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大家在选择相机的时候,是不是常听到“御三家”这个称呼。总有人会说:买相机就认准御三家。其实这个名称没有什么深奥的,就是指的佳能、尼康和索尼这三家相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它们会被称为“御三家”?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它们在相机里的江湖地位又是如何建立的?这篇文
最近大家在选择相机的时候,是不是常听到“御三家”这个称呼。总有人会说:买相机就认准御三家。其实这个名称没有什么深奥的,就是指的佳能、尼康和索尼这三家相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它们会被称为“御三家”?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它们在相机里的江湖地位又是如何建立的?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如果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二十年前,当时的相机江湖并没有所谓的“御三家”这个名称。那个时候,还是单反相机天下,拍摄者手里拿的相机不是佳能就是尼康。1999年,尼康推出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单反相机D1。而2002年,佳能则用全画幅的1Ds证明了单反相机的效果也可以达到胶片水准,随后在2005年更是把全画幅下放到平民级别的5D,使得普通人也能用上高性能的全画幅相机了。在这期间,佳能和尼康一边你追我赶,一边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段时间我们称为“C家”和“N家”双雄争霸的时代。
在这三家中,索尼属于后起之秀,它不是传统相机厂商。只是在2006年,它收购了柯尼卡美能达的相机业务,从此带着α卡口杀入了相机市场。刚开始几年,索尼在拍摄者眼中还只是个“新人”,镜头群不足,口碑也不好。但索尼很快意识到,要想真正在相机的江湖里立足,就必须在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虽然前期,索尼也有试水单反相机,但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真正让索尼进入“御三家”阵营的,是无反相机的崛起。2013年,索尼发布了全画幅无反相机A7系列,这在当时对单反相机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变革。由于相机不再需要反光镜,所以机身会做得更小巧,但相机性能并没有减弱。这一举动直接改变了相机的市场格局。
到了2015年出的A7R2,使得索尼相机在高像素、机身防抖、视频功能上已全面领先,从而吸引了大批佳能、尼康的用户。再到2017年的A9,让索尼首次在体育摄影里对标佳能、尼康。从这一刻起,摄影圈再也不能忽视索尼的存在,御三家的格局正式形成。所谓“御三家”的江湖地位,其实是靠一代又一代的技术突破堆积出来的。尼康的D1打开了数码大门,佳能的5D系列让全画幅普及,而索尼的A7系列则掀起了无反革命。除了技术外,它们还有庞大的镜头群与用户生态。佳能、尼康积累了几十年的镜头群,索尼则凭借E卡口吸引了适马、腾龙等第三方厂商加入。这对于拍摄者来说,一旦选择这三家中的任何一家相机,都很难轻易更换,因为“换门”的代价太大了。正是基于这种生态的黏性使得“御三家”能长期屹立不倒的原因。
当然,相机市场上并不是只有这三家。还有像富士、松下、奥林巴斯、徕卡这些相机品牌。但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整体影响力来看,这些品牌仍然难以和佳能、尼康、索尼抗衡。可以说在相机市场里,他们三家加起来占据了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其他厂商只能分食剩下的部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御三家内部的实力对比也在变化。进入无反时代后,索尼凭借先发优势迅速崛起,市场份额一度反超尼康,甚至在某些年份与佳能争夺全球第一。而尼康则在无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被不少人调侃成“御三家里的老三”。虽然佳能依然保持霸主地位,但面对索尼的冲击,也不得不加快无反布局。
那么,御三家形成的这种市场格局会不会被打破呢?短期来看可能性不大。富士、松下、奥林巴斯等品牌虽然有亮点,但整体规模不足以撼动三强。不过市场也并非一成不变。就像二十年前没人会想到索尼会成为三强之一一样,未来也不排除有新的玩家,比如大疆。所以说,“御三家”并不是一个固定称呼,而是摄影行业在不断变化中形成的。它们的江湖地位是历史积累的,也是技术革新形成的。今天我们谈御三家,是因为佳能、尼康、索尼的确代表了行业的最高水平和最大影响力。但摄影的世界一直在变,未来的江湖,谁知道会不会出现新的三足鼎立呢?
来源:村夫小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