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个冲到驾驶舱旁的是机场消防队长库马尔。当他看到那个棱角分明的黑色机身时,手里的指挥喇叭差点脱手——这和他在军事杂志上见过的F-35一模一样,只是此刻它的左翼挂架已经歪斜,机腹渗出的液压油在雨水里晕开一朵朵深色的花。
二
第一个冲到驾驶舱旁的是机场消防队长库马尔。当他看到那个棱角分明的黑色机身时,手里的指挥喇叭差点脱手——这和他在军事杂志上见过的F-35一模一样,只是此刻它的左翼挂架已经歪斜,机腹渗出的液压油在雨水里晕开一朵朵深色的花。
安德森打开座舱盖,摘下头盔,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雨水,看着窗外围拢过来的印度地勤人员和消防车,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他活下来了,这架价值1.1亿美元的隐形战机也保住了。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几名印度机场地勤人员已经架好了登机梯,两名身着荧光黄制服的工作人员正用英语指挥着消防车就位。就在这时,一辆印着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标志的白色越野车穿过雨幕驶来,车顶旋转的黄色警示灯在雨幕中忽明忽暗。
“请立即下机,先生!”一名戴着白色头盔的官员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喊道,同时一位身着空军制服的中年男子从越野车中走出,“我们需要立即对飞机进行安全检查!”
安德森解开安全带,他的双腿因长时间紧张而微微发抖,但他强迫自己保持镇定。他用加密卫星电话联系上了“威尔士亲王”号。
“夜鹰7号已安全迫降特里凡得琅,飞机基本完好。”安德森压低声音报告,“印度方面的检查人员已经到达,包括空军和国防研究发展组织的联合团队。”
“收到,少校。”通讯那头传来航母作战官严肃的声音,“我们已经通知伦敦和我国驻印度高级专员公署。你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飞机安全,尽量避免印度方面对飞机进行详细检查。我国外交人员马上到达现场,一支技术小组也已从阿曼出发,预计六小时后抵达。”
安德森结束通话,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架最先进的隐形战机迫降在别国机场,东道主怎么可能放弃近距离检查的机会?
机场安全主管拉吉普特举着伞跟在旁边,制服袖口的金色徽章在应急灯下反光。而那位从越野车中走出的空军军官径直走向安德森,表情严肃得像块花岗岩。
“少校,我是印度空军南方司令部情报处的夏尔马上校,这位是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梅农博士。”他示意身后那位戴着金边眼镜的老者,“我们奉命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您的战机进行安全检查。”
安德森站起身,军用皮靴踩在机舱边缘的积水里,溅起细小的水花。“上校,博士,我感谢印度的及时援助,但根据国际法和北约与印度的协议,这架飞机享有特殊豁免权。”
梅农博士摘下眼镜擦拭镜片上的水雾,露出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少校,您的飞机现在停在印度的土地上,”他的英语带着明显的学术腔调,“我们必须确保它不会对机场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要防范任何可能的技术风险。”
夏尔马上校朝身后打了个手势,一群穿着白色防护服的技术人员立刻推着仪器车走过来。安德森注意到这些人显然经过特殊训练——部分人拿着常规的安全检查设备,而另一部分人则携带了精密的测量仪器。
就在这时,安德森裤兜里的卫星电话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伦敦加密”的字样。在获得夏尔马不耐烦的点头许可后,他快步走到战机阴影处接听。
“少校,我是英国驻印度副高级专员汤姆森。”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我们已经知悉印度派出了联合检查组。允许外部检查,但绝不能让他们进入座舱。记住,座舱里的航电系统是最高机密。”
挂断电话时,安德森注意到雨丝中夹杂着细小的光点。抬头望去,十几架无人机正悬停在百米高空,机腹的摄像头像昆虫复眼般闪烁着寒光。
“少校,请配合我们的检查。”夏尔马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位印度军官正把玩着手里的钢笔,笔帽上的印度国徽在探照灯下闪闪发亮。
安德森深吸一口气,潮湿的空气里混着航空煤油的味道。“上校,博士,我可以允许安全检查,但座舱和传感器系统必须由我方人员处理。”他故意拍了拍驾驶舱下方一块不起眼的金属面板,“而且这架飞机装有自毁系统,任何强行闯入都会触发它。”
这当然是精心编织的谎言。F-35B根本没有自毁装置,但他从西点军校学到的第一课就是:心理战往往比真枪实弹更有效。
夏尔马和梅农交换了一个眼神。“我们理解您的顾虑,少校。”梅农博士开口道,“我们只是进行必要的安全和技术评估,确保这架飞机不会对机场和周边环境造成威胁。”
随着梅农博士的一个手势,联合检查团队立即行动起来。安德森看到这个团队显然经过精心组织——一部分人进行常规安全检查,测量燃油泄漏情况、检查起落架稳定性;而另一部分人则开始进行精密测量,有人用卡尺测量机翼后掠角,有人在机身表面贴应变片,还有人架设光谱仪对准机鼻的光电瞄准系统。
最让安德森揪心的是梅农博士亲自指挥助手用橡皮泥拓印发动机尾喷口的形状。老者的手指在喷口边缘轻轻摩挲,像是在抚摸古董花瓶,花白的眉毛随着测量动作微微颤动。
“只是常规记录,少校。”夏尔马上校注意到安德森的目光,语气平静地说,“我们需要了解这架飞机的基本参数,以确保后续处理过程的安全。”
安德森靠在起落架舱门上,心情复杂。他知道印度人不会放过这个研究F-35B的绝佳机会,但这个联合检查队的组成使得检查看起来更加正式和合法。
凌晨一点,设置在移动指挥车里的联合指挥中心亮如白昼。梅农博士盯着屏幕上实时传输的三维建模数据,而夏尔马上校则站在一旁监控整个进程。
“机翼后掠角35度,比公开资料小2度。”年轻助手阿米尔指着屏幕上的红色标线报告道。
梅农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刚打印出来的照片。当看到机腹弹舱的缝隙结构时,他突然停下动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隐形涂层的光泽度不对,”他对夏尔马上校说,“很可能是新型的石墨烯基涂层。”
一名技术员立刻拿着特制的胶带跑过来,小心翼翼地贴在机身侧面取样。“送去做元素分析,”梅农吩咐道,“十分钟内要结果。”
就在这时,车外传来争执声。监控画面显示,安德森正拦着两名试图靠近座舱的军官。
“上校,我们需要检查弹射座椅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一名军官对夏尔马说。
安德森突然笑了,雨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在胸前的铭牌上:“军官先生,您确定要让士兵的指纹留在价值1.1亿美元的战机上?伦敦的技术专家正看着实时监控呢。”
梅农按下内部通话器:“算了!退回来。我可不想得罪英国人背后的美国人。集中精力进行外部检查。”当军官们悻悻离开时,他转向助手,“通知航空公司的夜班车间,准备钛合金3D打印机,按刚测的机翼参数建模。”
技术的转移正在以光速进行,打印机预热的指示灯已经亮起。夏尔马上校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这个联合检查队的形式,既给了他们充足的技术检查空间,又维持了表面的合规性。
安德森望着在雨中忙碌的联合检查团队,知道这场技术博弈才刚刚开始。他只能期待英国的技术团队尽快赶到,在这场看似合法合规的检查变成彻底的技术掠夺之前,保住F-35B最核心的秘密。
来源:茶無雅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