阳人等了十年,终于等来350km/h的速度。

7月30日赣湘两省同步施工招标挂网,江西段明确8月15日先行开工,湖南段同步进场。虽然举行了开工仪式,但真正意义上的“全线开工”要等到四季度。

这条429公里的线路,最难的是武功山隧道群——14座隧道,总长64公里,桥隧比高达82%。一旦打通,长沙至厦门将由现在的6.5小时压缩至4小时以内,湘赣边区正式融入“长三角—海西”3小时经济圈。

04、合池高铁:安徽的“最后一条市市通”

199.4公里,250km/h,看似平淡,却是安徽“市市通高铁”的最后拼图。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已在2022年底先行开工,主塔今年8月刚刚封顶,为全线开工抢出了时间窗口。7月施工图设计获批,8月启动施工招标,按目前节奏,国庆前后全面开工悬念不大。

建成后,合肥—池州—黄山将形成1小时旅游圈,皖南“两山一湖”真正接入长三角高铁网。

05、焦洛平高铁:首条开工,却不是“主角”

3月初步设计批复、6月全线施工招标、7月正式进场——焦洛平确实抢了“第一”。

但放在全国大盘里,它更像一条“补短板”的联络线:230公里、400亿投资,打通豫西三市,真正的作用是替呼南通道“补西翼”。

因为郑太、郑西、郑渝已为它留好了接口,建成后洛阳到太原、西安、重庆均可在2.5小时内直达。对豫西山区来说,这是“融网”而非“建网”。

2025年的开工节奏,像一趟中途停车的长途列车:有人下车抽烟,有人急着补票,列车员反复广播“马上发车”。

上半年只跑出了焦洛平这一节“头厢”,但下半年,武汉、宜常、长赣、合池四节“车厢”正在依次挂接。

“十四五”收官,看的不是谁第一个起跑,而是谁能在终点前把最后一根轨枕铺完。

所以,别急,给工程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耐心。

来源:爱旅行的小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