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主要受到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各种病害的影响,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深入了解病原菌感染背后的分子机制,以及识别决定宿主易感性或抗性的因素,对于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近
水稻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主要受到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各种病害的影响,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深入了解病原菌感染背后的分子机制,以及识别决定宿主易感性或抗性的因素,对于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近年来,植物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研究迅速发展,揭示其在调控生长发育、环境适应、表观遗传和抗逆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关于易感lncRNA(S lncRNA)作为新的靶点,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实现作物广谱抗性调控中的分子功能,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报道。
近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玉婵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 Editing of a Susceptibility lncRNA Enhances Broad-Spectrum Disease Resistance in Rice without Developmental Trade-Offs”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揭示水稻在被病原体入侵后,长链非编码RNA RESIS被其启动子上的效应器结合元件激活,随后与NatA复合物的两个核心成分NAA15和NAA10结合并增强NatA复合物在蛋白质N端乙酰化中的活性,促进病原菌侵染进程。而RESIS敲除则抑制了这一过程,并在病原体入侵期间增强翻译水平,对真菌和细菌疾病产生抗性,并且而没有通常与NatA复合物直接敲除/敲低相关的生长抑制。这些发现凸显了易感lncRNA(S lncRNA)作为提高作物广谱疾病抗性靶点,特别是在改善作物抗性与保持生长平衡方面的潜力,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前景。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粳稻、籼稻和普通野生稻的转录组数据,并结合白叶枯侵染下的转录组数据,发现了一个高度保守且在白叶枯侵染下显著上调程度最高的lncRNA。该lncRNA T-DNA插入失活突变体表现出较高的白叶枯抗性,因此,将该lncRNA命名为RESIS (REsponsIve to Xoo and conServed)。进一步对构建的RESIS过表达(RESIS-OE)和敲除突变体(resis)的白叶枯侵染实验表明,RESIS-OE株系具有显著的易感性,而resis株系则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性,提示RESIS促进病原菌对水稻的侵染进程。通过对突变体植株的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并统计,发现RESIS的敲除并不会影响植株的单株产量、千粒重和株型等农艺性状,并且RESIS的敲除挽救了因白叶枯侵染导致的水稻产量显著降低。同时,resis突变株还表现出对细菌性条斑病和稻瘟病的良好抗性,这突显了lncRNA RESIS作为有希望的易感性靶点,在实现水稻广谱抗性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农艺性状。
图2:RESIS突变株表型分析
通过RNA pulldown和RNA TurboID实验,研究团队鉴定出RESIS的特异性结合蛋白NAA15和NAA10,并通过RIP和TriFC实验进一步验证了RESIS与二者的相互作用。NAA15和NAA10是NatA复合体的核心成员,NatA复合物是一种N末端乙酰化修饰(N-terminal acetylation)关键复合物,修饰比例在高等动植物蛋白质组中高达40%以上。NatA介导N末端乙酰化修饰,在调控水稻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atA复合物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应激反应至关重要。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NAA15和NAA10的基因纯合敲除植株无法获得,通过对NAA15-RNAi和NAA10-RNAi的表型观察,植株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影响了株高和穗长,与对照植株相比,其穗分枝数、粒数以及单株产量均显著降低,这表明NAA15和NAA10在维持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进一步对转基因植株的白叶枯病抗性进行观察统计,经PXO99A处理后,NAA15-RNAi和NAA10-RNAi植株对白叶枯表现出显著抗性。进一步对NAA15-RNAi和NAA10-RNAi植株也进行了稻瘟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侵染试验,发现两个突变体的植株对两种病害的抗性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表明,NAA15和NAA10在病原体侵染期间的功能类似于 RESIS。RESIS可能通过其对二者的影响来调节植株对病原菌的抗性。进一步对RESIS与NAA15和NAA10之间调控关系进行研究。发现RESIS在驯化过程中进化出一个特定的结构域,该结构域引导NAA10与NAA15结合,并催化参与核糖体组装和翻译途径的蛋白质的N端乙酰化,进而在抗病过程中发挥作用。由于NAA15或NAA10敲低所增强的抗性会导致发育缺陷和产量损失,其基因本身不合适作为一个增强作物抗病性的靶点,然而靶向RESIS避免了上述不利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升作物广谱抗性的策略,通过编辑S lncRNA RESIS可以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前提下,增强作物对病原菌的广谱抗性。S lncRNA在作物抗性研究中的巨大潜力,为未来作物基因组编辑提供了新的方向。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赵文龙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张玉婵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陈月琴教授对该研究工作进行了指导。该工作得到了农业农村部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中组部万人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论文连接:
来源:搞笑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