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的覃某、韦某共同在养殖场饲养的山羊、鸡鸭等禽畜出现大批死亡现象,多年心血几乎毁于一旦。他们心急如焚,通过查看养殖场监控录像,发现同村一位老人蓝某曾手持喷雾器在养殖场门口喷洒不明液体。他们怀疑蓝某喷洒的液体正是导致禽畜死亡
图为唐青龙(左一)与乡政府、司法所、村委会相关人员在调解的现场。蓝凡 摄
一起标的额仅为一元钱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原告不为赔偿,只为“讨个说法”。被告年事已高,家庭亦有难处。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案”,背后却牵涉着邻里积怨与尊严诉求的深层博弈。面临证据灭失、矛盾尖锐的困境,法官该如何破局?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的覃某、韦某共同在养殖场饲养的山羊、鸡鸭等禽畜出现大批死亡现象,多年心血几乎毁于一旦。他们心急如焚,通过查看养殖场监控录像,发现同村一位老人蓝某曾手持喷雾器在养殖场门口喷洒不明液体。他们怀疑蓝某喷洒的液体正是导致禽畜死亡的根源。
两个月后,覃某、韦某向村委会报告此事,在村委会相关人员的询问中,蓝某承认曾喷洒过一些液体。
“我爸今年都80岁了,他年老糊涂而且听力不好,你们问话的时候,我们都不在身边,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你们欺负一个老人,我们不承认这个结果!”蓝某的子女电话告知村委会负责人。
随后,他们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但因案发已久,错过了最佳取证时机,无法对禽畜死亡原因进行专业鉴定,公安机关作出了不予立案的决定。
案件陷入僵局,邻里关系降至冰点。
求告无门、满心愤懑之下,两位养殖户来到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地苏人民法庭立案窗口递交诉状,提出了一个象征性的诉讼请求——赔偿财物损失人民币一元。
“我们不是为了一元钱,是为了理,只想讨个说法。”他们坦言。
受理案件后,庭长唐青龙敏锐地意识到,此案虽标的额小、法律关系表面清晰,但绝不能简单机械处理。
侵权事实发生已久,关键证据灭失已无法补充,若仅依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草率判决,不仅无法查清事实,更可能使邻里矛盾进一步恶化。
“一元钱纠纷虽小,但妥善化解绝非易事,背后是当事人财产损失的锥心之痛,是邻里失和的尴尬煎熬,更是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呼唤。”唐青龙表示。
唐青龙当天便联系村委会深入了解详情。沟通中得知,两位养殖户的核心诉求并非追求足额赔偿或争个是非对错,而是希望引起老人子女的重视,促使蓝某的子女加强对老人的监护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明确了这一关键点后,唐青龙迅速制定了调解策略。
唐青龙和调解团队积极协调村委会,细致摸排双方的社会关系和亲属脉络,寻找调解的情感突破口。同时,向派出所调取了前期调查中形成的证据材料,进一步梳理案件脉络。
此外,调解团队还主动对接乡政府、司法所,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组织村委会、派出所、司法所召开调解前的联席会议,为后续调解做了充分准备。
当天的调解现场,唐青龙特意安排在村委会的露天操场,希望能够现场说法,引起村屯群众的注意。
“我们起诉一元钱,只是让你们知错就改,下次不能再投毒了。”养殖户覃某说。
“你们凭什么说是我爸投的毒?别说一元钱,就算一分钱,我们也不给!”蓝某子女也寸步不让。
调解现场双方情绪激动,言辞激烈,互相指责,场面一度僵持不下。调解团队展现出极大的耐心,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分别组织原、被告及其亲属进行调解,认真倾听双方意见,并分别从法律和情理角度进行劝导。
“作为子女,有义务加强对老人的日常照顾和行为管理。大家都是邻居,有事还要互相关照,不要伤了和气。”唐青龙对老人的子女说。
另一方面,村委会和司法所的联调成员向两位养殖户解释,因蓝某年事已高,希望他们能多一些邻里间的理解和包容,发扬中华民族互谅互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
经过数小时的艰难沟通与反复疏导,在调解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双方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当场握手言和。两位养殖户也表示谅解,主动撤回起诉。
“我们常年在外务工,确实有照顾老人不到位的时候,同村相邻应该互相理解,希望以后不发生这样的事情。”老人的子女表示。
“一元钱的赔偿诉求虽轻,但修复的邻里信任与和谐关系价值千金。”回顾成功调解此案的过程,唐青龙深有感触,“司法工作不仅需要明断是非的智慧,更需要焐热人心、修复关系的温度,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
来源: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