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
编者按: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打造美丽建设实践样板。现向社会充分展示各地美丽建设成果,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生动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美丽山东,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章: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建立“三联”工作机制形成军地协同防治森林火灾“一盘棋”
近年来,青岛市针对驻林部队点多、面广的现实情况,大力推动森林防灭火领域军民融合,扎实开展联防、联战、联训等“三联”机制建设,形成军地协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战体系,有效提升森林火灾综合治理水平,构筑起坚实的森林安全“防火墙”。
一、常态化“联防”,构建协同高效的防火体系
制定涉军林区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战工作机制,指导属地政府与驻地涉林部队签订协议,赋予涉林部队全方位火灾预防职责和任务,建立防火常态机制,完善军民联合防火体系。
(一)信息情况“互通有无”。建立森林气象预报信息“周通报”制度,属地政府向涉林部队发送气象预警信息、森林火险等级等,提醒落实防范措施。涉林部队及时向属地政府通报高风险活动安排,为超前防控、快速处置火情赢得先机。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全市军地联席会议,共同部署重点工作,各区市与驻地涉林部队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日常防范和森林火灾应对重点问题。
(二)宣传教育“双向奔赴”。定期开展森林防火“进军营”活动,采用专家帮扶、专题授课、知识宣讲等方式,提升官兵森林防火意识。同时,涉林部队加强官兵教育管理,落实好野外训练及军事活动防火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火灾发生。
(三)防火执勤“共同发力”。在高火险期,市森防指办公室统筹军地各方力量,构建设卡抓“点”、巡护查“线”、清山搜“面”、瞭望管“片”的“大联防”格局,在火灾多发区和重点区域,联合实施巡逻巡护、隐患排查、火源管控,做到早发现、早出动、早扑救。
二、合成化“联战”,建立优势互补的力量体系
根据军地力量专业特长,明确任务分工,规范作战方式,全面提升灭火作战效能。
(一)构建平战结合的力量体系。落实《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加强扑火力量体系建设,统筹建设使用专业森林消防救援队、驻地军警、武警和当地群众等力量,形成作战、支援、应急三种类型队伍梯次配置、相互衔接的力量体系。
(二)构建科学高效的协同模式。森林火灾前线指挥部有效整合各参战力量,优化协同方式,明确配属关系,加强火情信息、兵力调动、扑火指挥等方面的协同,做到信息上联通、决策上联席、行动上联动。一般情况下专业森林消防队打火头、攻险段,驻地军警清火线、守火场,地方职工群众供水源、搞保障,真正形成侦、通、打、烧、隔、清、守、供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联合作战体系。
(三)构建机动灵活的兵力布局。按照重点区域加强部署、重要时段靠前部署、立足全市机动部署的思路,优化涉林部队兵力部署,对于跨区域森林火灾,根据区位和山火特点,以驻地力量为一线、周边力量为二线、跨区增援力量为三线,形成重兵投入、联合作战、军民一体的扑火格局,坚决将森林火灾扑灭在成灾之前萌芽之时。
三、专业化“联训”,锻造能打胜仗的队伍体系
坚持一体化开展森林防灭火能力培训,提升各类灭火力量专业素养和协同灭火能力。
(一)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区市政府指导部队掌握最新林业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引导部队专业技术骨干参加地方举办的各类防灭火培训班。市森防指办公室协调森林消防队伍培训基地加大对地方和涉林部队灭火力量教学任务,确保一线扑火人员得到全面培训。
(二)共同提升灭火能力。各级森防指办公室建立军地联训联演模式,规范演训时机、课题、规模、形式,突出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不断提升整体合力。驻青涉林部队定期对官兵进行森林防灭火培训,重点教授防灭火基础知识、山火扑救和紧急避险技能,提高部队官兵防灭火能力。
(三)共同使用训练场地。推动涉林部队适度开放训练场地,建立军地训练场地统筹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机制,采取共建共享、功能嵌入、优化组合等方式,构建优势互补、军民互通的实战化训练条件,为提升军地各类森林防灭火队伍实战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山东环境